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美国推不动两种先进战斗机的平行研发了
美国“韬光养晦”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航空工业已经支撑不起同步研发复数型号全新战斗机了。当然,型号翻新不算。
即便不提从二战到50年代美国战斗机研发百花齐放的年代,哪怕就是到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也一直是空海军战斗机同步发展的。F-14和F-15大体同时代,F-16和F-18更是平行发展。时间快进到21世纪初,F-35A/B/C实际上可看作三个气动外形和基本性能已定但具体工程设计迥异的平行设计。
但现在,美国没有这个能力了。实际上,这一点在F-22时代已经有苗头了,但那时的美国航空工业在“惯性”作用下,依然有足够的“货架技术”,使得自F-104停产后长期未开发新型战斗机的洛克希德可以在解决隐身问题后,用“货架技术”为基本设计增肌注血。
先进战斗机的概念设计好比特种作战,完全可以靠小而精的核心团队在妙思迭出中把总体设计搞定。但具体工程设计就是大兵团作战,需要数量庞大、门类齐全、配合良好、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大军方能完成,这在今日美国是稀缺资源。
当年,在F-22进入EMD后,落选的诺斯罗普-麦道团队的不少人跳槽,加入洛克希德了。毕竟老东家没有项目,也确实没有理由阻挡人们攀高枝。这使得F-22的首席试飞员保罗·梅茨就是前诺斯罗普-麦道YF-23的首席试飞员。
博物馆中的YF-23 编辑自摄
F-22的设计也堪称杰作,其菱形截面机头锥的侧棱有强烈的边条作用,加莱特进气口的大倾角外唇也一样,这使得F-22的气动外形在没有明显可见的边条的情况下获得了很强的边条作用。F-22的翼身融合设计水平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将圆筒状的机体与平面机翼实现圆滑填充,而是更加形成了更加复杂、三维的翼身融合结构。在机动控制方面,二维矢量喷口与全动平尾在俯仰控制上互为冗余备份,并且各自在不同速度域和迎角下分别发挥最佳功效。
但是这些杰出的设计并不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独家技术,相反,这些技术都是洛克希德在F-104到F-22之间的“战斗机研发空白期”形成、完善的“货架技术”,而且都在别人的“货架”上。比如,麦道通过F-18获得了边条设计的丰富经验,通用动力通过F-16获得了翼身融合设计的丰富经验,罗克韦尔(后并入波音)通过X-31对矢量推力有丰富经验。当然“别人的货架”虽然在原理上一眼就可以看穿,但在工程层面上的细化和成熟化还是需要大量经验。
相比于“别人的货架”的技术,洛克希德的绝招在于隐身。从U-2的涂料隐身到SR-71的进气道隐身再到F-117的多面体外形隐身,洛克希德在战术飞机隐身方面的经验无出其右,而其推出的F-22连续变化曲率外形隐身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高度精细化、平滑化的多面体外形隐身技术。
诺斯罗普的隐身经验来自B-2。韭菜盒子式的弧背平底使得入射的电磁波能量能在尖锐的边缘“流散”,这一设想在Tacit Blue技术验证机上得到了证实。而将飞翼与弧背平底结合恰好可以适合促成这样的流散,堪称天作之合。基于类似的思路,诺斯罗普将该设计延伸到取消四翼面尾翼、采用V形尾的YF-23,但该设计因对机动性的错误评估而落选。
高度机密也形象怪异的Tacit Blue 编辑自摄
那时的美国还有一众在设计、制造战斗机的公司,那时的麦道、格鲁曼、诺斯罗普、通用动力都还有相当新鲜的经验。但是现在不同了,过去20多年里,只有洛克希德还在设计新战斗机,波音只是在维持前麦道的F-15E、F-18E/F的生产和小改。
除了洛克希德,已经没有“别人的货架技术”了,相应地,也没有“别人的有经验团队”可以让其他公司挖了。以美国现有力量,拼凑一个团队没问题,两个团队就捉襟见肘了。尽管波音防务与空间总裁斯蒂夫·帕克在6月初还在强烈否认美国航空工业不再有能力同时推进两架先进战斗机的研发,诺斯罗普也嘟嘟囔囔差不多的意思,但美国国防部在这一点上不糊涂。
博物馆中的B-2 编辑自摄
钱也是大问题。以美国现有的预算,同步推进CCA计划里的通用原子YFQ-42和安杜里尔YFQ-44不是大问题,毕竟它们只是“轻量级”的第一阶段无人作战飞机,而且年度预算只要求8.7亿美元。但是全规格战斗机的投资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了。
NGAD已经推进很多年了,F-47依然需要在获得35亿美元年度拨款的基础上,从FA-XX那里挪用5亿。乐观估计还需要200亿美元才能全部完成F-47早期的设计与制造。而且这个价格几乎肯定被低估了。在这一背景下,同步推行FA-XX在军费上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美国空军实在需要新战斗机。在当前的新预算里,美国空军计划退役34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全部162架A-10攻击机、62架F-16C/D、13架F-15C/D、21架F-15E战斗机,还有14架C-130H运输机和3架EC-130H电子战飞机。
作为补偿,F-15E的深度改进型,在雷达、电子战系统、数据链方面不输F-35 Block 4的F-15EX的订购总数从98架增加到129架,年度订购数从18架增加到21架。而从其系列飞机的服役经历看,这些飞机基本技术可靠,深得用户好评。只要不招惹中国隐身战斗机,打遍天下没压力。
但在面对中国时,看着左支右绌的现实,对于美国而言,目前唯一务实的做法只能是集中力量完成F-47并加速度过这段过渡期,让FA-XX暂时搁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我双航母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任务返港
2025-06-30 17:11 中国航母 -
应对霹雳15 美军或明年大规模生产AIM260
2025-06-30 15:43 凉战 -
美海军2026财年预算公布,六代机前途未卜,星座级不见踪影
2025-06-30 08:23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2025-06-29 17:43 乌克兰之殇 -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问香港
2025-06-28 18:54 中国航母 -
今年阅兵式有可能看到哪些新舰载机?
2025-06-28 18:27 中国航母 -
影像公布!辽宁舰遭外军双航母夹击,歼-15高空缠斗驱离外机
2025-06-28 16:43 中国海军 -
南昌舰以一对二逼退外舰,详情披露
2025-06-28 09:19 中国海军 -
海军参谋长李汉军,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2025-06-27 16:47 -
福建舰服役日期将近?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20:09 -
网友喊战机助阵苏超,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18:48 -
美国计划在菲律宾设立弹药厂
2025-06-26 18:40 -
海军双航母在太平洋攻防演练?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17:48 -
台自造潜艇第二次出海试航,为保密关闭港口摄像头
2025-06-26 17:19 -
太平洋方向佯动过程中,一架B-2故障迫降夏威夷
2025-06-26 17:19 -
应对中俄压力大,日本考虑取消今年阅舰式
2025-06-25 18:55 -
福特号航母开始第二次部署 未提是否前往中东
2025-06-25 11:43 -
搭载反高超弹头,美军选择使用AIM-174空射反导
2025-06-24 18:44 -
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停靠新加坡
2025-06-24 16:07 -
结束双航母演练 山东舰返回南海
2025-06-24 13:57 中国航母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5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37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15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内涵特朗普:这是勒索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
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有望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