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美国断供,若欧洲砸钱,乌克兰能坚持下去吗?
最后更新: 2025-03-04 10:30:36这不排除欧洲单独行动,但将不再得到北约(主要是美国)资源的帮助,包括用于情报、监视、侦察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这样的限制也适用于预警机。北约共有18架E-3A预警机,其中1架在希腊坠毁,3架退役,现在还剩14架。这些预警机由北约人员(而不只是美军人员)操作,但还是在盟军司令部或美军欧洲司令部指挥之下。换句话说,没有美国的同意,不能用于支援乌克兰。
法国有4架独立于北约运作的E-3F,在理论上可以用于支援乌克兰作战,但在实际上,这不仅数量不足以支援乌克兰,还会导致法国本土防空力量空虚。
英国曾经有7架E-3D,现在已经全部退役了。现在又订购了3架E-7,可能追加2架,但也尚未到货。波兰、瑞典、希腊还有一些萨博“爱立眼”平衡木式预警机,但其性能存在一些缺陷。
也就是说,即使欧洲凑出几架预警机,也不够支援乌克兰防空和空战指挥。但乌克兰离开了北约预警机,不要说空战预警和指挥,地面防空也会突然出现大量盲区。
除了无人机和预警机外,地面雷达也是情报侦查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地球曲率和地形地物影响,地面雷达有本质盲区,什么雷达技术也没法克服。补盲雷达可以减少盲区,但效果无法与预警机相提并论。此外,地面雷达还有机动性差、容易暴露和遭到打击的问题。在乌克兰境外运作的北约预警机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而卫星情报更是情报获取的重中之重。对乌军来说,北约提供的卫星情报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说是北约卫星,实际上就是美国卫星。在这方面,美国军用卫星的情报保密级别很高,不经脱密的原始情报乌军大概率接触不到,美国中断援助后,脱密情报也中断了。
但美国商用卫星的图像情报可以购买。只要欧洲愿意出钱,有关机构未必不肯售卖,美国政府也未必会阻止。问题是时效性和分辨率可能低于军用卫星。而且商用卫星机构只能提供图像,还需要专家判读。离开美军的卫星图像判读能力,欧洲未必能及时、准确地判读商业卫星提供的图像情报。
乌军作战高度依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下称GPS)导航信号。GPS依然有军标和民标,军标精度更高,理论上可以达到厘米级,民标只能达到米级。注意,这是定位精度,不是制导精度,动态补偿的误差和滞后意味着这也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军标GPS能动态屏蔽干扰源方向的信号,支持调频和加密信号同步,防止敌方压制或者篡改定位信息。军标具有加密和动态密钥更新,防止伪造和超权限使用。军标GPS接收机内还有信号认证模块,自动识别并过滤虚假信号。
军标还可实行区域访问限制,民标也可以有意降低精度甚至关闭服务。
GPS官网截图
美国可能会对乌军中断军标GPS服务,但未必会特意关闭民标GPS。民标GPS不仅精度低,还有抗干扰和抗欺骗能力差的问题。在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已经证明了对GPS的干扰能力,“海马斯”发射的GPS制导火箭弹大量偏离目标。如果美国关闭军标GPS服务,所有乌军使用GPS的装备和弹药就彻底裸奔了。
欧洲倒是有“伽利略”系统,但成熟度、抗干扰性、成本不及GPS,与弹药和军用系统的集成程度更是远远不及GPS。
再次,更加看不见摸不着的北约支援还包括指挥和特种部队。
英法特种部队在乌克兰活动是传闻已久的事。特种部队的活动高度独立,并不一定需要北约支援。这方面美国撤出与否倒是关系不大。为乌克兰训练新兵也是一样,不需要通过北约架构,英法等国可自行提供。
但指挥就不一样了。这未必是直接的作战指挥,而是以顾问形式出现。但这不是派几个军官就能解决的,需要有运转娴熟的参谋班子。
更重要的是,“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在谈论“扎波罗热劈入战”的得失成败时,人们容易看到装甲劈入面对地雷战时的无力,容易看到武直躲在战线后方对强攻坦克的精准攻击,但也容易忽视战役组织的后勤挑战,而且后勤挑战开始于乌克兰境外。
这又回到美军欧洲司令部还是盟军司令部的问题了。乌克兰的境外后勤支援理论上在北约架构下运作,实际上从组织到人员,还是以美军欧洲司令部为主。盟军司令部本来就是换皮的美军欧洲司令部,英军、法军、德军已经没有单独组织大规模后勤和作战的经验和组织了。
这就是说,离开美国,欧洲哪怕凑齐装备和物资,如何运到乌克兰、及时高效地分发到部队都是问题。
欧洲离开美国已经不会打仗了,这不是夸张。在利比亚内战期间,英法率先推动禁飞区,美国只以“有限方式”参与,奥巴马还因此被讥讽为“从人们背后领导”(Lead from behind)。但英法打砸了,奥巴马也在压力下被迫投入美军,美军非洲司令部(USAFRICOM)的介入则迅速理顺了作战。后来因为要同英法和北约部队协调,美军欧洲司令部加入协调,最后以盟军司令部名义接管指挥。
在叙利亚“颜色革命”初期,旧戏重演,又是英法首先介入,然后倒逼美国:“你是老大,你好意思吗?”英法率先介入本来就是“抛砖引玉”,英法也已经组织不起大规模战争了,需要美国。
这样的“美军主干、盟军填料”的架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美国通过这样的主从架构控制盟军,实际上把曾经的欧洲军事强国去势了。一方面确保美军有可靠的盟军,另一方面也确保不可能出现“想太多”的盟军。
但当美国甩包袱的时候,主干没了,填料就散了。
最后,还有人们熟悉的武器弹药的后续供应问题。
欧洲依然有不少地面武器的军工大厂,制造各种轻重武器和弹药,美国陆军下一代自行火炮都需要从欧洲选型。但欧洲军工也面临产能限制。精密的重武器就不说了,承诺的“100万发炮弹”常常跳票。更加要命的是,乌军最需要的高端弹药面临严重的产能不足。
“海马斯”及其GPS制导火箭弹依然是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的主力,ATACMS短程弹道导弹更是可以攻击俄军纵深目标的主要弹药,这些都是欧洲顶不上的。欧洲根本没有大口径火箭炮及弹药生产,以至于美国无法及早交付“海马斯”的时候,法国被迫转向韩国甚至印度。
“爱国者”一级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又是欧洲的一个缺口。尽管“爱国者”实际战绩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但它已经成为乌军拦截“匕首”“伊斯坎德尔”等高速导弹的主力武器。以色列的“大卫投石索”在某些方面比“爱国者”还要先进,但以色列军工是美国军工的海外支部,美国断供的话,以色列是不会接单的。
爱国者导弹系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至于乌军已有的少量F-16,维修可以由欧洲盟国的大修中心提供,备件反正从飞机坟场里拆,升级就不用多想了,本来就是当作耗材使用的。但AIM-9X近程空空导弹和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就有“海马斯”和“爱国者”一样的问题了。欧洲有自己的近程和中程空空导弹,如法国“米卡”、英法“流星”,但与乌克兰F-16的整合情况不明。
总之,美国断供主要是美国不出钱,要是欧洲出钱,美国未必绝对不肯按照商业出售处理。但军售从来都是与政治高度捆绑的,这样的商业出售能持续多久谁都说不清楚。战争中本来就有太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悬挂大大的不确定因素,肯定对乌克兰军心、民心带来巨大压力。
美欧的支持在战争初期给予乌克兰军民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如今已经形成依赖心理了。美国支持撤了,欧洲支持还在,但能兑现多少不明。乌克兰突然发现需要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战斗了,而且不仅是乌克兰的血肉,还要有乌克兰的枪炮弹药,这谈何容易。
乌克兰早就“战争疲惫症”了。初期靠着必胜信念坚持下来,后来靠不甘心理继续坚持。但胜利越来越遥远,痛苦越来越深重。除了2022年夏秋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乌军没有收回多少失地,反而在俄军“绞肉机”战术的重压下,逐步丢失东乌的坚固防御体系。库尔斯克突入战则更像军事行为艺术,而不是有意义的战争行动。如果三年血战的结果就是这样,战争最初两个月和平谈判的功败垂成就格外痛楚。
三年血战在乌克兰的民族心理里积聚了巨大的仇恨。首先是针对俄罗斯的,现在可能增加了对美国背叛的仇恨。不在仇恨中爆发,就在仇恨中消亡。乌克兰的未来是所有人都关注的。
在俄罗斯方面,是趁虚而入,还是见好就收,是另一个问题。俄罗斯也患有“战争疲惫症”。战场的胜利固然珍贵,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美国断供,乌克兰战场受到什么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又气坏了:泽连斯基最糟糕的声明!
2025-03-04 10:07 -
朴槿惠会见韩国执政党高层
2025-03-04 09:55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政府下令起草清单,取消部分对俄制裁”
2025-03-04 09: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商务部:美方“甩锅推责”、一错再错
2025-03-04 08:5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威胁“吞并”,特鲁多找英国国王谈主权问题
2025-03-04 08:54 -
已暂停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特朗普回应
2025-03-04 08:39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喊话美国农民:要对外征税了,玩得开心!
2025-03-04 07: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确认对加墨征收关税,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应声重挫
2025-03-04 06:49 金融观察 -
加拿大官员威胁:若美国加征关税,将削减对美电力出口
2025-03-04 06:3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金与正:谴责美国无视朝鲜关切,再次派遣战略资产进入朝鲜半岛
2025-03-04 06:37 朝鲜现状 -
联合国迄今为止最强烈谴责,“对美国根本性转变深表担忧”
2025-03-03 23:25 -
“举韩国全行业之力确保‘美国优先’,能别加税吗?”
2025-03-03 23:08 三八线之南 -
“5亿欧洲人要3亿美国人保护免受1.4亿俄罗斯人‘侵略’,会数数吗?”
2025-03-03 22:41 -
奥地利成立三党联合政府,得票率第一的极右党被排除
2025-03-03 22:23 -
克宫:普京知道其中所有细节
2025-03-03 22:00 -
特鲁多考虑向乌派兵,扎哈罗娃:美国北扩时,靠谁保护加拿大?
2025-03-03 21:32 乌克兰之殇 -
“反正最终还是美国人吃亏”
2025-03-03 20:34 中美关系 -
财长刚被罢免,伊朗副总统又辞职了
2025-03-03 20:29 伊朗局势 -
打击电诈,泰国考虑建边境墙
2025-03-03 20:16 -
特朗普官宣将五种加密货币纳入战略储备,币圈闻声飙涨
2025-03-03 19:30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0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1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