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美国推不动两种先进战斗机的平行研发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在最新的国防预算中,美国国防部决定优先研发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F-47,该项目获得35亿美元的拨款。而与此同时海军的第六代战斗机FA-XX只得到象征性的7400万美元的拨款,处于实际上被搁置的状态。据报道,FA-XX原先获得拨款中的5亿美元也将被转给F-47项目。
在中国南北六代双飞的现在,美国这样的“一抓一放”格外显眼。
在六代机时代,美国对空军的F-47和海军的FA-XX采取“一抓一放”策略
美国在五代机时代是领先的,但决策错误和国防经济现实使得美国的优势失色:美国人认为F-22“太过先进,不需多造”;然后以为F-35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风险控制显著降低成本,结果让F-35成为过去20年里“最有故事”的战斗机;美国海军则根本没有专用的五代舰载空优战斗机,F-35C是舰载战轰。
另一方面,中国歼-20出乎美国意料地横空出世,并且在东海上空对美国F-35A悄悄“骑脖围观”,很是吓了美国一跳。而歼-35不仅隐身,还要上舰。这将是世界上第一种五代舰载空优战斗机。
更加使得美国坐立不安的是:中国南北六代已经飞起来了,两型飞机很高的试飞强度则说明了其技术的成熟程度。谁都说不好南北六代是否会双双服役,以及什么时候服役,但中国在战斗机技术领域决定性地领先美国,无疑令美国感到陌生和惊恐的现实。
歼-20的产量据说已经超过300架,并已经转入生产第二代歼-20。最初的歼-20量产型急于解决有无问题,所以整个飞机并非没有遗憾,但经过十几年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随着国产涡扇15发动机和氮化镓有源电扫雷达就绪,全规格歼-20顺势而出。双座型歼-20S更是进一步融合战斗机和指挥控制节点的作用,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五代半的功能。
歼-35在设计时避开F-35走过的歧路,同时得益于来自歼-20的技术转移和先进电弹技术,可能对F-35形成可观的优势。这不仅对美国海军造成了巨大压力,也“由海到陆”地对美国和其盟国空军造成了巨大压力,毕竟F-22只有那一百多架,还需要应对来自歼-20的压力。
博物馆中的F-119发动机 编辑自摄
F-35自己也不争气,本身各种设计上的短板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现在还需要考虑升级和战备率问题。
F-35是一种高度软件化的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大量升级空间和规划了明确的升级路线。根据规划,其Block 3型是初始量产标准,要求全面达到2001年启动工程研发(EMD)时规定的所有目标。
为了避免研发中出现目标蠕升导致对设计、试飞、定型产生干扰,Block 3的标准早在EMD开始时就冻结了。当前升级目标是Block 4,要求将EMD以来新增的要求和新技术一网打尽,实际上使F-35“与时俱进”到当前,需要安装包括氮化镓主动电扫雷达、增强电子战系统,并提供更多的武器选择。
升级雷达和武器选择不意外,但是安装电子战系统则是偏离以前美国空军对隐身战斗机的运用思路。从原理上说,隐身战斗机在本质上是依靠被动隐身进行突防或者逃遁。而电子战系统则是依靠主动欺骗或者压制来提供自卫或者掩护突防,两者是矛盾的。看起来,美国空军对F-35的隐身不放心,电子战掩护能力成为刚需。
Block 4的研发严重拖延,超过预算的老问题就不谈了。从今年5月开始,洛克希德就信誓旦旦:Block 4的研发已经完成,但美国空军还是没有签收。可能双方对“完成”的认知不同。
更加要命的是,F-35采用“开放架构”,可以容易地插接新的硬件、软件,但再开放的架构还是跳不出基本IT架构的限制。PC是“开放架构”的始祖,但20年前,老PC刚刚从并行口进化到用USB-A,但是现在各家都用USB-C或者无线了。也就是说,不管老PC是如何“开放架构”,新键盘和打印机已经接不上20年前的老PC了。
F-35也面临一样的问题,需要在“第三阶段技术刷新”(Technology Refresh 3,简称TR3)的IT架构才能运行Block 4。理论上说,新下线的F-35都需要达到TR3标准,但实际上这些飞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出现了美国空军在2024年几乎全年拒绝接收新下线F-35的事情。
原型机阶段的X-35B 编辑自摄
现在可以确定,新下线F-35最终都会升级到TR3,现有机队里较新的F-35也还能升级到TR3,但较老的已经无法升级了,或者说需要像老桑塔纳升级到增程动力那样的大动干戈才能够实现升级,不值得了。所以那些老F-35将只能专用于训练,不再用于作战。
F-35的战备率是另一个问题。F-35不算故障率特别高的战斗机,但一般维修还是免不了。问题是备件短缺。这与美国的工业基础流失有关,什么东西都产能不足。但产能问题是美国经营方式的必然结果。
为了减少“浪费”,在美国经营方式下,军队选择向零库存模式靠拢,希望产能最好刚好等于乃至略低于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机队满负荷运转,还能适度饥饿营销,扩大利润。毕竟军工受到政策的需求影响太大,循环性很强,而竞争又少(需要认证、人脉……),产能只能比照循环低谷方向的需求准备,毕竟谁都不知道低谷期会有多长、能否捱过去。而如果遇到高峰期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问题也不大,毕竟这不正好是加价的机会窗口吗?
美国军方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低谷期补贴军工公司,否则将无法改变公司的合理经营决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我双航母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任务返港
2025-06-30 17:11 中国航母 -
应对霹雳15 美军或明年大规模生产AIM260
2025-06-30 15:43 凉战 -
美海军2026财年预算公布,六代机前途未卜,星座级不见踪影
2025-06-30 08:23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2025-06-29 17:43 乌克兰之殇 -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问香港
2025-06-28 18:54 中国航母 -
今年阅兵式有可能看到哪些新舰载机?
2025-06-28 18:27 中国航母 -
影像公布!辽宁舰遭外军双航母夹击,歼-15高空缠斗驱离外机
2025-06-28 16:43 中国海军 -
南昌舰以一对二逼退外舰,详情披露
2025-06-28 09:19 中国海军 -
海军参谋长李汉军,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2025-06-27 16:47 -
福建舰服役日期将近?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20:09 -
网友喊战机助阵苏超,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18:48 -
美国计划在菲律宾设立弹药厂
2025-06-26 18:40 -
海军双航母在太平洋攻防演练?国防部回应
2025-06-26 17:48 -
台自造潜艇第二次出海试航,为保密关闭港口摄像头
2025-06-26 17:19 -
太平洋方向佯动过程中,一架B-2故障迫降夏威夷
2025-06-26 17:19 -
应对中俄压力大,日本考虑取消今年阅舰式
2025-06-25 18:55 -
福特号航母开始第二次部署 未提是否前往中东
2025-06-25 11:43 -
搭载反高超弹头,美军选择使用AIM-174空射反导
2025-06-24 18:44 -
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停靠新加坡
2025-06-24 16:07 -
结束双航母演练 山东舰返回南海
2025-06-24 13:57 中国航母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5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37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15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
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有望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
最新数字:以色列袭击致伊朗935人死亡
-
印尼提议:可以和美国共同开发关键矿产
-
“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军确曾派出无人机侵入平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