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家荣:为什么消费者会选中国品牌?西方确实要思考自身竞争力是否下降了
最后更新: 2024-06-20 08:57:16观察者网:目前国内有不少高科技公司有宣传自身品牌需求。比如我前一段时间了解到在绍兴有一家大型功率半导体代工厂,正在积极布局ToB端的宣传方案,他们在思考能否在短期内在宣传上对标海外的头部大厂如英飞凌,您对中国企业的品牌包装和推广很有经验,对于像这种之前在宣传上投入不太多的,又想在短期内出成绩的高科技公司,有什么好的建议?
彭家荣:我个人的看法是,ToB端的业务发展不需要推广。我不妨说的极端一点,如果你有任何预算在外海投放广告的话,我建议你把所有的预算砍掉,然后聚焦你的可信度。
具体来说,ToB业务要找客户的话,你可以直接给他们发一个邮件,或者在领英上加他们,约一对一的会议是最重要的,然后去拜访他们。在开会的过程中,你准备说什么话以及你要分享什么内容,会决定他们买不买你的产品。然后你要有本地的销售团队——你最好的广告就是你本地的雇员,所以本土化最核心部分就是在海外建立招高质量的销售团队,这个销售团队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和可信度,然后要创作本地的“内容”,比如是否在本地拿过什么奖项,而且最好有本地媒体的一些正面报道,这很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可信度。总而言之,要把所有的预算尽可能花在可信度提升和本地人员的招聘上。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就奔着广告和SEO推广,做搜索引擎的算法优化,这个是相对容易做的,因为这都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但是如果真的想出效果,你要在本地建立关系。ToB业务毕竟需要拓展新的合作伙伴。
观察者网:除此之外,也许办展会和参加各种展会也是一种手段。感觉现在国内各个领域的展会太多了,而且名头越来越高端,动辄冠以“全球”、“世界”这些名号。展会现在也变得繁杂和内卷,对此你怎么看?
彭家荣:我的感觉和你差不多是一样的。目前中国国内声称是“国际”的活动非常多。如果你真的要参加国际展览的话,你还不如到海外直接参展。如果你有不少客户在欧洲,就应该到欧洲参加展会,客户在哪儿,你就应该去哪儿。
如果你有大量业务在海外,在国内办展能吸引到的客户会非常少。比如你在德国参展,和客户建立联系之后,你可以邀请他来中国的工厂和总部看看,这个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方式。
某些展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比如广交会是外国人到中国做采购的一个必去的活动,现在其实也有更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去找相同的机会。
几名来自哥伦比亚的采购商在广交会上了解中国汽配产品 图片来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我看了你一篇文章,讲巴黎奥运会对中国企业品牌带来的推动作用。之前有很多国内大型的面板和显示类企业,包括电视机厂商经常在大型体育盛会中有品牌露出,包括这次的欧洲杯。您觉得除了和电视转播直接相关的家电厂商之外,还有那些企业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彭家荣:首先我们要提前布局。巴黎奥运会即将到来,现在再准备,时间就很有限了,但大概有三个方向可以思考。
首先,可以借助赛事热度去做线上宣传,假如你在卖运动产品或是什么健康食品等户外用的任何东西,这都是很契合赛事氛围的,可以借机宣传。
2024欧洲杯揭幕战现场,中企品牌的舞台 图自新华社
第二,如果你在有人脉在巴黎,巴黎的媒体和政府人员这时候肯定都在本国,可以利用客户资源认识协会、商会的领导,约他们喝咖啡是非常好的时机。这个思路也不限于奥运会,拉斯维加斯CES消费展等也可以用这个思路。像这种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布展,约人也方便。
第三,直接合作。在奥运会上的宣传,如果有预算的话可以做一个联名发布,找一个已经在跟奥运会合作的本地品牌合作。我之前策划过一个小型项目的宣传,做了一个快闪店,效果很不错。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美国目前大肆炒作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光伏等产品的“产能过剩”,您在《南华早报》专栏文章也专门谈到,美国的“中国产能过剩”叙事其实是对自身市场竞争力变弱的一种担忧。
6月10日,彭家荣在《南华早报》撰文分析,”产能过剩“本质上是美国市场竞争力落后于中国的另类叙事。
彭家荣:中国是否产能过剩,这一事实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欧美现在对中国还停留在“世界工厂”这一概念中,甚至把中国归类为石油、粮食这种大宗商品出口国这个范畴,但如果观察目前中国出口到全世界的商品类型,从新能源汽车海外销售情况可以明显看到,假如中国造的汽车没有竞争力,为何消费者会选择中国品牌?西方确实需要思考自身竞争力是否下降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M1数据连续两月下滑,央行行长表态!余额宝零钱通或被纳入
2024-06-20 08:50 金融观察 -
618超头主播带货量大跌,李佳琦开起天猫店
2024-06-19 17: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科创板八条”来了!
2024-06-19 15:13 观网财经-科创 -
潘功胜: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
2024-06-19 11:48 金融观察 -
吴清: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树立积极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
2024-06-19 10:06 金融观察 -
事关上亿家庭、工商百业,证监会发文
2024-06-19 10:06 金融观察 -
吴清:证监会将推出“科创板八条”
2024-06-19 09:3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炒美股即将收税?多家券商回应
2024-06-19 08:43 股市 -
科大讯飞内部通报员工去世:在家突发不适,送医抢救无效
2024-06-18 22:24 观网财经-科创 -
发售在即,realme新机在欧洲遭遇“持枪抢劫”
2024-06-18 14:56 观网财经-科创 -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做到“长牙带刺”,落实五大监管
2024-06-18 13:52 金融观察 -
2025赴港上市?滴滴回应
2024-06-18 11: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王小洪河南调研:依法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
2024-06-18 09:03 国家安全 -
-
深圳一学区房3年前每平米14万,现在4万
2024-06-18 06:42 观网财经-房产 -
存款利率又降了,多家银行官宣
2024-06-18 06:39 金融观察 -
vivo在印度被迫“本土化”?
2024-06-17 16:24 观网财经-海外 -
新质生产力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24-06-17 15:46 -
A股五大险企保费增速持续提升,前5月累计收入同比增长2.19%
2024-06-17 11:09 行业资讯 -
不降息!央行续作1820亿元MLF,净回笼资金550亿元
2024-06-17 09:47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