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上万块填个高考志愿,到底是谁的疯狂?
最后更新: 2021-06-25 08:16:1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6月23日,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最后一科——填报志愿,正式敲铃开考。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共有1078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除了考生人数攀升带来的压力,全国又有8个省市在今年迎来新高考首考。
新高考大潮下,由于缺乏往年数据参考、填报志愿政策变化、高校招生信息庞杂等因素,在“内卷时代”毫不留情地砸向“擅长焦虑”的中国家长。不管考生分数如何,考上尽可能好的大学,成为1000多万个家庭的共同愿望。
2021年全国高考共有1078万考生赶赴考场(图源:中新网)
市场的嗅觉从来敏锐,面对着一生一次的重要消费,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业务,成为市场上一块新的蛋糕。于是,在高考考场门口,机构推广人员早早开始给家长们塞宣传页、宣传扇子等;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机构铺天盖地地攻占各个流量入口;专业咨询老师开始排起档期;动辄几千上万元的咨询费用竟也撬开了家长的钱包……“填出好志愿”、“冲击双一流”等诱人的字眼,令人无从分辨。
面对方兴未艾野蛮生长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以下简称“高报”)行业,家长的困惑也是教育行业的困惑。如何规范市场?如何让家长擦亮眼睛、理性选择?高报行业将何去何从?
一切问题都得回归市场,回归高考本身。
兴起:新高考催生新产业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从来不是一个新业务。
在笔者高考的时代,一些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前辈家长就会帮考生“掌眼”。那个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时代,信息渠道还比较单一,很多填报志愿的院校专业信息都来自于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里相关行业的亲属。
根据考生分数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这就具备了高报业务的雏形。随着培训市场的发展,在过去5年的老高考时代,所谓“提分培优教育”的一项长尾服务——高报业务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然而,将高报咨询推向市场红海的,正是轰轰烈烈的新高考改革。
2017年上海、浙江首次进行新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迎来了新高考。
新高考,从考试科目到志愿填报,系统性地改变了老高考的惯例。更加复杂的志愿填报政策使得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在本就没有志愿填报基础的情况下,更加手足无措。
中国高考的志愿填报从以顺序志愿为主,逐步转为以平行志愿为主。与此同时,志愿填报从考前估分填报转向考后知分填报制度。(图源网络)
新高考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
第一,“选科”政策,使得高校不同专业对科目要求更加复杂。传统高考中。考生的科目基本相同,只有文科生、理科生之分。填报志愿时只需要区分文理。而新高考“选科”的组合多达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于考生的必考科目要求都不相同;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要求的必考科目也不同;甚至不同大学的同一个专业,要求的必考科目也不同。
第二,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院校专业组”等新方式,打破了老高考“先选大学再选专业”的树形选择结构。考生面对的是几十个志愿空格,每一个空格里都要同时填报具体的大学和专业。过去是清华vs北大的分数线较量,现在变成“清华机械大类”vs“北大生科大类”的“院校+专业”的比拼。这种方式从政策设计上,给予了考生极大的自由度。但是,对于没有规划和对专业不了解的考生来说,无疑更加的懵圈了。
第三,新高考科目部分采用赋分制,缺乏往年数据支撑,平行志愿更加有利于高分考生使得同等分数下的厮杀更加激烈。老高考时代的高分考生,很可能因为“选考科目不符合专业要求”等新政策原因而无缘心仪的高校专业。虽然各省在新高考后依旧会发布《一分一段表》给考生作为参考,但是由于高校的新高考下招生政策的调整、新旧高考分数体系的差异,更加需要考生采用优势策略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第四,一本二本院校合并带来大学名单的大乱斗。在老高考时代,因为有一本二本,甚至还分AB段,是不会出现985大学和三本独立学院在同一个名单上的。但是,现在很多新高考省份只设立“本科普通批”,将所有本科高校都囊括其中。所以,诸如“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这样过去不会照面的大学如今要同台竞技。很多分数很高可以考取双一流的考生,因为对院校不了解而去了三本院校。更不用说,一直被诟病的野鸡大学披着各种马甲抢人眼球。
不仅如此,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整体政策对于考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中国高考的应试模式下,考生和学校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卷面成绩。中国高中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普遍缺失,面对12个专业大类的上千个专业,考生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而对于当代社会,收入差异最大的维度,并非是地域差异、学历差异或者院校差异,而是行业差异。各行业发展路径成熟,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内卷性都决定着,本科教育的好起点确实可以一路领先。
学校周边考试“祈福”文具(图源:IC Photo)
短短一周多的时间伴随着这些新高考带来的冲击无不增加着考生和家长们的焦虑,这时如果有专业的咨询机构能给出方案,无疑是一个更加高效的策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赵珺婕 
-
拉林铁路今日开通!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
2021-06-25 07:24 高铁世纪 -
云南:象群今日总体向南经过4个村庄、迁移23公里
2021-06-24 22:32 -
广东一37岁男子猥亵女孩,警方通报:已被刑拘
2021-06-24 22:24 依法治国 -
“职权骚扰”成日本人工伤首因,去年刚被列入认定标准
2021-06-24 22:24 日本 -
国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立即缩回插手香港事务的黑手
2021-06-24 21:12 台湾 -
正在打“硬仗”的上海,为何聚焦“软实力”
2021-06-24 20:57 -
商务部:积极支持香港加入RCEP
2021-06-24 20:38 中国经济 -
神舟飞船总师:北航有博士生被选为航天员
2021-06-24 20:04 航空航天 -
国新办将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
2021-06-24 19:39 建党百年 -
今年没有“高考状元”,但有“两位考得比较好的同学”
2021-06-24 19:27 高考 -
察看世博文化公园建设进度,走访老城厢口袋公园新貌,李强今天调研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2021-06-24 19:12 上海观察 -
深圳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021-06-24 19: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赵立坚: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全面取消对古巴封锁
2021-06-24 18:55 -
习近平同武契奇通电话:中塞“铁杆情谊”弥足珍贵
2021-06-24 18:38 -
科幻!新疆哈密14500面定日镜追光发电
2021-06-24 18:36 能源战略 -
兰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患者入境后5次核酸检测为阴性
2021-06-24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赵立坚:谁搞监听窃密等间谍活动,还用我重复吗?
2021-06-24 18:04 中国外交 -
震撼,2000年前的西汉荒帷“焕新”!
2021-06-24 18:01 -
办好冬奥会,总书记这样擘画
2021-06-24 17:13 -
心系奥林匹克运动的习近平
2021-06-24 17:10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