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出海,先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钱”
让每一个人都享受由现代文明和科技带来的现代生活才是最大的人权。中国给全球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把以前只有部分国家、部分群体能够享受的技术和产品,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全文]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很卷,但并不值得担忧”
一些政府的领导也在思考,我们是不是卷的太厉害了。但是我觉得首先还是要区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到底是“卷”还是“内卷”。[全文]
-
汽车出口全球登顶,欧美重新入局后中国还会有优势吗?
如果美西方国家想要在技术供应上卡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那它们没有办法在“脖子”上动手,只能在“胸口”甚至“腰部”断供。这对于供应链上的跨国企业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它们一旦退出,那么本土汽车技术供应商就会有机会挤进来。[全文]
-
中国企业如何摆脱“国内卷完国外卷”的困局?
中企出海,目标仅仅是成为新的跨国企业,就像当初西方企业进入中国时的样子吗?类似现在的流行话语:憎恨跨国公司,理解跨国公司,成为跨国公司。我个人对此是抱有怀疑的[全文]
-
中国车企成长之路:老学长拿着图纸走一路哭一路
本土供应商接受的是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看不起这些不知从哪来的企业,而且如果为这些新兴企业服务,也会得罪跨国公司。[全文]
-
中国创新型企业为何屡创惊喜?背后是一套政治逻辑
跨国公司经常在技术图纸上采取手段。比如他们认为跟生产组装无关的信息,直接就拿剪刀从图纸上剪掉,中国工程师拿到的图纸上面都是一堆的窟窿。[全文]
-
中国自主创新企业: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华为、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为何能在政策环境对其不利、跨国公司冲击的背景下实现崛起?与“市场换技术”企业相比,华为、比亚迪这些自主创新企业坚持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全文]
-
举国体制搞自主创新就是破坏市场?这事儿少了国家组织还真不行
在当下国际经贸和大国竞争格局下,国家力量的介入是为了确保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组织化”条件回归,是为了建立真正有效的创新市场机制,而不能将其理解为是对市场机制和创新竞争的扭曲。[全文]
-
什么塑造了中国工业的内生生命力?
不同时期的建设者,都在共同推动着漫长的工业追赶历程。而未来中国的年轻人将继续开启新的征程。他们必将笑着、跳着,跨过我们向前进,继续去创造新的世界[全文]
星期六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