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里德·扎卡里亚:中国让美国损失200万制造业岗位?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字是……
【文/法里德·扎卡里亚 译/观察者网 宁栎】
经过8个月来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评估,拜登政府得出了一个结论,承认特朗普的主张是对的,而拜登是错的。在竞选时期,拜登猛烈指责特朗普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是“灾难性”政策,但是现在拜登沿用了同样的“灾难性”政策。
拜登竞选时的看法是对的,特朗普的关税一败涂地,既没有改变中国的贸易行为,也没有带回高薪就业岗位。此外,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继续攀升,拉升了美国总贸易赤字。中国采取对等回应,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关税。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的成本,“几乎100%”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了。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关税导致美国损失了24.5万个就业岗位。
拜登上台后在贸易政策上基本沿用了特朗普的老套路
在华盛顿,基于一套难以质疑的假说,贸易政策已经固结成跨党派的意识形态。但是彼得森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主任亚当·波森最近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其中指出这套假说根本就难以成立。我们陷入了这种思维陷阱,相信过去20年来美国经济向全球开放,结果美国工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正如波森所指出的:“美国经济逐渐孤立于外部竞争,而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逐渐开放和融合。”他还指出:“其他高收入民主国家更充分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结果相比于这些国家,美国贫富差距更大,政治上更分裂。”
对全球或者对中国实行保护主义,主要理由是对华贸易导致美国损失了200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冲击”。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吓人,但仔细研究就不是那么回事。200万这个数字是2000年到2015年的累积,年均大约流失13万个就业岗位。
在美国经济转型中,正常会流失多少就业岗位呢?600万。其中1/3是自愿放弃。有1/3是和贸易无关的因素导致的,比如雇主停业或迁移。最后1/3,是由于外部冲击引起的。波森指出,“在中国竞争导致的每1个制造业就业岗位损失以外,在其他经济部门就有约150个其他原因导致的就业岗位损失。”
波森指出,只有约16%未受大学教育的工人在制造业部门就业。大量制造业就业流失,如果不是大部分,原因是技术升级而不是贸易。虽然生产同样产品需要的工人数量在减少,美国制造业外迁还是在持续。
这不是美国独有的。波森制作了一张图表,来对比过去30年来美国俄亥俄州和德国北威州的情况,这两个地区都是传统制造业基地。德国和美国不同,是贸易顺差的。德国政府支持作为德国经济核心的制造业。但是德国的就业流失也同样明显。甚至在中国,制造业就业也在下降,因为经济在向软件和服务业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制造业就业的主要是白人男性。支持制造业的政策,会打压其他经济部门的就业岗位,而这些部门吸纳了更多女性和少数族裔。这些群体更贫困,更受到关税带来的成本的打击。加强保护主义,只会给绝大部分中等工薪阶层带来经济上的痛苦。
波森指出,美国贫富差距和分化的主要原因不是贸易开放而是国内投资不足。他认为所有工人应该享有更好的社会安全保障,比如医保之类的福利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与工作相绑定。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公共政策被扭曲的市场经济俘虏了。提供更多更好的福利,包括拜登政府目前正推动的那些,将帮助过渡时期的工人,降低不平等,提高工作技能。
写这些有时看起来缺乏焦点。尽管没任何根据,保护主义已经壮大成一种巫术。更需要担心的是,这是美国基本价值观动摇的征兆。美国人正从乐观主义和相信美国与其他国家都能共享繁荣(这是有数据支持的)的心态,退缩到那种冰冷的,对国际交流的恐惧中去。这是一种灰暗、零和的心态,急于为美国的问题找替罪羊。这是一种急于为自己谋求一点小利益而不惜欺骗任何人的心态。换句话说,这就是特朗普的做法。
(本文发表于2021年10月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译者是观察者网 宁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拉闸限电后,中美海运价格终于退烧
2021-10-11 09:09 -
中方谈人权理事会死刑问题决议:将投反对票
2021-10-11 08:38 -
俄罗斯假酒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34人
2021-10-11 07:57 俄罗斯之声 -
俄外交部:美国将多名俄罗斯人移出制裁名单,以换取副国务卿访俄
2021-10-11 07:1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确诊23913例、死亡86例
2021-10-11 07:12 美国一梦 -
阿塔:希望美国恢复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
2021-10-11 06:46 阿富汗 -
西部战区:印方不合理不切实际要求,为谈判增加困难
2021-10-11 06:37 龙象之间 -
大选刚结束,捷克总统进ICU
2021-10-10 21:51 -
COP15今将开幕,“世界期待中国发挥领导作用”
2021-10-10 21: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他将代表韩国执政党参加明年总统大选
2021-10-10 18:25 三八线之南 -
潜入贵州毕节的反华媒体是谁?都干了什么?
2021-10-10 17:54 扶贫攻坚战 -
捷克大选结束,中捷关系更难了?
2021-10-10 17:02 -
俄一架轻型飞机因发动机故障坠毁 已致16人遇难
2021-10-10 16:55 俄罗斯之声 -
新加坡放弃“清零”后病例激增,李显龙讲话了
2021-10-10 16:34 -
俄外交部:人要走了,包还没还
2021-10-10 15:43 俄罗斯之声 -
钧正平:非常下作!望印媒今后一定要注重节操
2021-10-10 15:12 龙象之间 -
罗马乱了…示威者试图冲击意总理办公室
2021-10-10 14:18 -
1948年以来,捷克共产党首次未在国会取得席位
2021-10-10 13:41 -
这次中美通话,新闻稿很不同
2021-10-10 13:23 中美关系 -
黎巴嫩全国停电,或将持续数日
2021-10-10 10:47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0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18“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3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9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