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国:亚布力管委会就那么黑?
关键字: 亚布力管委会毛振华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经济【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杜建国】
一、一个巴掌拍不响:阳光度假村囤地而不开发才是起因
黑龙江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雪地鸣冤、控诉亚布力管委会一案,再次让投资者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成为热点话题。事件发生以来,舆论都一边倒地批评亚布力管委会与民争利,未能打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1月4日黑龙江省迅速公布调查结果与处理意见、要求管委会道歉并接受处分之后,似乎进一步证明上述批评是完全正确合理的。
那么,此次冲突真的是责任与错误全在亚布力管委会一方吗?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全部真相吗?地方政府真的那样肆意欺负投资者吗?阳光度假村一方就没有责任吗?或者说调查报告除了要求管委会道歉受罚之外就没有其它重要的内容了吗?
不是的!在我看来。
若完整仔细阅读黑龙江省的调查原文,不难看出,该调查固然要求亚布力管委会道歉并接受受罚,但是同时也明确指出,阳光度假村一方对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责任的。比如:
“阳光度假村收购的原注册企业于1995年和2007年分两批获得了亚布力区域的土地,未得到全面开发。2014年10月,亚布力管委会为了完善亚布力旅游度假区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在阳光度假村尚未开发的土地上,与阳光度假村以转让、入股、合作开发方式意愿一致,但土地出让价格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建设,占用了阳光度假村12.6万平方米的土地(目前这些土地已由阳光度假村抵押给银行)。这一行为反映出亚布力管委会负责人缺乏法律法规意识。”
毫无疑问,亚布力管委会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不过同样很明显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阳光度假村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第一,阳光度假村多年来从亚布力地方政府那里拿了很多地,而开发却迟迟不到位,至于开发迟缓,是因为主观故意、还是管理经营不善、还是旅游市场大环境不佳所致,我们就无从所知了。第二,阳光度假村囤地的同时,还拿地去银行做抵押贷款,这也难免会让地方政府不快,认为你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融资却不积极把资金再投入到开发中。
上述问题又衍生出第三个问题,亚布力政府见阳光度假村囤地积极开发消极,肯定急了,毕竟当地就指着旅游开发赚钱了,于是便试图把地要回来,自己开发或另寻高明,而阳光度假村是商人,利润至上,趁机索要高价恐怕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于是双方就价格谈不拢。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矛盾自然就加深了,冲突就难免了。当然,此案中的是非曲直的细节、讨价还价的详情、当事双方具体应负的责任的大小多少,就不是笔者所能判断的了。
地方政府与外来投资者为了本地开发而产生矛盾、闹起不愉快来,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是以往投资者很少有像毛振华先生那样如此公开大力地借助舆论来为自己造势的)。最初,投资者雄心勃勃欲大展宏图,于是地方政府就低价把开发区土地卖给投资者,结果呢,投资商拿到地后基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却没有按承诺、按计划投资,不搞建设开发,光囤地;地方政府等不及了,想回收土地自己开发或另找别人开发,这时候,囤地的投资者就坐地起价,希望高价卖出土地,捞上一笔;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出高价当冤大头,于是双方展开了博弈。这一幕,不知在全国各地都上演多少回了。
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案,其实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次外来投资者成功借助舆论的援助,在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大获全胜。
上级政府面对这类基层政府与投资者的纠纷,尤其是已经成为热点事件后,处理起来难度不小,分寸根本不好拿捏。轻了,舆论不满意,说你偏袒、包庇、纵容属下,破坏营商环境;重了,则会挫伤、打击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基层政府之所以与外来资本博弈,本来是为了维护地方人民的利益,结果,好心无好报,反倒落了埋怨和处分,那还不如啥也不干任由地方利益受损呢,越是不作为就越不容易犯错,越不容易给自己惹麻烦。
上述两难心态从黑龙江省的调查结果与处理意见的全文就可以看得出来,该文件一方面要求亚布力管委会向度假村道歉,一方面又指出度假村也存在囤地的现象,最后,还充分肯定了管委会成立三年多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真可谓是面面俱到用心良苦了。
二、“政企不分”的亚布力管委会能否经营好景区?
下面来考察分析一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亚布力管委会,在此次事件中除了被一边倒地谴责之外基本被无视了。对于管委会,现在都批评它“政企合一”手伸得太长了,不应该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不应该直接参与景区的开发,应该恪守服务功能,将景区全部交由企业自己开发。
“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市场”这一套教条,说来好听,但是一到现实中,恐怕就没那么灵了。亚布力的实践恰恰证明,问题并非出在政府管得太多身上,反倒主要是由于企业或投资者自己经营不善所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