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东升:中国不必接棒美国扮演全球化的新旗手,但要抓住新风口
最后更新: 2020-05-28 13:31:42导读5月8日下午 ,由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专题线上研讨会圆满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主持,分“新冠疫情与全球经济、治理变局”和“新冠疫情与全球秩序变局”两个分论题展开。 研讨会精彩内容将陆续在观察者网刊登,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翟东升在研讨会上发言,以下为全文内容。【文/ 翟东升】
我是人民大学的翟东升,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跟全球化有关的,主题是全球化的进退与分化的问题。
首先,疫情本身是不足以改变全球化进退的方向的,它只能是加速或者迟滞原有趋势。
大航海以来的500年,全球化是曲折前进而不是一路上涨的,而且它存在明显的周期,它的周期其实跟主导性帝国的权势消长有关。从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视角来讲,有霸权稳定论的观点,认为主导性帝国的巅峰时期是全球化推进比较好的阶段,一旦主导性帝国权势不稳、自信心消失,那么它所推动的这轮全球化就会消退和调整。
上一轮的全球化是英帝国巅峰时刻,1880-1914年。这个现象背后,既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流行的因素,又有金本位制度的贡献。金本位体制是1870年开始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纳的货币制度。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从法国弄到50亿金法郎赔款之后就开始学英国搞金本位,日本也跟进,其他几个国家陆续跟进之后,金本位就流行了,大家统一了货币单位之后,配合英国资本的全球输出,自由贸易这一套都玩得转了。
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1880年-1914年全球化的各方面指数是明显上涨的。随之而来的逆全球化时期是英帝国的逐步崩塌阶段,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中间的大萧条。
这张图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做的全球化指数,明显看到在1870-1914年之间是上升期,1914年到1945年是明显的下调,1946-1980年之前,我们可以称之为半球化,即两个分别以美苏为中心的平行的世界体系。断代方式如果划到1980年,那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提出“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道路,只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道路一条道。There is no alternative,简称TINA”这个概念的时间,这个划分主要是中国此时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开始搞改革开放。当然也有人划分是从1991年开始算真正的全球化。
无论如何,我们从1945年到2008年的过程当中全球化指标都是持续上涨的,但是2008年以来,刚才王绍光老师讲到的慢全球化、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等等都有体现,在指标上有明显变化的。
我发现PIIE的这个指标有一些值看得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让学生重新做了一下指标,我们更新到了今年的一季度。PIIE的指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比例,这个指标简单粗暴,没有那么大的争议,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个指标是持续下行的,你也可以争辩说这个下行是对趋势的暂时修正,未来还会再创高峰,全球化还会继续,我们中方作为出口国当然希望如此,毕竟我们有些人自认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我个人表示悲观,原因是除了指标展示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现象暗示这个事情不那么简单,包括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英的政治新势力都是反对跨境人口流动,一旦人口流动的趋势被阻碍之后,其他指标也不可能伴随上涨。
我们再看一看其他一系列与全球化相关的辅助性指标,我做了FDI占全球GDP的比例,也就是FDI的全球化指数。1970年代到现在50年的格局,总体上FDI占比看是一路往上的,2007年见顶然后就一路下行,最近FDI的全球化指数是创了新世纪以来的新低。
贸易是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换,FDI是实体产业的跨境投资和并购,此外还有金融的全球化指数,我们提供了两种指标。一是全球国际债券未偿余额占GDP的比例,这个指标也是在2008年和2009年之后出现了一个调整,但是没有大跌,下跌的比例似乎不多,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货币错觉,因为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英、中这五大央行拼命印钞票,货币发行量大幅度增加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在1970年之前可比的逻辑,这第二个指标,我们看一看在同等的货币基础之上,在净货币之外衍生出的跨境信贷能衍生多少,就是把分母从全球GDP改成了五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就能看到这个下跌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以上,我们用一系列客观而且可计量的指标来说明这样一个趋势:2008年代表了本轮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巅峰,此后的12年以来,全球化持续退潮。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全面退潮现象发生呢?
逆全球化的动能是很多的,首先第一个是华尔街在美国内政中的失势。
第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在全球尤其在西方的影响式微。
第三美国国际权势的相对衰落。
第四是美欧社会的婴儿潮老化,导致全球总需求增长停滞,这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者比较看重的底层因素。
第五还有通缩和低利率现象持续发生。为什么1980年开始美欧要搞全球化?当时一个大背景就是高通胀和高利率,所以他们把产业外包出去对于他们降低通胀是有帮助的;可是现在是通缩,所以这个时候打贸易战对本身的负面影响是可控的。
第六个是西方蓝领中产在政治上的翻盘与民粹力量的上升。
时间关系我重点讲一讲第一点和第六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美光调高业绩预期后股价大涨,华为许可已6次延期
2020-05-28 10:17 上市公司 -
李翠枝谈争议提案:我国跨境电商奶粉质量安全存很大隐患
2020-05-27 14:24 上市公司 -
中韩“快速通道”开启,三星、LG等大厂员工涌入
2020-05-27 13:46 中国外交 -
史上首次!深交所同时向3只A股发出外资持股预警
2020-05-27 13:19 上市公司 -
美国欲打压华为,三星、台积电芯片代工竞争升级
2020-05-26 17:50 大公司 -
“疫情后许多外企会在华扩张供应链,而非搬走”
2020-05-26 17:05 中美关系 -
这8种机制,习近平非常重视
2020-05-26 16: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芯国际向周子学、赵海军、梁孟松等8名董事授出购股期权
2020-05-26 11:46 金融圈 -
伊利回应涉跨境电商奶粉争议提案:希望规范市场,保证安全
2020-05-26 11:16 上市公司 -
科创板首单并购重组审核通过!
2020-05-26 09:05 金融圈 -
溢价或超1倍,华润35亿获重庆首家地方资管过半股权
2020-05-25 16:47 金融圈 -
国开行3600亿融资总量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0-05-25 16:42 香港 -
刘世锦:我国无需实行负利率
2020-05-25 10:39 中国经济 -
大洋两岸,特斯拉经历两重天
2020-05-23 13:34 大公司 -
CR929发动机2家潜在供应商相继宣布史诗级裁员
2020-05-22 18:23 大公司 -
两会进行时!企业家提案聚焦5G、新能源、新基建
2020-05-22 14:22 宏观经济 -
美立法“绞杀”中概股,A股敞开大门
2020-05-21 17:39 中美关系 -
不一样的两会,7大看点值得关注
2020-05-20 12:47 2020两会 -
10天9板后,轴研科技回应中芯国际概念:订单不到1万元
2020-05-20 10:48 上市公司 -
疫苗公司Moderna临床数组遭质疑,拖累美股尾盘跳水
2020-05-20 08:47 股市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36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6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