-
傅正:九一八事变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了些什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傅正】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周年。每当人们提起“九一八”,总绕不开一个问题:这时蒋公在干嘛?
无疑,蒋公正在写日记。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他写道:
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消息,是其欲乘粤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
按照蒋公的说法,日寇悍然挑起事端,侵略我国东北,是看准了“粤逆叛变”的有利时机。
蒋公对“粤逆”深恶痛绝。他接着把对于“粤逆”的痛恨上升到了国民性批判的高度:
内乱不止,叛逆毫无悔祸之心,国民亦无爱国之心,社会无组织,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以理论决无存在于今日世界之道,而况天灾匪祸相逼而来之时乎。
看起来,相对于被他称为“匪祸”的工农红军,“粤逆”更是心腹之患。
这段日记末了,蒋公还不忘加上一句:“余所恃者惟一片爱国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这个发挥十分稳定。
一
这年“双十节”,蒋公在日记里下了一份“罪己诏”:
自十七年双十节就国府主席以来,至今正三年矣。此三年之中,祸患迭起,战乱频乘,而尤以最近半年内为特甚,此皆余智力不足,用人失当,不能自拨之过也。外侮内忧,天灾人祸之未固,由余德薄之所致。
总之,在我就任国府主席这三年里,国家动荡。我智力不足,用人失当,导致祸患迭起、战乱频乘。我德性微薄,导致外侮内忧、天灾人祸。都是我的错啊。
但关键是后面半段话:
而所以致余至此者,乃自名为一般老党员争权夺利,舍责避怨,宁使党国灭亡而不愿新进后起,其意气用事,实足以灭亡而有余也。世人不察,皆加罪于余一人,余亦愿其任咎。否则无人能胜此重任也。余于此惟有忍辱负重死而后已耳。
这一切都是那群“老党员”争权夺利,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党国利益。我只是为他们背锅啊。为了党国,我只有忍辱负重死而后已。
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看我日记。
这群让蒋公背锅的“老党员”,就以胡汉民为代表!
胡汉民(资料图)
比如蒋公在10月22日的日记里就痛骂胡汉民:“此种卑劣政客既陷总理于前,今且毁卖党国,不顾一切。胡贼之罪,是在毁灭党国于其一人之手也。”
骂完胡汉民,还不忘顺带对公子孙科的表现感到惋惜:“余于下午往访若辈,而以阿科为最不争气,甚为总理叹惜也。”搞得自己是先总理的托孤重臣一样。
仅仅一个月后,蒋公对于胡汉民的愤怒就到达了新的高峰:
11月25日:“胡逆汉民之肉,不足食矣。”
11月27日:“胡展堂(胡汉民,字展堂)、陈友仁之肉不足食矣。”
11月30日:“国无纪律,人无道义,此国事之所以乱,胡汪孙肉不足食矣。”(胡汪孙,即胡汉民、汪精卫、孙科,这回蒋公不惋惜“阿科为最不争气”了,索性改为吃肉了。)
不禁令人好奇,胡汉民何德何能,竟至于让蒋公一周之内三食其肉?
又,所谓“粤逆”跟九一八事变有何关系?为何蒋公要把九一八事变的责任推到“粤逆”头上?
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蒋公就已经提出了声名狼藉的“攘外必先安内”说。1931年7月,日寇挑起万宝山事件,唆使朝鲜暴民残杀我国群众。蒋公在当月22号的日记里写道:
盖攘外必先安内,革命而为救国,亦惟保全民族之元气。而后方能御侮,完成国家之统一而后乃能攘外。今日之战争,乃为救国与卖国之战,革命与反革命之争,人之爱国,当有同心,阋墙御侮,古有明训。
反映万宝山事件的漫画。九一八事变发生前,日本在吉林省万宝山村刻意策划,事件意在引发中国与朝鲜民众间的冲突,为后续侵占东北三省的计划布局。
这是他第一次提到“攘外必先安内”。次日,蒋公就发布《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其中说道:
次如无粤中救变,则朝鲜惨案,必无由而生,法权收回问题,亦早已解决,不平等条约,取消自无疑义。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很明显,“安内”的对象不仅是工农红军。相较红军,“粤逆”更是心腹之患。
蒋公与“粤逆”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国民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原因是什么?
二
公正地说,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有十足理由痛恨胡汉民,于蒋公则不然。胡汉民在两年前还对蒋公帮扶有加,蒋公却顷刻之间恨不能生啖其肉,其变脸速度堪比川剧。
造成这一切原因既复杂又简单:蒋公不是广东人。
这绝不一句戏言,更不能做片面的理解。今天中国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大家都说普通话,虽然南北口音不同,但交流起来几乎没有障碍。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当时人的乡土意识了。
建议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没有标准国语,一个浙江人和一个广东人见面各自说方言,该怎么交流?
方言的巨大差异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却强化了地方观念。一则同乡同籍,再则门生故吏,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两大顽疾。这两大顽疾同样体现在国民党头上。
关于乡土因素对于国民党派系斗争的重大影响,早已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比如罗志田教授就有论文《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专门讨论过这一问题。
在我看来,对于该问题最系统的阐述来自于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金以林所长。金所在专著《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中就以乡土观念为线索,重新梳理了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
必须坦承,我写作本文时尽管参考了其他资料,但主要思路和观点来自于金以林研究员。如果读者朋友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此问题,当阅读金著,尤其是该书的第11章“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