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10.9亿人打开的微信,在张小龙眼里仍是“小而美”
最后更新: 2021-01-20 10:40:03信息展现的方式
信息展现形式一直是互联网产品里的最基础部分,也是争议最大的。这里说的是指对信息列表的展现形式。
常见比如有瀑布流,通俗称呼的信息流,以及全屏。他们的区别是一屏里放多少条内容合适。全屏就是一屏只放一条内容。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把这些式样的选择总结为一个粗略的规律,就是——
一屏里的内容条数,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
命中率是指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条数的比例。比如10个邮件,只有一个是我想要看的,命中率是10%。
以朋友圈举例,因为你并不是要看每一个朋友发的内容的,所以命中率并不高,如果改为全屏,就是灾难。同时,如果你添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命中率还会降低,因此就更不能增加每条内容的显示面积。如果我们要增大显示面积,就必须提高命中率。但朋友圈的命中率是很难提高的,因为朋友圈的命中率取决于朋友跟你的关系,而非他发的内容,而我们很难知道你对哪个朋友更感兴趣。
而往往关注内容越多的人,命中率就越低。所以公众号改版的时候,其实是一屏里的内容条数变少了,虽然带来了点击次数的减少,但关注多的人还是会抱怨,因为选择的难度增大了。但对于关注少的人,阅读量是上升了,因为只关注了几个号的话,命中率本来就高。后来我们在订阅号的顶部增加了常读号的展示,其实是提升了命中率。
视频号的上半年,平台的内容丰富度不够,命中率是很低的。所以当时半屏式的信息流是合适的,一屏显示超过一项内容,用户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候如果直接上全屏,可能死的很快。到下半年,内容开始丰富了,命中率开始提高了。并且全屏对于单个视频的展现效果当然也会比半屏要好,我们开始灰度的切换到全屏模式。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数据。我们把关注和机器推荐灰度切换到全屏,并且和没有灰度全屏的用户来对比观察。发现全屏后,关注tab的人均vv(video view,视频播放量)下降了,推荐tab的上升了。这应该可以推导出来,关注tab的命中率不够高,以至于全屏后带来了轻微的选择困难。
我们在公众号里在给关注的号的内容做排序,以及在视频号里,也会通过算法对关注的内容做排序,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特别是全屏之后,因为用户的选择余地是零了,更需要算法来做排序。
直播
互联网历史上,个人在公开领域的表达方式一直在演变。最早的时候,需要你会写HTML来做网页。后来有了博客,博客之后是微博这样的短文字。现在是图片和短视频。演变的方向是往更能被普通人生产和消费的方向去走的。所以会体现为更短更碎片化。
所以我在想,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
我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直播比短视频的生产更容易,是因为拍一段短视频是需要有内容准备的。而直播,是不需要准备内容的,它就是日常聊天。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门槛。这是一种轻松的表达,普通人也能够去生产出来,朋友也更愿意去消费。
虽然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大家对直播的认知还是带货的领域,这是作为内容形态的方式来思考,就是个人表达的形态方面来思考的。
所以,直播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很多人在用的个人表达方式。
做一个未来的设想,很久以后,每个人的微信名片应该是活的,意思是,我打开你的名片,如果你刚好戴了一个可以直播的眼镜正在直播,那我就能直接看到你看到的东西。这可能是个人直播的终极形态。
前不久有一场流星雨的直播,有超过100万人观看了,有点超出我们的意料了。因为,我们并没有做任何中心化的流量分发去推它,它自然就吸引了100万人。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在发生作用,通过朋友圈,群聊等进行了人群的扩散。当然,在视频号和直播的入口里面,我们还是会用机器推荐来给用户推荐适合的直播。当直播多了以后,除了你的朋友,我们也希望系统能告诉你哪个直播值得你看一下,这是我们的机器推荐有更大的考验。但社交推荐,仍然会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播的入口,下一个版本可能就有了。我们现在有一个附近的直播和人,把它调一下,可能叫直播和附近。
我们也在丰富直播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里可以挂接到第三方的小程序。
春节快到了,我们都习惯了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来拜年了。但其实线下传统的拜年是走家串户面对面的行为。直播其实更能模拟出线下拜年这种传统方式。所以我们今年在直播这里也做了一点小小的东西,我们希望今年的春节能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那就特别好。
关于创作者
很多人会关心平台会给创作者什么样的支持。
如上面提到的,我们更希望做视频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网。平台在这里的角色是连接,而不是做内容。但和以前的官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微信体系里的官网,内容是能自己流通的。因此你不用太担心做了官网也没有人访问。我刚刚说到微信里集合了很多产品可能没法尝试的东西,比如说对于信息访问,我们可能会有关注关系可以获得,有搜索,有推荐,有系统推荐和社交传递这样一些方式,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内容在这里没有人会看。
刚开始我们去邀请一些明星进来,明星会说有没有签约费。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你进来,因为你应该经营自己的粉丝,最终你会实现盈利,但不会平台出面来购买内容。
所以视频号这里,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去购买内容。将来也不想这么做。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当我们不花钱买内容的时候,创作者还愿意进来,才说明创作者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才说明我们建立了一个能自行运转起来的生态。同时,我相信普通人的创作力是巨大的,相反,购买的内容反而不一定能打动人。
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也是这个原因。系统和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微信支付,其实已经覆盖面非常大,但是我们微信支付的人数并不算多,对于支付这样一个需要跟线下接触的行业来说,我们每个行业微信支付里可能就一两个人在负责整个行业。
公众号的那一个slogan照样可以用在视频号上,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你现在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很适合的。
标签 微信- 责任编辑: 胡毓靖 
-
BAT成国内计算机科学成果产出最高的3家公司
2021-01-19 17:11 大公司 -
国家药监局点名临床试验造假,安旭生物IPO要黄了?
2021-01-19 11:09 大公司 -
腾讯致歉QQ读取浏览器历史记录
2021-01-19 10:53 大公司 -
国内首个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获批
2021-01-19 10:41 产业万象 -
阿里全资收购美味不用等,加码餐饮B端市场
2021-01-18 16:28 大公司 -
国内罕见!一件专利两次许可,合同总额达11.28亿元
2021-01-18 14:16 上海新高度 -
三星发布新手机:全线降价200美元应对变局
2021-01-16 11:02 手机 -
背靠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还是败给知乎
2021-01-15 19:08 商业 -
美团互助宣布1月底关停,将全额返还会员分摊
2021-01-15 17:54 大公司 -
快手着急上市背后:老用户正加速流向抖音
2021-01-15 11:59 大公司 -
爱奇艺体育CEO:我坚决反对电竞是体育,不管有没有加入亚运会
2021-01-14 18:59 大公司 -
百度回应“员工工作状态预测”专利:和996没关系
2021-01-14 11:50 科技前沿 -
知乎百位创作者月入超十万,2021年投10亿加大支持
2021-01-14 10:24 商业 -
2019年中国版权产业占GDP比重7.39%
2021-01-14 08:39 中国经济 -
拼多多APP删除用户照片?回应来了
2021-01-12 20:09 商业 -
寒潮轮番来袭,南方电网:这局面我真没见过
2021-01-12 13:37 大公司 -
vivo发布首款骁龙888性能旗舰,iQOO 7售价3798元起
2021-01-12 10:06 手机 -
字节跳动一周内两次控诉遭微信不合理限制,腾讯不回应
2021-01-11 19:26 大公司 -
携程回应上半年将在港二次上市:不予置评
2021-01-11 17:21 大公司 -
京东宣布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
2021-01-11 11:25 商业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