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中美智库媒体论坛
2020年7月9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主题为“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美国前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等中美双方多位前政要、知名智库专家学者、媒体机构负责人参加。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当天通过视频连线,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
-
国家间的竞争应该是理性的,但今日美国令人担心
我从事互联网媒体运作近十年,深知用户粉丝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误导、被操纵。但互联网也一再证明,没有人能一手遮网,长时间欺世盗名。中美两国都在经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考验。也许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变量最后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恢复理性的希望。
-
曾有美国记者问“什么时候两国关系算变好”,我这样回答
记者问:“你看,什么时候美中关系就算是变好了?”我回答:“当美国竞选总统时,候选人不再用攻击中国获得选票的时候。两国关系就到了新阶段。”浦东很快由一片农田变成现代新市区,在浦东开发中有好多与美国人合作的故事。人们问,明天还有新的故事吗?
-
针对中国的“滥诉”站不住脚,期待美方切除这块毒瘤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针对中国的滥诉闹剧再次在美国法院上演,总数已逾20起。除所谓的民间“集体诉讼”外,还出现了以州名义提起的诉讼,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史无前例。从法律上看,针对中国的这些“滥诉”,没有事实基础、没有法律依据、没有国际先例,纯属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
一些美国同学甚至分不清台湾和泰国
普通美国民众对台湾问题的无知为决策者把台湾问题当筹码对抗北京奠定了民意基础,而美国决策精英对台湾问题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海、一带一路、新疆反恐、中非关系等议题。
-
校准中美关系方向,“三要”“三不要”
当今的中美关系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一个时期。我们为什么会进入到当前恶化的状态呢?主要也是因为美国单方面地希望去重新定义和重新设计中美关系,让中方没有办法做出回应。所以,当前我们有必要在这个关键时期重新调整中美的方向。所以,我提议“三要”“三不要”。
-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应考虑“主动出牌”
尽管中国有这样的愿望,我们面对的美国的决策者以及国会释放的信号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去做。那中国怎么办?我们认为应该做个理性的、有利于两国人民、有利于世界的中美关系的方向选择。如果美国不愿意这样选择,我们怎么办?
-
美国政客刻意强调“中共”而非“中国”,用意很明显
中美分歧的意识形态化,完全不是为了化解中美之间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毒化中美关系,妖魔化中国的形象,使目前双边关系中的困难更加复杂化。推动以“反共”为核心的反华浪潮在美国的快速崛起,最终将进一步损坏中美关系共同利益的基础,推动“脱钩”和“敌对”的形成。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