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击A股年内第二大IPO,联影能否破局高端医疗装备“卡脖子”困境?
最后更新: 2022-08-12 14:38:08“烧钱”压力
但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既要保住低端市场,又要投入研发向高端进军,给联影的财务带来压力。
招股书显示,2020年联影医疗是中国市场最大的CT设备厂商,领先国际厂商。但在64排及以上CT市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仅仅排名第四。MR市场的情况同样如此,2020年联影医疗是中国市场最大的MR设备厂商,领先国际厂商。但在中国3.0T及以上MR设备市场中,仍落后于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巨头。
一方面,在低端市场“肉搏”也间接拉低了联影医疗的毛利率。数据显示,2019~2021年,联影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41.79%、48.61%以及49.42%。与之相比,迈瑞医疗的综合毛利率均在60%以上。联影医疗的毛利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
研发成本偏高是导致联影医疗毛利率水平偏低的另一个原因。2018年~2021年,联影医疗分别投入研发费用5.51亿元、5.79亿元、7.56亿元和9.68亿元,占总营收的27.1%、19.42%、13.12%和13.35%。与之相比,迈瑞医疗近年来的研发费用率仅在8%~10%之间,万东医疗在7%~10%之间。
在沈源看来,联影高研发投入的路径是有远见且背负着国家任务的,“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搞自研,没有其他选择。”
据介绍,联影医疗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全线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放射治疗产品,报告期内, 应用公司核心技术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放射治疗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7.36%、91.31%和 88.39%。
截至 2021年12月底,联影医疗已牵头承担近40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包括近20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
人才是研发创新的根基。从研发人员来看,2021年联影医疗员工总人数有5479人,其中研发人员总人数2147人,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比重为39.19%。
观察者网此前在走访活动中了解道,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看,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组装。一些公司通过购买电子控制部件等关键实体,拼装后销售,也获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但是这并没有回应一个问题:技术永远是在高速地创新和发展的,“买过来,就已经决定了我们是落后的。”
行业龙头西门子,正是因为其所有关键部件都坚持自研,所以一直能站在技术和市场的最前沿,保持着领先地位。如果联影依然走“拼装”这条老路,从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企业购入部件组装,那么永远无法弥合在技术上和西门子等顶尖国外企业的差距。
因此,联影在成立之初,就把目标与西门子这样的老牌企业放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上,提出了严格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所有核心部件都要自己做;另外一方面,公司产品在上市时要有市场竞争力,要高于当年行业头部企业的主要产品。
“联影在创立之初,就没有想过要做低端产品,因为中国压根就不缺。”在去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时,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接受采访,他向观察者网表示,“联影要做就做高端产品,为什么?没有品牌,就没有话语权,在市场里就根本站不住。(医疗)大型设备从下(低端市场)往上(高端市场)走,永远是走不上去的,必须高举高打。”
关键零部件仍未完全解决“卡脖子”
但“所有核心部件都要自己做”谈何容易,研发成功是一回事,以可控成本量产是另一回事。
沈源坦言,在CT设备生产中的最关键部件,球管,大部分仍需要进口,产品的核心部件如果还是掌握在国外,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机型,供应链的稳定性仍存在风险。
CT机的工作原理是用X射线对人体检查部位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线束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探测器接收,探测器将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再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最终得到CT图像。
为实现这一成像过程,CT机需配备相应的功能部件,主要包括扫描系统、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与记录系统和控制台。扫描系统是CT功能实现的基础,其核心是产生X射线的高压发生器和球管,及接受和检测X射线的探测器。
在CT的核心组件中,探测器已经实现国产突破,联影的探测器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压发生器国内起步较晚,但也已实现了中低端产品的国产化,高端技术与国际差距较小。只有球管,由于生产壁垒极高,至今未能真正实现国产化。
目前除GE、飞利浦、西门子等进口厂商可以自产球管,联影有少量球管自产能力外,东软、明峰等其他国内CT厂商仍需外采球管。与生产替换球管相比,球管OEM对厂商的要求更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能力,能够配合CT厂商的设计需求,未来全程跟进整机系统改进。以2021年我国销售7000台CT计,对应的球管需求量约为7000只。
原装和替换球管品牌情况
观察者网查阅发现,2019~2021年,联影医疗前五大供应商中X射线球管的供应商分别为Varex Imaging Group(万睿视)和Philips Medical Systems Company(飞利浦)。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5月,瓦里安医疗系统(Varian)宣布将剥离其影像组建业务,新公司命名为Varex Imaging Corporation。2017年1月1日,Varex正式成立。而瓦里安是美国高科技公司,是全球化学分析仪器的主要供应商,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另一家公司飞利浦于1891年成立于荷兰。
目前,国内球管市场仍以Dunlee、Varex两大进口品牌占据主导,中国也已成为两家公司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批球管厂商,有些也已取得注册证。但正如前文分析的,球管生产壁垒极高,获证并不代表产品质量达到可用标准,也不等于具备稳定量产能力。据了解,除联影的球管少量用于自有CT外,其他获证厂商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尚未实现规模销售,产品稳定性有待验证。
参考资料:
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2. 医疗影像上游“卡脖子”有多痛,寻找一只高质量国产CT球管(https://zhuanlan.zhihu.com/p/541577628)
3. 中国CT行业透视:得高端者得天下(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57421.html)
标签 联影医疗- 责任编辑: 张玉 
-
越秀服务上市一周年,第三方外拓在管面积增长151%
2022-08-11 20:26 中国房市 -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幸运儿”为什么不是住宅?
2022-08-11 19:57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华东医药靠收并购转型走出集采失利阴影?
2022-08-10 22:19 观网财经-健康 -
龙湖管理层回应股价大跌:商票逾期系谣言
2022-08-10 19:21 中国房市 -
千亿新华联,被3000万欠款逼到墙角
2022-08-10 19:05 中国房市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新明珠能成为上市陶企第一股吗?
2022-08-10 19:04 中国房市 -
新能源汽车免税期将终结?乘联会发文称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
2022-08-10 16:35 新能源汽车 -
泊车不再糟心,智慧停车催生400亿新风口
2022-08-10 15:32 -
联动《原神》,一加手机发布Ace Pro系列
2022-08-10 10:46 产业万象 -
花式还债一年,富力难逃违约宿命
2022-08-08 21:14 中国房市 -
AMC巨头纾困房企,地产行业解救思路转向
2022-08-08 21:13 中国房市 -
美的集团谐波减速机项目获“国际领先”科技鉴定
2022-08-07 21:03 产业万象 -
奥美医疗43名员工中毒入院,专家称系长期多次吸入所致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健康 -
德州扒鸡IPO,被时代抛弃的老字号还能有新故事吗?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消费 -
深圳拍地,华润“独秀”
2022-08-04 20:04 中国房市 -
周黑鸭上半年净利降超90%,卤味能不能定位高端?
2022-08-04 20:03 观网财经-消费 -
第十六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扬州成功召开
2022-08-04 18:21 -
生鲜故事如何续?盒马选择回归零售
2022-08-03 16:54 -
房企美元债偿债新高峰到来,央国企优势显现
2022-08-02 21:50 中国房市 -
年内拿地180亿,华发股份扩张背后维权不断
2022-08-02 20:41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3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