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俄罗斯究竟属于“西方”还是“东方”?
四、周期演进中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周期性现象,一直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研究兴趣的问题。如果说国际经济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着由康德拉捷夫周期理论引起的巨大学术探讨空间,那么在国际政治领域究竟是否也存在着受周期现象支配的进程呢?如果说像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先驱金德尔伯格、苏联地理历史学权威古米廖夫所认为的那样,霸权国家的确都存在着生命周期,那么这一生命周期将会如何影响现实国际政治进程呢?
早在2010年代,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一批有志于从事宏观政治经济预测的专家们,发表了有关“政治发展周期:前景预测”的论文集。这批专家聚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周期波动现象,不仅专注于该现象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探讨迫切的问题,力求警示当代的危机,减缓政治的风险。该文集与其他同类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们没有把当代危机和不稳定现象视为个别政治家与金融家“偶然性错误”的结果,相反,专家们认为,这些危机与不稳定现象不过是证明了:新的政治经济模式必定出现,也合乎规律地正在来临。根据康德拉捷夫周期理论,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既然1870-1890年代、1930-1940年代、197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的危机连续不断,那就说明历史尚未终结。这批专家曾在事前预测和公布了2008-2010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这场危机将对各种不同国家产生长时间社会、政治后果的信息。早在十年前,他们就断言:“2010-2020年这一阶段将是确立新模式的十年,也是与此相关的危机持续的十年。”
不仅如此,在“阿拉伯之春”和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前几年,他们准确地判断出,2012-2014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和俄罗斯,高度可能发生经济政治危机;2020年前,正在加剧的社会与人口结构变化,会对美国政治系统形成可能引起骤变的临界压力;从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由于俄罗斯经济的能源导向,社会政治发展中的惰性取向将成为现实。该学者群体指出,虽然在俄罗斯以及其他的不少国家,决策者和预测专业群体的意见经常不同,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政治家、专业人士、各个政党、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密切互动,及时采取措施以应对危局,抵御全球性动荡带来的灾难性后果。[60]
显然,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周期性现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本文对国际周期现象的研究既不够面面俱到,甚至也未达到预期的专门性,但这些对周期性现象的若干观察,将成为深入探究俄罗斯对外关系发展特点的基础。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依然会不断调整东西方关系,但难以重蹈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面西方化的覆辙。这一假设我们将在短、中、长三种周期性变化的呈现中进行证明。
美国司法部针对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的“通俄门”调查
(一)21世纪以来的“短周期”
自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相对较短的时段里,历经了“9·11事件”之后俄美的短暂蜜月。但很快,2002年美单边退出中导协议、2003年伊拉克战争、欧亚地区“颜色革命”、北约欧盟同时东扩,忍无可忍的普京终于以2007年慕尼黑措辞强硬的反美演说、以及2008年格鲁吉亚危机中的坚决还击,终结了21世纪第一波的美俄接近。
2008年,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分别接任俄美总统,开始了“重启美俄关系”的过程,这是第二波的美俄接近。但这一周期以2011年叙利亚战争、2013年底开始的乌克兰危机、以及之后一系列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陷入严重危机而告终。
2017年特朗普执政,2018年普京新任期开始,双方重燃火花。但未成气候之时,就接连遭到“通俄门”“间谍案”等一系列危机的阻击。这是第三波的美俄接近。虽然这一波美俄联手尚未彻底终结,但俄方已经有了“当前俄美关系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的表达。21世纪美俄的几番接近,最终皆未成功,其缘由发人深省。
(二)苏联解体后的“中周期”
就冷战终结以来相对中时段的观察来看,其周期性变化更加明显,似乎是普京时期美俄关系“三起三落”的放大版再现。
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冷战末期,发起了自我消解式的全面改革。虽然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大幅改善,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晚期,整个国家陷入了高度动荡、甚至无法收拾残局。戈尔巴乔夫求助美国,老布什以敷衍、嘲笑加以回报。在2014年的瓦尔代论坛上,普京与美国驻苏联最后一任大使马特洛克曾有过一段重要对话。马特洛克引用老布什在苏联解体前夕表态支持波罗的海三国稳定的一段讲话,意图表明老布什曾支持戈尔巴乔夫、支持苏联晚期的稳定,为老布什辩护。普京礼貌、克制又尖锐地指出:“苏联解体首先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偌大一个国家,如果不是自己首先出问题,苏联是不会解体的。同时,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如果说它在重大战略问题上毫不作为,那也是令人非常不可思议的。”[61]到了叶利钦执政时期,虽然开场是向西方一边倒,但随后而来的是休克疗法失败,最后,西方无情打压俄盟友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几乎与西方直接开火……这是这一周期的起落。普京执政的21世纪,又重演了先度蜜月、后陷冲突这样的活剧。
在近四十年“放大版”美俄(苏)关系的几起几落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每逢俄罗斯新领导人上台,总先以美俄交好、推进国内体制西方化改革开始,然后体制改革停滞,最终以美俄冲突不欢而散地落幕。
总之,中时段观察之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每逢领导人更替而探寻转机的美俄接近,终因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冲撞而无果而终。这样不断出现的循环,将深刻作用于国际转型期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并且这一历史惯性将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
普京于2004年任命拉夫罗夫为俄罗斯外长
(三)苏尔科夫的“长周期”
被称为普京意识形态高参的苏尔科夫,2019年曾提出“普京主义”是今后长期历史中俄罗斯国家政治建构基础的思想。在他看来,俄罗斯历史上存在过四种国家形式。第一种是15-17世纪伊凡三世建立的莫斯科大公国,第二种是18-19世纪彼得大帝建立的俄罗斯帝国,第三种是列宁建立的苏联,第四种是普京在21世纪初建立的当代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形式。[62]从长时段而言,这四种形式的国家建构,都以不同规模向西方学习,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在不同于西方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起来的、以俄为本的国家体制。苏尔科夫认为,以“普京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建构,即使普京本人不再执政,仍将会长期延续。虽然俄罗斯精英对苏尔科夫的立场一直有不同意见,但是从俄罗斯宪政改革的实施来看,主张以非西方化的、权力相对集中的、以国家主权、国民团结和长期稳定为宗旨的政治取向,还是占了上风。
从短、中、长的周期性演变来看,俄罗斯会阶段性地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调整关系,但是难以全盘西化是俄罗斯对外政治的基本走势。
总之,从主体、观念、结构、周期的视角来观察俄罗斯对外关系,至少使得我们在审视复杂外交现象时,有可能避免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从外交主体的角度讨论,可以深入理解俄罗斯外交角色的复杂含义,从而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教条、僵化,跳出媒体的语境,特别是不至于以“民主vs.专制”将世界简单地一分为二。从结构角度看待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可以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在国际体系中非同一般的成长经历,包括其文明结构的属性,以及在大国多边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而对于周期性的分析,则提供了多种时段背景下俄罗斯对外关系中反复出现的场景,这对于研究俄罗斯外交演进的逻辑特点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注释:
[5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99页。
[52][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56-57页。
[53]同上,第62页。
[54]同上,第63页。
[55]БарриБузан. О Шести значимыхсобытиях, которых достаточно для пересмотра мировой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я в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8 мая 2020 г.
[56] Соловьева О. Развернувшись на восток,Россия все равно столкнется с западом.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экономике пластырь не поможет//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30 сентября 2015г.
[57] Pyotr Romanov, “Why Isn’tRussiaPart of Europe?” TheMoscowTimes, July 2, 2015.
[58] Андрей Мозжухин. Русская ДНК. ПочемуРоссия никак не может сделать выбор между Западом и Востоком. 20 июня 2016 г. https://lenta.ru/articles/2016/06/20/russian_dn a/
[59]Лукьянов Ф. Апология недосказан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3 декабря 2014г.
[60] Пантин В.И, Лапкин В.В.(Отв. Ред.). Циклы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потенциал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М.: ИМЭМОРАН, 2010. С.103.
[61] 2014年10月24日,美国前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在瓦尔代会议上的发言,以及普京对他发言的回应,本文作者据此所做的记录、总结。参见Заседание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Москва, 24 октября 2014 г.
[62] Сурков В.Ю. Долг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Путин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11 февраля 2019 г.
- 原标题:冯绍雷:当代俄罗斯外交研究的方法论刍议——基于主体、观念、结构与周期的考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新增确诊10435例,累计死亡超60万例
2021-06-16 06: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G7归来,他被嘲了……
2021-06-15 23:06 日本 -
日本宣布送越南100万剂自己不用的疫苗,7月还将送东盟多国
2021-06-15 22:19 日本 -
“和中国搞好关系啊…不是让你去磕头,得精明点”
2021-06-15 21:49 -
解封后的印度首都↓↓医生:我们是不是疯了?
2021-06-15 20:40 印度惊奇 -
英国与澳大利亚达成自由贸易协议
2021-06-15 20:04 -
美媒发现:我们捐80瓶疫苗被中国媒体嘲讽了
2021-06-15 19:56 -
外交部:任何企图破坏中俄关系的图谋都注定不会得逞
2021-06-15 19:22 中国外交 -
台山核电站法国合资方紧急澄清,日本却跳了出来
2021-06-15 17:12 观察者头条 -
美媒还问了一个“武统台湾”的问题
2021-06-15 16:31 普京 -
一图看出韩国地位?韩国政府翻车
2021-06-15 16:24 三八线之南 -
FBI探员承认:诬告他是“中国间谍”
2021-06-15 16:13 中美关系 -
发完公报,他俩立刻“找补”
2021-06-15 14:45 -
白俄发布会BBC记者离场抗议,扎哈罗娃:阿桑奇发布会也试试?
2021-06-15 14:22 -
为抗衡中国,印度也想“掺和”G7基建计划
2021-06-15 12:08 龙象之间 -
还认为普京是杀手吗?他尬笑、沉默后改口
2021-06-15 12:07 美国政治 -
马克龙向埃尔多安“澄清”:法国政策并不针对任何宗教
2021-06-15 12:03 法国见闻 -
“一句谚语送给美国,长得丑别冲镜子发火”
2021-06-15 11:43 俄罗斯之声 -
北约核弹头是中国的20倍,却大谈中国“系统性挑战”
2021-06-15 11:10 凉战 -
埃尔多安:土耳其在采购S-400问题上不改立场,已告知拜登
2021-06-15 10:56 薄荷四国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