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启宗、樊纲、陈淮、陆挺博鳌铿锵行:我们是否会“失去多少年”?
樊纲:我还是代替大家把大家想听到的话听到了。我刚才发言的时候说,借别人研究的话说,前面有三五年把问题暴露出来,后面大概还有三五年把问题走过去。陈淮教授明确地说还有三五年,至少还有3年。
下面还有三个举手的,这三个问题一起问,然后再统一回答,之后结束本轮环节。
现场提问1:通过今天各位的分享,我感受到很茫然,中国的人口都已经负增长了,再加上刚刚陈总分享的,中国有7.5亿平方米的库存。我们既然有这么多库存了,这样的周期还有多久?现在人口负增长,库存这么多,开发商何去何从?
现场提问2:我提问陈先生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很困惑,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房地产的回落,香港是经历过的,您也经历过,您可以告诉大家,香港是怎么过来的,您又是怎么过来的?
现场提问3:刚才大家比较了中国和日本,其实除了当时的房地产之外,日本和美国在很多产业方面都有竞争,包括半导体相关的产业。我们今天还提到一个议题是“新质生产力”,中国现在也在往这个方向追赶,日本跟美国就芯片、半导体也打了很多年。中国现在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想追赶美国,另一方面身后还有很多经济体在追赶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劳动力成本等等方面的优势可能慢慢也在下滑。我们会不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后面的这些经济体对我们的追赶压力?
陈淮:我对第一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您说的那个库存,它在档次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结构上,和我们的社会需求严重的存在着不匹配。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很多人还需要改善,而且买房子也从来不是买一回就拉倒了。
第三个问题说芯片的竞争,我们目前的注意力不是怎么打败美国,注意力要放在14亿人过好日子。十九大提出的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我们就能够在科技进步上有朝一日超过它。
日本的失败之一就是在芯片上,90年代它想成为计算机大国,日本和美国的竞争是汽车贸易竞争30年,没有芯片竞争30年这回事。
我们应该怎么办?活下去。这个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永远是分层的,你如果没有信心,就找到适合你的层级,就能活下去。
陈启宗:总结一点:中国倒不了,美国也倒不了,大家都有自身的发展,问题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而已。
我对这个前途并不是太担心,我认为美国早晚会退出竞争,早晚会回归孤立主义,那是他们的立国之本。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东升西降,没有那回事。
东升是有的,西没有降。你去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看一看,他们绝对世界一流,没有人能够靠近他们。
中国要走的路还很远,也很难,不过也没有人能够打垮中国,只有一个国家能打垮中国,就是中国自己。也只有一个国家可以打垮美国,就是美国自己。
我同意陈淮说的,把自己的事干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好过,那是最重要的,不过必须要知道外面的环境。
香港房地产跟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完全是两个世界,他们的经验不可借鉴,原则是一样的,但是循环性差距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从而帮助自己,但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跟内地怎么走出来,完全是两回事。
今年2月,香港楼市“撤辣”(意即政策松绑、解除限制措施等),引发一波销售热潮。中新社
最后一个问题是追赶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没有想追赶任何人,中国人就是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但是美国在看着你,它是会打你的。中国100年之后会不会打别人我不知道,未来10年、20年、50年,我相信大概不会。
但是你去看看美国西部牛仔电影,你就知道美国人的性格,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他们的侵略性很强,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很强,他们会打别人,中国只关心做好自己的事。
有些事我跟陈淮分享一下,可能让你感受上好过一点。我最近发现海外有好几家非常了不起的高科技公司,它们都是中国人创办的,不是中国人买的。
他们在海外,海外的人也不知道这些企业的背后是中国人,他们也不想讲。所以中国人走出去,还是有他的本领。中国每年毕业的新工程师是G7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你可以说我们最顶尖的不如世界最好的,但是我们的量绝对可以使中国在科技方面有大的发展。
至于后来者怎么追,我们有什么保证?没保证,哪里有保证,你有一天停止进步了,别人一定会追上你。世界就是如此,人类历史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只能低下头来做自己该做的事,千万不要太过于出头,以为自己了不起。
世界很大,讲一个小故事,听说今天有一位是MIT来的,能进MIT的都是很了不起的。从前都是各地考第一的人才能进这个学校,进去之后发现每个人都是每个州考第一的,所以到第一期中期考试的时候有些人就忧郁了。所以最好不要那么高估自己,你就不至于有失望。
也不需要低估自己,中国人有句话叫“不卑不亢”,这句话中国几百年来做得不够好。我们现在在大发展时期,真的需要回头想一想这个问题,能够做到不卑不亢,对自己的评估、对别人的评估都有比较正确合一的看法,这样才是自己能够保持长期竞争力唯一的办法。
樊纲:非常感谢几位讨论嘉宾,也感谢大家的提问。
- 原标题:我们是否会“失去多少年”?| 陈启宗、樊纲、陈淮、陆挺博鳌铿锵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方成功当选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工作组主席
2024-08-17 21:34 能源战略 -
“中奖2.2亿不交个税”成历史!新规来了!
2024-08-17 20:07 金融观察 -
高温多雨致菜价“环比上涨9.6%”,各地多措保障
2024-08-17 19:00 观网财经-消费 -
三部门:将向民间资本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推介力度
2024-08-17 18:47 金融观察 -
四十岁以上就不能租合租房?中介回应
2024-08-17 15:48 观网财经-房产 -
淡出ChinaJoy,大办FES:米哈游的线下野心有多大?
2024-08-17 07: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又一民企加入反腐行列,合盛硅业原总经理方红承被判4年6个月
2024-08-16 22:27 -
“内卷式”恶性竞争,绝不是中国消费的“终局之战”
2024-08-16 17:36 大公司 -
联想高增长、戴尔大裁员,中国市场双重意义凸显
2024-08-16 17:36 观网财经-科创 -
当这些中企进入几内亚,“地质奇迹”不再是资源诅咒
2024-08-16 16:54 观察者头条 -
卡倍亿:拟投资5000万进军高速铜缆新赛道
2024-08-16 16:37 观网财经-科创 -
“完蛋!我们收到了知网28页的侵权告知函”
2024-08-16 15: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亚太市场全线暴涨:日股涨超千点,韩股收复失地
2024-08-16 14:04 观网财经-宏观 -
国产芯片设备厂商起诉美国防部:竭尽所能沟通,仍未如愿
2024-08-16 09:45 观网财经-科创 -
《一念逍遥》上半年流水腰斩,吉比特营收下滑超16%
2024-08-16 07: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再涉信披违法违规,绝味食品被立案调查
2024-08-16 07:42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集成电路产投基金二期增资至145亿
2024-08-16 07:42 观网财经-科创 -
145亿元 ,京东2024年Q2净利润大超预期
2024-08-16 07: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新财年首份财报:淘天市场份额稳定,阿里云加速增长
2024-08-16 07:4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美国网络设备巨头单季净利下滑45%,将再裁掉约5600人
2024-08-15 18:11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