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闻
财经
国际
军事
观出行
公司
科技
城事
视频
外贸
观察员
首页 > 欧亚名家观察
  • 8·19事件: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搏

    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起了领头羊的作用,他们与苏联境内的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反苏共、反中央,拉起了“独立”、“自由”的大旗。这样,戈尔巴乔夫所代表的苏联和苏共“腹背受敌”,“民族独立”和“民主化”像两把利刃直逼而来。[全文]

    10742 4 2021-08-20 10:51:06
  • “尽管中国同志很谦虚,但这个特色已经是全球性的”

    尽管中国的同志都谦虚地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我要说这个特色已经是全球性的、世界性的,中国给越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全文]

    234918 237 2021-07-02 07:50:10
  • “我想向中共的智慧和伟大鞠躬,你们没有模仿苏联”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真正地去应对这些历史挑战,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而我们应该为此尽一些努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加强我们两国的关系,因为中俄两国是世界的未来,而西方的霸权主义已经落后了、腐朽了,我们应该让一切都回归到自己该有的位置。 [全文]

    350129 299 2021-07-01 07:29:39
  • 欧亚大陆的数字经济联盟能否迈入新阶段?

    考虑到欧亚大陆在距离方面的特殊性,共同的欧亚数字经济协议平台可以消除该地区经济面临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限制。共同的欧亚数字经济协议平台能够减轻该地区由于庞大的大陆面积和许多区域一体化机制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分裂的影响,尤其是在管理领域。[全文]

    7043 0 2021-02-07 16:15:20
  •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唯一正确选择

    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警示是,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局部问题和全球问题相互转化已成为常态,成功应对全球挑战和维护自身利益离不开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全文]

    4501 0 2020-09-25 22:39:00
  • 从公司到国际治理:“平台经济”的出现

    选择某些平台作为基石建造世界经济架构,可以使全球结构更加稳定,更不容易发生危机。如果我们考虑如何在全球治理的不同层面上提高平台的兼容性,如何引导这类平台间的竞争更具创新性和建设性,这个场景将成为可能。[全文]

    4977 0 2020-09-25 22:16:51
  • 咨政建言,民间智库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民间智库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信基金会必须秉承“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拿出真见解”的一贯追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扎实做好各类研究和咨政建言工作,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中开创智库建设的新局面。[全文]

    33342 22 2020-09-08 17:36:01
  • 欧盟一体化阻力重重,何来“全欧一致”对华政策?

    在欧盟内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各国的诉求、追求不一样,背后是利益或利益的轻重缓急不一样。欧盟从15国一下子扩张到25国,是不是急了点?这不是一体化意义上整合,而是扩张。无疑,一体化就受到来自内部的阻力,还怎么“全欧洲一致”的对外政策和对华政策?[全文]

    9812 0 2020-08-28 23:46:02
  • “金砖+”应致力于创建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俄罗斯认为,“金砖+”最有前途的方向是成为实现“一体化中的一体化”的平台。这样做的前提是,每个金砖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和相关的区域发展体系。[全文]

    6475 0 2020-08-28 23:44:34
  • 被误读的冷战与乔治·凯南?

    凯南对冷战的批评不仅是基于冷战本身,也深受其本人对美国历史的认知,尤其是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对美国外交的告诫——“美国不要到世界上到处寻机除暴”,凯南几乎将其奉为箴言。凯南在后半生十分担忧美国滥用武力的行径,他认为遏制美国自身的冲动,比遏制苏联更为重要。[全文]

    86159 31 2020-08-24 07:59:55
  • 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中俄利益共生共存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一度很疏离,俄罗斯经济是“单脚支撑”,而不是双足支撑,即与欧洲和中国都保持密切且有利的经济联系。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框架下实现经济合作快速而成功的发展,是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而这一进程中最富发展动态的版块是中国与欧盟国家过境俄罗斯的陆路运输。[全文]

    11956 1 2020-08-02 23:07:54
  • 俄罗斯油画的民族性格与国家精神

    战争给苏联人民的精神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对战争的思考是切切实实的,战争中人们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它让每个俄罗斯家庭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所以俄罗斯人对于战争的思考让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全文]

    6291 0 2020-08-01 23:15:19
  • 疫情让世界停摆,现在不仅要按启动键,还要按快进键

    中国和俄罗斯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后疫情时代两者的合作潜力会更大。在国际舞台上,上合组织应该进一步提升作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全文]

    9578 2 2020-07-29 17:26:23
  • 如何改革战后国际体系、形成新疫后体制,中俄可以合作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巨大,特别是对全球化发展及公平开放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造成前所未有的障碍。我们只能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政策来改革它,而不是回到各自为政,自顾自的闭关锁国的状态,因此中俄应该在疫后响应并积极推动WTO改革,联合支持自由、开放、多边贸易体制的国家。[全文]

    8705 0 2020-07-29 16:35:37
  • “一带一路”是长期战略性倡议,我们要有长远目光

    我们把“一带一路”看成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倡议。其实,要在这么大的一个倡议中达成共识是很难的,可能要在几十年内才能够看到效果。因此我们要看2020年以后的情况,应该往前看,要有长远的目光。[全文]

    7696 0 2020-07-29 16:35:35
  • 中俄应该勇敢捍卫共同的利益

    2020年开始后,在疫情和美国孤立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遭遇重创。中国和俄罗斯应该联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新的全球开发与经济发展模式来应对挑战,而且还应该明确表述出共同的利益,并勇敢捍卫。[全文]

    7086 0 2020-07-29 16:35:32
  • 俄罗斯有很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中国优势可助其转化

    俄罗斯有很多科技应用成果被束之高阁。中国可利用自身制造业配套体系、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以及对外投资能力强等优势支撑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研发与产品制造形成闭环,既给投资企业带来利润,又为研发企业带来用于迭代研究的充足经费。[全文]

    22386 2 2020-07-29 11:30:37
  • 中俄合作重塑疫后世界经济地理,有五大关键

    在美式全球体系瓦解后,世界经济格局必然发生重大变化。中俄可能形成15亿人、紧密全面合作的经济共同体核心,加上东盟、欧亚联盟、东北亚、南亚、西亚等,将近40亿人,接近经济总量的50%。如进而与欧盟、非盟合作,作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火车头、世界经济的新重心、全球稳定与安全的决定性力量。[全文]

    13731 1 2020-07-29 11:30:36
  • 中俄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历史记忆和民族感情

    发展中俄关系存在许多挑战。中俄关系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历史记忆和民族感情问题,中俄关系发展应该理性对待这些问题,尊重事实。世界上国与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中俄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对方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是需要长期解决的。[全文]

    13646 3 2020-07-23 17:44:06
  • 普京总统任期归零意味着什么?

    从笔者长期观察看,普京并非那种为保住权力而不择手段之人,否则2008年没有必要与梅德韦杰夫搞什么“二人转”。普京的首要目的是强化其执政地位,避免今后几年因面临总统选举而人心不稳、政争加剧;其次才是为其再次参选或者推出其中意人选创造条件。[全文]

    22917 8 2020-07-18 22:46:40
  • 普京时代俄罗斯财政政策的基本脉络与理念

    普京执政伊始,面临的是“休克疗法”失败后不景气的经济、金融危机后疲弱的市场、第二次车臣战争后的动荡政局以及遭受1999年莫斯科恐怖爆炸案后不稳定的社会,“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时期,它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全文]

    17402 5 2020-07-16 12:11:29
  •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背景介绍

    民心相通反映了对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最易也是最难,民心相通研究应该跳出既有的固定理论思维框架,展现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全文]

    7689 0 2020-07-16 11:32:03
  • 各国央行出招救经济,但这些招术本身可能制造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清楚表明,绝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并未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在现代世界中创造出高质量货币?国家的货币创造策略主要来自发展生产力的驱动,即充分利用国家潜力,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全文]

    41059 17 2020-07-15 07:29:33
  • 跨区域一体化集团之间是否存在多边主义?

    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在全球国际机构之间,跨区域一体化安排均却缺乏横向协调和沟通渠道,这与全球治理其他层面的普遍协调性截然相反。弥合全球治理“区域差距”有可能会大大扩大世界经济中新经济联盟和经济开放的“可能性集合”。[全文]

    6809 0 2020-07-10 13:33:22
  • 我们正经历的,是世界秩序过渡期的一场综合性全面危机

    世界秩序变化过程中,一方面有新兴力量跟传统工业国家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还受到许多结构特征的影响。很以往很不一样的是,当今世界受多重网络和链接的制约。这种权力结构,既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初“新罗马帝国”的同心圆,也不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全文]

    207746 80 2020-06-28 07:54:06
  • 疫后的世界会形成中美之间的两派站队?我不这么看

    关于疫后世界格局何去何从,现在还是有争论的。我的观点是:疫后时代,世界会进入一个大重构的时期。疫情加上原有历史趋势的结合,会造成历史趋势的加速。具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梳理了一下,可以说有十大变化。[全文]

    137577 61 2020-06-19 08:01:24
  • 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

    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缘政治结构中有着如何高估也不为过的意义。它展示了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的关系;以西藏为重心的中国边地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及伊朗高原国家的关系。中国因拥有青藏高原而独有的地缘政治优势在世界各国中绝无仅有。 [全文]

    753786 330 2020-06-19 08:00:22
  • 为何中国抗疫成效显著,却要面对“优等生陷阱”?

    新加坡民调机构做了一个调查,各国民众对于政府在抗疫中间的表现满意度怎么样,中国得分最高,85分。打个比方,现在这个情况像学渣群殴学霸,本来我们考试考得很好,而且是闭卷考试,一帮考试考得不咋地的人指责我们,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优等生陷阱。[全文]

    166665 75 2020-06-02 07:22:09
  • 上合组织如何在抗疫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合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性问题是缺少应急机制,难以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应有的反应。尽管上合组织宪章有关于非例行会议的规章,但这尚不是应急制度。过去这些年一再显示,在发生重大突发国际事件时,上合组织因其制度设置,它通常仍是按日常状态运行,与正在发生的重大事态若即若离。[全文]

    7462 0 2020-05-19 16:24:38
  • 疫后,我们要做好现有全球体系瓦解的准备

    现有的全球秩序恐怕难以维系,主要的原因是现有的世界体系对于目前全球的挑战是不适应的,由于现有的全球体系本质上还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体系,因此不可能提供全球公共的必要产品,能够有公平的分配体系,能够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大家合作抗疫。[全文]

    357364 205 2020-05-19 07:31:32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刊登广告
  • 联系微博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举报链接
  • 举报制度规范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 2014-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21382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