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美债危机只是政府停摆?你想简单了
历史上有过这一幕。在奥巴马时代的2011年,也是共和党把持国会,预算顶牛。两党恶斗的结果是《预算控制法案》。强制性开支动不得,非强制性开支按比例逐步削减,要求在10年内达到预算平衡,期间以提高美债上限过渡。
但《预算控制法案》对美国国防预算的影响太大,美军军购和战备状态受到严重影响,后来弄不下去了,更是没有避免2013年的政府停摆。新冠疫情一来,美国政府大开闸,什么预算控制都一风吹了,美债上限也一升再升,直到现在。
拜登与麦卡锡的恶斗刚开始。麦卡锡勉强上台,条件之一就是共和党国会党团里任何人提出动议,就可启动议长罢免进程,而不是过去的过半附议才启动。因此麦卡锡的立场受到共和党极右派的强大牵制,这轮恶斗很难能有和奥巴马时代不同的结局,换句话说,最后成为“平推剃头”式削减开支。
强制性开支是联邦开支的大头,但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医保、社保本来就是垫底的,进一步削弱不仅面子上说不过去,也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近些年层出不穷的族群冲突、贫富悬殊、上升通道堵塞等问题加剧了医保、社保的压力,削减很危险。特朗普和共和党对“奥巴马医保”恨之入骨,但还是敢说不敢动。
非强制性开支是“软柿子”,但美国正在与中国竞争的当口上,扩军备战压力巨大,削减军费在两党都得不到支持。这一点在奥巴马时代还没有现在突出,最终成为《预算控制法案》的最大“受害者”。
别忘了乌克兰。乌克兰冲突开始以来,美国仅军事援助就向乌克兰提供了375亿美元,这是“多出来的事”。共和党本来就对倾力援助乌克兰有不同想法,到了要削开支的时候,可能首当其冲。国会共和党已经提出,对未来乌克兰军援要逐项审批,而不是一揽子审批。但“背叛乌克兰”将极大地损害美国的政治信誉,也是对拜登政治遗产的毁灭性打击,对美国的盟国战略更是致命打击。
科教本来是非强制性开支里最大的软柿子,但在美国看来,只有保持科技领先和重建制造业、重建基础设施才有希望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拜登消耗了巨大政治资本通过《芯片与科技法》、《通胀削减法》和《基建法》,准备用重金砸出来美国科技和制造业复兴。如果削减了,不仅是拜登的政治失败,更使得美国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得罪了被保护主义屏蔽门外的盟国,还使得被威逼利诱到美国开厂的“友商”寒心。美国要与中国拼产业政策,不砸钱还拼什么?这是奥巴马时代没有的问题。
拜登以“外交老手”自诩,热衷打造Quad(其实是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的,但在拜登时代折腾更大)、AUKUS、IPEF,并热衷打造“亚洲北约”。问题是,盟国和准盟国指望美国撒干粮,推行马歇尔计划2.0,但美国一毛不拔已经使得IPEF名存实亡了,进一步削减国际援助对美国外交十分不利。相反,随着一带一路向世界延伸,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美国在世界撒钱。没人真以为“价值联盟”就能促使盟国自带干粮、跳上美国的战车,眼下就有菲律宾、泰国、印度、越南在等着美国撒银子,除此之外还有南太平洋、非洲、南美……
眼下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南美洲非法移民。墨西哥非法移民问题现在有所缓解,但借道墨西哥的中南美洲(如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海地等)非法移民问题越来越大。在特朗普时代颁布禁令,以新冠疫情的名义统统遣返。现在禁令到期,已经有至少六万非法移民聚集在美墨边境,更多的在路上赶来。
边境墙是不顶用的,在墨西哥-危地马拉边境设立处理和遣返中心也不解决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中美洲和更多的国家实行有效扶贫,从根源上解决非法移民的问题。这笔开支根本没有在美国的视线上,但越来越急迫了。
即使是造边境墙,也需要钱,几十、上百亿美元起跳。这是现有预算中没有的。
实际上,不管是哪一个方面,美国没有比现在更需要花钱了。美国一向花钱如流水,现在需要的是花钱如洪水。但是美国没钱了。
美国急需造钱。不是开动印钞机印钱,那要是能解决问题而没有后果,早没那么多事了,两党之间互行方便就是了,反正轮流执政,谁都有美债触顶那一天。美国急需从经济的实质性增长中造钱,但预算削减甚至政府停摆,将对美国GDP造成沉重打击,直接结果就是税入降低,进一步增加财政危机。
202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开支在GDP中的占比(来源:CBO)
2022财年美国政府开支占GDP高达25.1%。这不是说政府停摆将导致25.1%的GDP损失,但对美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美国当前面临的不只是美债危机,还有银行危机、去美元化叠加在一起的完美风暴。通胀比高位已经降低不少,但还没有过去。
自1960年以来,美国经历了78次债务上限危机,每一次国会最后都提高债务上限,但不乏恶斗,导致或长或短的政府停摆。这一次不仅是最后以什么条件达成美债上限升高,还遇到以前没有过的举债难问题。首先是要举的债越来越多。
除了克林顿时代有过短暂的财政结余,其他年份都是赤字,而且总趋势是增大,2008年和新冠疫情导致赤字突增(来源:CBO)
1972-2022财年赤字占GDP的比例(来源:CBO)
在00年代,美国赤字在2000-5000亿美元级,这正好也在中国对美国出口强势增长的时候,中国顺差“包揽”了很大一块美债,还有强势的中东石油美元帮衬。现在,赤字动辄过万亿,有那么多闲钱买美债的主并没有那么多,年复一年地有实力买美债万亿美债的主更少。
美国中小银行曾一窝蜂买美债,避免风险投资。但美联储一升息,美债从谨慎投资变成被套牢的有毒资产,储户挤兑已经挤垮硅谷银行、标记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了,可能还有更多的在路上。现在美债利率处于高位,但美国经济危机和美元信用危机的前景迫使银行“现金为王”,保持机动性,并不适宜大举购买美债。
外国买家也一样。中国在减持美债中,2022年减持1732亿美元,与最高峰的2013年相比,更是减持了4500亿美元。日本在2022年减持了2200亿美元,比中国还多。中东也在减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段永平再评“OPPO终止自研芯片”:改正错误越早越好
2023-05-16 21:51 观网财经-科创 -
房地产相关数据“打架”?国家统计局释疑
2023-05-16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智能云首次实现盈利,百度终于熬出头了?
2023-05-16 20: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腾讯游戏,今年发力二次元?
2023-05-16 18: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孟羽童该值多少月薪?
2023-05-16 18:40 观网财经-消费 -
德冠新材即将主板上会,曾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折戟”
2023-05-16 11:34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家统计局再表态: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
2023-05-16 11:04 观网财经-金融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
2023-05-16 10:40 观网财经-宏观 -
首日交易82亿!内地与香港“互换通”业务正式上线
2023-05-15 20:08 香港 -
央行: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物价仍在温和上涨
2023-05-15 17:58 观网财经-宏观 -
OPPO造芯最后20分钟,为何出师未捷身先死?
2023-05-15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
这家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公司,第二大客户为何是可口可乐?
2023-05-15 16:15 观网财经-金融 -
6月2日起,中菲相互实施RCEP关税减让
2023-05-15 15:41 中国外交 -
阿里达摩院停止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全部并入菜鸟
2023-05-15 14: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多家银行突发公告:停售这类存款
2023-05-15 07:34 -
邮储银行回应“被李嘉诚基金会减持”:日常财务安排
2023-05-12 23:01 观网财经-金融 -
恒大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许家印成为被执行人
2023-05-12 23:00 观网财经-房产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多家金融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2023-05-12 21:08 观网财经-金融 -
京东一季报: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3-05-12 18: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TOP50房企去年裁掉了近20万人
2023-05-12 16:44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