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巴赫穆特,是斯大林格勒,还是托布鲁克?
最后更新: 2023-05-25 09:44:34另一方面,俄军在巴赫穆特用“瓦格纳”而不是正规军,就有不消耗实力、分散兵力的意图。俄军防线漫长,但并没有到兵力不够用的地步,并不存在主力被钉在巴赫穆特、其他地段空虚的问题。实际上,与乌克兰冲突前夜的顿巴斯乌方前线相比,现在的俄军防线要长一点,但兵力也更多一点,实际上兵力密度差不多。
重要的是,这不是一战堑壕战的简单重演。
在一战中,炮兵掩护下的步兵集团冲锋是主要进攻形式,守军的机枪和炮火是难以突破的死亡之海,直到坦克的出现。但一战坦克的成功是有条件的:守军步兵和炮兵缺乏反坦克能力,进攻坦克一旦突破一线防御,进入敌后,就将一路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二战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装甲突击模式,从闪电战到苏军反攻,装甲力量攻其一点、扩大战果,成为典型战术。
但乌克兰冲突第一阶段充分证明了这一战术的局限。在步兵可以人手一具高性能反坦克武器的时代,坦克即使突破一点,接下去也不是无人之境,而将随时面临可能从任何方向出现的致命打击。
除了步兵反坦克之外,战斗机、武直、装甲车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炮兵发射的集束弹药和制导炮弹在坦克还没有看见敌人的时候已经招呼上来了,还有智能的侧射、顶攻反坦克地雷,加上“古典”的反坦克壕、反坦克障碍物、反坦克地雷等,坦克从无坚不摧变为谁都可以锤一把。
在二战时代,坦克还能通过机动性达成突然性,而在C4ISR高度发达的现在,坦克很难发起突袭了。集群坦克可能还没有发动冲击,就已经招来对方的空中和炮兵间接火力的密集打击;小群坦克则可能被零打碎敲地干掉。
坦克依然是有用的,但坦克的用法需要重新思考,靠开阔地高速度硬冲是不行了。
一年多恶战下来,乌军的自由和“捐献”苏制装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东欧国家的箱底也刮的差不多了。乌军正在获得德国“豹2”坦克,还有一些“豹1”,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还要再等一阵子。数量多少还是次要的问题,现代战场的现实决定了技术上更加先进的西方坦克也不能创造奇迹。
另一个办法是学“瓦格纳”,也用小群步兵渗透,但这不能达到乌军需要迅速、大面积胜利的要求,只有这样的胜利才能继续赢得西方的坚定支持。大规模步兵进攻更加不可能,不仅伤亡不可接受,乌克兰也不一定有这样的人力。
路透社在2月就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乌克兰人口1/4已经具有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说直白点,就是抑郁症。CBC在4月报道,大量乌军官兵正在哈尔科夫疗养,恢复精神健康。抑郁症不是士气高昂军民应有的问题。
在亚速钢铁厂之后,乌克兰军民的士气低落过一段时间,去年夏秋成功的反攻把士气又鼓起来了。巴赫穆特之后,乌克兰急需借助巴赫穆特两翼的乌军,再来一次成功的反攻,使巴赫穆特成为“托布鲁克”而非“斯大林格勒”。
但这一次奇迹难再了。
2022年夏秋反攻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俄军根本没有料到乌军胆敢反攻,既缺乏战场准备,也只在哈尔科夫方向留下少量二线兵力。俄军的防御重点在赫尔松。
哈尔科夫反攻成功后,赫尔松俄军受到很大的压力,但并没有到守不住的时候。做出主动放弃、收缩防线的决定,从政治角度而言非常困难,但从军事角度而言相当容易:孤军留在第聂伯河西岸缺乏意义,尤其是在已经放弃进军敖德萨的情况下。第聂伯河是天然的防线,退守河东是自然的。
去年夏秋,乌军向哈尔科夫地区发起反攻(图源:BBC)
除了缩短战线,俄军还认真建设战场,防备乌军反攻,这使得乌军很难钻空子。更重要的是,巴赫穆特的失守和马里乌波尔不一样,对乌军士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
马里乌波尔很重要,但早早被围,守军突围无门,外围援救无望,亚速营在亚速钢铁厂死守82天后,被迫投降。
在巴赫穆特,俄军在很长时间里特意围三阙一,意图逼退乌军。乌军不惜牺牲,不断增援,死战不退。在最后的时候,依然试图用两翼压力迫使俄军放松进攻,但是没有奏效,巴赫穆特还是被攻克了。如果坊间传闻准确,这里也是众多乌军旅级番号的伤心地。
有说法称,乌军最高司令部早就有意撤出,避免无谓牺牲,但被总统府否决,因为巴赫穆特已经成为了抵抗的象征。战斗一旦打成政治仗,军事考虑就被无视了。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之后,严令德军不得后退一步,在不小程度上造成东线德军作战僵硬,最后被苏军分割包围,一块一块吃掉。
泽连斯基严令巴赫穆特乌军不得撤退,已经对乌军士气造成了影响,如果为了继续赢得西方支持而严令乌军发动反攻,一旦造成大量伤亡,将付出更大的政治代价。
北约新训的10万乌军在装备和兵员方面齐装满员,但毕竟是急训旅,战斗力不及巴赫穆特和顿巴斯前线损失的老兵旅。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急需俄军贸然发动进攻,自乱阵脚。在战场上引诱不动,就用特种作战。克里姆林宫夜空的两架神秘无人机很可能是乌克兰干的,但没有把普京刺激得乱了方寸。现在乌克兰“反俄组织”越境偷袭俄罗斯境内目标,可能是加码刺激。
如果俄军还是不为所动,乌军就只能硬啃了。虽俄军防线在乌军炮火射程之内,但由于北约炮弹早就供应不上了,全战线对轰是不可能的。
像2022年夏秋反攻那样,采用机械化步兵进攻也是不可能的,在有准备的俄军面前,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如果乌军像“瓦格纳”那样,用“步兵小分队+重炮群”的形式,慢慢“啃”下局部战线,或可使俄军的固定防线成为累赘,并大幅降低伤亡,但这种方案耗时太久,乌克兰没有这个时间。
坦克突击前面已经讨论过了,这是“基辅冲击”的反转版,也不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1亿美元的战机维修费8300万,韩国考虑报废它
2023-05-24 15:16 -
俄军缴获攻入本土的美制装甲车 美方回应:质疑
2023-05-24 13:30 俄乌冲突一周年 -
停飞6个月以后 美B2轰炸机恢复飞行
2023-05-23 17:42 -
“里根”号今出港,开始轮换回国前最后一次部署
2023-05-23 16:35 -
换料大修近6年后,“华盛顿”号出港试航
2023-05-23 16:32 -
湛江舰完成参展集结!
2023-05-23 15:06 -
想震慑谁?美军展示秘密钻地武器,却马上删了
2023-05-23 14:01 -
日本将向乌克兰提供100台自卫队车辆
2023-05-22 16:30 -
台湾自造潜艇要不要政治下水?要!
2023-05-22 16:30 -
高能炸药产能不足,五角大楼要填补和中国的“分子差距”
2023-05-22 14:12 -
一周军评:想展现“全力抗俄”,北约援乌不止需要F-16
2023-05-21 09:21 一周军事观察 -
G7开幕之际,美航母停靠日本佐世保
2023-05-20 15:28 -
“美国不允许乌克兰飞行员接受欧洲F16训练”
2023-05-18 17:34 -
拍摄“爱国者”发射 乌安全局:抓起来
2023-05-18 14:58 -
拉萨舰编队完成绕日航行
2023-05-18 12:56 -
巴斯钢铁铺设首艘“伯克”Ⅲ龙骨,落后友商三年半
2023-05-17 16:09 -
“向英勇的塞尔维亚250导弹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3-05-17 15:52 -
美军战机扎进灌溉渠,飞行员爬出战机
2023-05-17 14:22 -
美国媒体坦言“爱国者不是万能的 也会被俄军摧毁”
2023-05-17 14:02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搞沉一艘“宙斯盾”,查了四年半,缓刑六十天
2023-05-16 21:16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