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大隧道惨案”80周年祭:没人能慷他人之慨原谅侵略者和反动派
幸存者回忆
田泽周老人回忆:
“我先回家,第二天才走岳母家。刚到不久,我铺子的一个面工就急匆匆赶来,说二哥头天晚上在洞子里闷死了!
我开初不相信,我二哥是空袭服务队的,可以自由进出洞子,怎么会闷死?
我赶回较场口,那个场面让我全身血都冷了!我二哥的尸体是我幺爸屋的一个哥哥找到的。我一看那个尸体,惊骇得一下跪倒在地。
他的头发全部被扯光,衣服撕烂,肚子破裂,人身抓得稀烂,人变了殂。二哥,他那口气是啷个落下去的哟?!
是我把他从乡下喊回来,他是替我去死的呀!
二哥那天进的是十八梯洞口(按,较场口大隧道的入口之一),门关死了,出不来。我爸从演武厅洞口进去,他把口一直贴在潮湿的石壁上,逃了一命。
但是他出来后看见二哥尸体,一下子就气疯了。我把他送到乡下,他疯疯癫癫到处乱跑,被一条疯狗咬伤,得了狂犬病。他一直断不了气,痛苦得啃床、啃碗,咬得满嘴是血。他死得也很惨。
二哥死时,二嫂同他结婚才三年,女儿才一岁多。二嫂在家闹,要离家出走,我妈急得颠颠倒倒。最后二嫂还是走了,女儿留给我妈。
几年后我妈带着我侄女去给人干活时,遇到风暴,房子倒下来,双双压死。
……”
大隧道惨案实景之一,摄于1941年6月6日
王昌禹老人回忆:
“6月5日我在南岸,第二天听说大隧道死了人,周海全(王昌禹的丈夫)也可能死了。
我赶忙过江到较场口,我一看,天哪,到处堆起死人,唯一电影院的坝子上小娃儿的尸体堆一堆,大人尸体堆一堆,没有一件衣服是好的,尸体被抓咬得血淋淋。
最让我伤心的是一个当妈妈的,一边躺着她娃儿,一边躺着她男人。她一会冲着她娃儿哭,一会又朝他男人哭。
我一下就哭起来,我男人也死了啷个办?我才19岁。
我边哭边找,没有找到我男人,下午才听说他没死,我的心放下来了。
但是,我决不愿丈夫再呆在城里。于是,我们搬到了江北茅溪乡下,从此当农民,直到现在。
多年来,我不想提那一天的事,太惨了,我一提就头痛。”
另有一位高健文老人当年是防护团队员,惨案发生时,他的左脚卡人堆里,因为一名遇难者在窒息的最后痛苦挣扎中死死抓住了他的左小腿,这导致其左腿终生残疾。根据访谈者转述:
“从洞内抬出的死尸先用各善堂常备的薄棺材装尸,后又用粗篾席包扎。
由于死尸太多,剩下的只好用20辆卡车运到朝天门河边,用50只船运到黑石子地区掩埋。
这项工作花了5天时间才告完成。而他自己所在的杂货店中有五人进了防空洞,可其他四人都再没回来。
从衣服街到木货街、草药街、百子巷、十八梯等五六条街到上,许多店面都再无人打开……”
当局用卡车将尸体运至朝天门码头,摄于1941年6月6日
以上访谈摘自李金荣、杨筱著《烽火岁月:重庆大轰炸》,类似的访谈记录在其他著作中还有很多。
我常想,梁启超批判廿四史不过“帝王将相谱牒”,倡导写“人群之历史”,我们也总是说写历史要有群众立场。这些平民百姓在动荡年代的遭遇不就是“人群史”中最朴素真实的一面吗?
没有人可以慷他人之慨,代替他们原谅日本帝国主义或国民党反动派!
国民政府的“统计”
大隧道惨案究竟死了多少人?
6月7日,防空司令部发布统计结果,“死亡461人,重伤291人。”13日,重庆市政府又公布死亡人数为“有户口可籍者644人”。上述统计数字跟现场观感差别实在太大,引发了群众强烈不满。于是7月3日,国民政府大隧道惨案特别审查委员会又发布《审查报告》,宣布死亡992人,重伤151人。
讽刺的是,惨案发生第二天,即6月6日,重庆卫戍司令部在给行政院的内部报告中却说:“截止本(六)日午后四时二十分止,三处洞口共计运出男女尸944具,童尸74具。至于洞内余存死亡数目,因隧道太深,一时无从清查。”两天后,卫戍司令部的内部报告又称,计有尸体1115具。
这算什么?“校正回归”吗?上述无论哪个统计数据,不管是公开发布的还是内部报告的,都没有人相信。
《生活》杂志推测死亡超过4000人。幸存者郭伟波在《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亲历记》中则说,“一夜之间因窒息挤压而惨死市民近万人”。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女士在自传《无鸟的夏天》中又称死者“约一万二千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相关推荐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评论 57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评论 84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评论 56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232“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
欧阳娜娜遭台当局点名
-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网友:这才是应该有的本色
-
“中国伙伴可以用我们的工厂,英国再不支持就晚了”
-
“我俩不见,这事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