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从生活革命到新质行业,新能源如何做大中国经济蛋糕?
最后更新: 2024-04-09 14:45:21大量富集的浓盐水则是从海水中提取稀贵元素的上好原料,由此又发展出一个新的增长点。
现有工业也能从超低电价中大量获益,比如电解铝。从原则上说,工业上没有化石燃料加热能做到而电加热做不到的。
跳出加热,还有其他大量耗电的工业大户。比如说,芯片工业大量耗电,超低电价不解决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问题,但对降低成本还是有显著作用的。
化肥工业不仅耗电,还耗氢。合成氨就是NH3。氮气容易就地取材,制备关键在于氢的制备。乙烷(C2H6)裂解制备乙烯(C2H4)时,释放出氢气,常与合成氨装置联合生产,“免费”的氢气极大降低合成氨的成本。低成本电解水制氢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大量廉价化肥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作用不言而喻。
氢气还能与二氧化碳合成为甲醇。这不仅可用作燃料,还是合成纤维、塑料、医药、农药、染料、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合成蛋白质长期以来只是科学上可能性,但低成本氢使得合成蛋白质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选项,前途不可限量。
氢与二氧化碳和合成还可以发展成更大的氢化工,比碳中和更进一步,达到碳净减。
如果技术领先还做不到碾压世界,低成本是中国制造最厉害的武器。什么阴谋论、路障最终都将不攻自破。
这一切,开始于超低电价,只有从“免费”的太阳、风(还有潮汐、波浪等)里捕捉的新能源时代才成为可能。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相比于2022年,光伏单元的价格几乎减半,全球光伏产能增加3倍,几乎全是由中国独力所为。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产能将再增加40%,达到110亿千瓦,中国在光伏供应链里的份额依然保持在80-95%。在有些市场,光伏安装的成本已经由人工主导,光伏板差不多“白送”。
储能是关键
但新能源的供电稳定性依然是难题,现在还是需要火电、核电等不“看天吃饭”的发电能力作为基础供电和调峰供电,直到储能问题解决。
储能分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以电池为主,锂电池技术已经成熟,报废电车的锂电池用于动力电池的技术也在成熟化中。钠电池有可能成为成本更低、更加便于大规模生产和部署的新选项。
物理储能的种类就多了,比较主流的有抽水储能和重力储能。抽水储能就是水库发电,与常规水电有所不同,抽水储能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主要在上下水库之间来回搬运水、循环使用。在必要的时候,下游水库可以作为额外的防洪容量,当然这时抽水储能的功能就要搁置了。
重力储能利用深井高差,在重物来回升降过程中实现蓄能和发电。
另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是熔盐储能,利用熔融状态的盐的高蓄热能力,在电力过剩时制备高温熔盐,灌入地下洞穴储存;在需要补电的时候用泵抽上来,炽热熔盐作为热源,其余就是热电站的传统设备了。
熔盐储能特别适合与光热发电或热电站结合起来,为光热填平昼夜峰谷,在热电站则作为短周期调峰电力,季节性补电还是需要转入更加持续的传统热电模式,还需要核电。用氢燃料、合成甲醇、生物质燃料的话,热电依然是“碳友好”的。水电的发电量很大,但水电本身也受到季节性影响。
储能成本降低到光伏级的时候,新能源就如虎添翼了。别忘了,中国还有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这个大杀器。
与世界分享更大的蛋糕
根据测算,50亿千瓦新能源与储能、先进电网相结合,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前取代现有的煤电,至少大大减少煤电的出力,更多的“多余”电力都是“白捡”的。也就是说,超低电价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不远的将来。
在更加一般的层面上,能耗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000年以来,中国能耗翻了两番,现在比美国还高75%,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人均能耗只有美国的40%,也只达到OECD的75%。中国不需要学美国人那样浪费,但该用的就得用,尤其是需要在节能增效的同时,依托绿色能源,开拓新的能源应用。
2000年以来,中国总能耗翻了两番,但人均依然只有美国的40%,也低于OECD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一般认为来自数字化、AI、量子、生物,但不要低估新能源的作用。万物智能化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能源永远是驱动万物的原动力。
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领先来之不易。这里有工业政策和政府催化的启动作用,但后劲来自激烈竞争和不断创新。在这个惨烈的赛道上,任何懈怠都意味着被秒杀。有人比方,这是龟兔赛跑的反转,鞭打快兔,使得乌龟永远不可能追上。这正是美欧担心的。
美国财政部代表团刚在北京结束会谈,这是旧金山峰会中中美同意的双边经济工作小组的第三次会议。据报道,美方重点议题之一是中国的过度产能:“中兔啊,等等你的美龟吧。”
这当然是与兔谋皮。中国只是在刻意拉开与昨天自我的差距,对美国并无恶意。在新能源产能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坡要爬,完全是为了中国的内需,外销只是顺带的外快。
实际上,新能源拉动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面向内循环的,这将是与此前发展截然不同的地方。
各国和经济体人均能耗与人均GDP,圆点大小代表人口多寡
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大发展,及早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极大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提高人均能耗是绕不过去的一步。纵观世界,人均GDP与人均能耗紧密相关,而与美国的浪费或者欧洲的(相对)节俭关联不大。最重要的是,不存在高人均GDP而低人均能耗的国家。
中国也是负责任的大国,在提高人均能耗和人均GDP的同时,确保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对全球减碳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做大自己的蛋糕,也与世界分享更大的蛋糕。
新能源大跃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天量投资。中国欢迎各方投资,但不缺资金。尽管当前股市凄风苦雨,中国投资实际上有良好的回报记录,只是“功夫在诗外”。
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各国居民消费增长情况
2008年,美国闯祸,世界买单,中国实行“四万亿大水漫灌”,一些后果今天依然在消化中。但与美国救市以水漫华尔街为主不同,中国把大水灌入广袤的国土,铁公基、住房、工业建设最终使得中国居民消费增长遥遥领先于美国、日本和全世界,只有乌兹别克与中国齐头并进,部分时段还领先于中国。这才是中国投资的真实作用:不在财报中体现,而在全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
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做大中国蛋糕的意义。如果说进一步城市化是中国进一步做大蛋糕的第一根支柱,新能源就是第二根支柱。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对已有的成就充满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对现实充满焦虑。最大的焦虑在于中国的蛋糕还能不能进一步做大,或者说自己还是否等得及中国蛋糕的做大。
中国的蛋糕能进一步做大。不是明天,但不会需要太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日本经济悖论:股市火热,企业破产
2024-04-09 14:16 观网财经-宏观 -
暴雪国服确认回归,仍与网易合作
2024-04-09 11: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知道的是韩国国会选举,不知道的以为是真人秀
2024-04-08 20:33 三八线之南 -
油价冲击100美元/桶,美国压力山大?
2024-04-08 18:32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云把价格战打到美国,海外最高降价59%
2024-04-08 18:17 观网财经-科创 -
黄金加速疯涨,是因为美联储搞砸了?
2024-04-08 18:15 观网财经-金融 -
“腾讯云崩了”上热搜,官方:正在紧急修复中
2024-04-08 17: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世茂集团被提出清盘呈请,全天下跌超18%
2024-04-08 17:03 观网财经-房产 -
阿里海外“一号工程”曝光,华为、联想等已加入
2024-04-08 16: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被美国法院禁止在全球销售对讲机,海能达跌停
2024-04-08 11:35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2024-04-07 20:29 -
鸿蒙跨越“生死线”,已有超4000原生应用入局
2024-04-07 1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央行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4-07 17:48 观网财经-金融 -
存款利率又降了!多家银行已官宣
2024-04-07 10:44 -
董事长联手高管对抗海信,科林电气爆发控制权之争
2024-04-07 09:32 观网财经-科创 -
蔡崇信反思阿里过往: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2024-04-05 21: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美经济对比,为什么还要看名义GDP?
2024-04-04 09:10 -
男生遭霸凌跳楼身亡?杭州当地通报调查结果
2024-04-04 08:23 -
男孩造句“想当农发行行长继承家产”,家人身份披露
2024-04-03 21:35 观网财经-金融 -
大模型给你的答案,也要插入广告了?
2024-04-03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0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