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一凡:遇到中国这样的对手挺好的,至少可以教会美国两件事
最后更新: 2024-11-27 11:43:11观察者网:特朗普最擅长的是“胆小鬼游戏”,惯用伎俩是极限施压,击垮对手的心理防线,从而在谈判桌上达成目的。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这种“交易的艺术”?是硬刚还是做出交换?
丁一凡:这与是否硬刚无关。中国人在明白这些道理后,要理直气壮地和特朗普谈判。特朗普最出名的一本书是《谈判的艺术》,他就是要和所有人谈,他就是个商人,我们也可以和他谈。
我们可以告诉他一个事实,谈判的基础是实力,如果美国没有实力还硬要和我们谈判的话,我们就会看穿他们的底线。我们不会对特朗普的漫天要价让步,而且我们也知道对美国让步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不让步会让美国恢复一点理性。
观察者网:中美贸易战以来,尽管中美直接贸易受关税措施显著下降,但以第三国转口和简单再加工为桥梁的中美间接贸易,也缓冲了这种风险。但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对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和国家施加压力,停止转口贸易,这会对中国出口链企业带来哪些冲击?有什么应对之策?
丁一凡:之前为了减少特朗普挑起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贸易战和关税战对全产业链的影响,我们有些公司将自己的产业链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通过这些国家,我们的公司可以继续向美国市场出口。
比如有些公司已经将产业链迁移到了和美国处于同一自贸区的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和美国保持较低关税的东南亚国家。这样的贸易偏离也让不少中国企业获得了好处,他们既享受了美国市场的好处,又享受了中国的供应链和当地的低人力成本的好处,确实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好选择,也让特朗普团队很头疼。
所以特朗普团队希望从头立规矩,追踪这些商品产地,比如定义墨西哥生产的商品,必须是60%以上在墨西哥生产的商品。但如何定量确定各个商品在地化比例,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现代消费品都是由数以千计的零件生产而成,如何定义并确定60%以上都在墨西哥境内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而且如果美国对所有的贸易伙伴都提高关税,美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市场也可能会出现供应链断裂。美国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如果刚性需求无法满足,就会出现生活成本暴涨以及恶性通货膨胀,这是特朗普政府无法接受的。
这次拜登的民主党政府落选,背后原因就是近几年美国通胀率非常高,民众对民主党治理非常不满,他们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这一点。但是如果特朗普回来后还是这样,百姓的不满必然会反映在中期选举上。
因此,特朗普也需要思考,如果通胀卷土重来,他的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各行各业也要思考,如果通胀卷土重来,他们是不是要减少需求?美联储也要考虑是不是要重新进入加息周期,而快速恢复加息可能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大问题。
之前美国的一轮暴力加息就是由于美国通胀过高导致的,直接导致了包括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签字银行等数家著名美国银行破产。之后美联储也暂停加息,但是如果二次通胀到来,美联储被迫马上又开始加息,那么可能导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
这样会导致特朗普由于贸易战的二次通胀,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同时也由于金融危机失去华尔街的支持。所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支持他,那特朗普需要怎么样才能熬过各种危机呢?
观察者网:就像您刚才提到的,东南亚国家已经收获了中美贸易战的红利。这次特朗普重新归来,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应该如何调整和东南亚国家,比如和越南、泰国、印尼的关系?
丁一凡:近年来我们和东南亚、东盟的关系都非常好,因为东盟国家成为了我们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成为我国产业链的一环。通过在东南亚的产业链扩张,让我们的产品更好地走向了世界。我认为,中美下一轮贸易战会促进东盟国家与我国展开更多的产业合作,对中国和东盟双方都有好处。
2024年10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人民币) 海关总署
观察者网:除了关税,科技领域也成为中美争夺的一个关键战场。在美国优先的策略下,特朗普会继续执行目前拜登政府诸如《芯片法案》这些策略吗?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强力干预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包括阿斯麦的投资和市场布局,中国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丁一凡:我认为特朗普还会继续拜登政府对中国科技领域的围攻策略,因为不论是特朗普团队还是一般美国人,他们都很傲慢,觉得其他人都不如他们。他们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控制你的技术,在关键时刻掐掉你的技术源,然后让你完蛋。所以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把技术封锁作为一种逼迫别人让步的手段,并且会一直做下去。
美国之前对中国的产业进行了深刻调研,他们发现中国的产业链虽然大,但是芯片半导体生产是软肋,所以他们想从芯片入手限制中国的发展。但是美国逐步发现限制芯片购买没什么用,中国人可以通过购买芯片生产装置自己产芯片。于是他们就试图把制裁延伸到非美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商,比如荷兰制造光刻机的阿斯麦公司。
我们最开始的确希望在芯片领域和美国人合作,但是随着美国制裁的延伸,让我们开始自行解决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全产业链问题。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品市场,禁止向中国销售高端半导体设备和AI芯片,确实会让中国难受一段时间,但是这也等于间接“制裁”了美国的半导体企业,毕竟中国是全球手机、电脑、平板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能够买美国芯片的下游企业并没有那么多,在经历了由贸易战和新冠等危机导致的芯片短缺之后,美国的不少芯片产能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趋势,而且有蔓延到高端芯片的可能。中美在半导体上的争端,正在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遭遇挑战。
这种挑战也影响到了美国公司的研发投入预期,现在随着半导体和AI研发投入的快速提高,如果缺乏相应的销售市场,能投入研发的钱也会不足,这会逼死美国自己的半导体企业。
2021年时,美国全国半导体协会曾给美国国会递交过一个报告,悲观地表示:大概5-10年后,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会消失,因为美国在逼着中国半导体产业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会为美国创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市场,美国采取的这些措施,会剥夺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的权利,会让他们的利润越来越小。如果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不能趁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空虚、市场需求扩大的时候增加自己的产能,那么等到5-10年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解决自己的问题,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必然垮掉。
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协会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美国的国会议员们依旧是脚不着地,我行我素,他们依旧在这些问题上脱离实际地恣意妄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美国遇到中国这样的对手挺好的,中国可以教训一下美国人,教会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让美国学会谨慎地做出决定,让他们的决定对大家都有好处。
2021年6月2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科研人员在5个原子层厚的纳米磁性薄膜上写下“中国芯”。 资料图:新华网
观察者网: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特朗普秉持的是“美国优先”理念,但中国也不是他贸易战的唯一目标,日本、韩国、欧盟都有可能成为他的目标。上届特朗普的退群策略,让美国的欧洲盟友们萌生了“独立自主”的想法,但因为拜登的上台又让欧洲心存幻想。这次特朗普重新归来,对美国盟友和中国的关系调整,会带来哪些影响?
丁一凡:我觉得应该是有机会的。日本现在处于美国的半殖民地状态,所以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反应不会那么快,但是我觉得日本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布局,并且早就认识到这个趋势了。只是日本的政客们脑子转不过弯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欧洲觉醒的时间比日本稍微早点,现在欧洲已经在考虑如何应付特朗普在贸易上的极端政策了。欧盟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主要是研判美国会在哪些方面对欧洲施压发难。因为欧洲不仅面临贸易战压力,还有增加军费购买军火的压力。
这个小组已经列出了大概几百项美欧贸易摩擦的可能项,并在准备各类报复措施。一旦特朗普开启贸易争端,欧洲可能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顺便一提,现在WTO的瘫痪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欧美之间的争端破坏了WTO的仲裁机制。从这个角度讲,欧美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市场争夺和国际贸易领域,会变得更加艰难。
可以说欧美之间的同盟关系从来都不是和谐的同盟关系,而是大开大合的经贸关系。如果欧洲同时失去美国和中国的市场,这对欧洲将是极坏的消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促使欧洲对华的贸易关系出现妥协,否则欧洲经济可能会陷入绝境。
观察者网:全球南方国家也在崛起,从您的角度看,下一阶段中国企业和政府要如何适应这种主要客户拓展方向从欧美向第三世界国家转变的经济模式切换?
丁一凡:从统计数据我们就能看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已经逐渐从欧美市场转向了广大的南方市场。前不久我看到一个外国人做的数据统计,上面显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已经达到约43%,而我们和美国的贸易已经下降到了总量的11-13%,和欧洲的贸易比重已经降低到13-14%。我们仅仅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比重,就已经超过了和欧美之和,这和普通人感知不同。
而且我们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结构,对我们更有利。我们和欧美的贸易虽然有机械设备,但主要依旧是消费品,利润率有限。但是我们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可以更多出口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因为“一带一路”有大量的建设工程、产业园布局等,都需要大量设备,这种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消费品出口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我国的贸易结构可以得到大幅改善,也有利于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寻找更多的蓝海市场。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这种贸易结构改善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政府也应该鼓励我们的企业更多地走向全球,而不是仅仅盯着美欧市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为搅黄中企投资,英政客炒作“敌对国家”,但她说…
2024-11-27 10:33 不列颠 -
“特朗普还想和金正恩直接谈”
2024-11-27 10:32 朝鲜现状 -
美贸易代表定了,曾称不能低估“中国威胁”
2024-11-27 10: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2024-11-27 09:23 巴以恩仇录 -
墨西哥总统暗示,将实施报复
2024-11-27 09:10 特朗普 -
中俄举行北极航道分委会第一次会议
2024-11-27 09:04 中俄关系 -
克宫谴责:极度不负责任
2024-11-27 08:36 俄罗斯之声 -
“中美不可能脱钩,供应链只会拉长”
2024-11-27 08:20 中美关系 -
以军再向贝鲁特南郊发布撤离令
2024-11-27 06:53 -
内塔尼亚胡:黎以停火协议让以军喘口气、补充弹药
2024-11-27 06:46 -
拜登: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后,以方仍有权进行自卫
2024-11-27 06:36 -
特朗普与拜登政府达成总统过渡工作必要协议
2024-11-27 06:31 美国政治 -
“这两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直接参与破坏,执念太深”
2024-11-26 23:23 欧洲乱局 -
“石破茂致信拜登:恳请批准,以免给您的成就蒙上阴影”
2024-11-26 23:18 日本 -
“我们的未来,不能再依赖美国选民的情绪”
2024-11-26 23: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94岁巴菲特公布最详细遗产分配计划:只留0.5%给三个孩子
2024-11-26 23:15 -
中萨联合声明(全文)
2024-11-26 23:09 中国外交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震深60千米
2024-11-26 22:42 地震 -
加州州长“硬杠”上特朗普,先给特斯拉“一耳光”?
2024-11-26 22:31 美国政治 -
全球前20科研城市一半在中国,“北上广之外,省会城市迅速崛起”
2024-11-26 21:11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