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余年》风波之后,”爱优腾”到底有没有盈利的可能?
在通常情况下,公司自然希望用户数保持增长,Netflix细化了这一指标的增长——
在美国本土用户增长到顶之后,海外用户负责了用户这个指标的增长。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三季度,美国本土增长几乎停滞,轻微越过6000万,但是总体付费用户增长数量从2017年第三季度1亿增长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接近1.6亿,两年内60%的增长幅度全部靠海外用户的攀升来实现。
其次,另一个能够驱动增长的指标是每月单个用户费用(monthly revenue per paying membership),即常见的指标ARPU,Netflix完美地将其作为调节收入的手段。
2018年年报中,单个用户月付费比2017年上涨9%,而2017年比2016年上涨11%,2016年比2015年上涨6%。
而在用户数上,2018年比2017年上涨25.86%,2017年比2016年上涨24.19%,而2016年比2015年上涨25.7%。
并不难看出,在2015全球用户增长幅度较大的年份,Netflix让ARPU上涨幅度较小,到了2017年用户增长幅度放缓到25%以上,ARPU上涨幅度加大到11%,到了2018年用户增长速度到25%以上时,ARPU增长幅度又跌回到10%以下。
这种调节保整体收入的“有序”增长,从2016年到2018年,收入增长幅度分别是30%、32%、35,毫无疑问,ARPU是Netflix的收入增长调节器。
有意思的是,Netflix还拆分了ARPU这个指标,而在用户增长几乎到顶的美国本土市场,Netflix加大单个用户每月付费增长幅度,在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Netflix表示,整体ARPU上涨幅度为9%,这个16%远远超过整体9%的上涨幅度,而美国本土费率上涨幅度为16%,换来了25%的收入增长,而海外市场收入增长是40%的水平。
从收入增长的角度看,ARPU并不能无限提高,因为这是一个竞争市场,不仅仅存在Hulu等玩家,迪斯尼等也马上入场竞争,提升空间有限。而在用户上,国际用户数量继续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而在成本部分,Netflix最大的成本就是内容成本占据收入的60%左右,Netflix在财报中表示,而海外市场的开拓,让一些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比如一些内容可以全球售卖。与此同时,原创内容上升,理论上能够进一步带来利润率的上升。
在2019年第三季度,Netflix除税后净利润为6.65亿,已经算流媒体玩家中运营的佼佼者,与此同时,Netflix的中国同行们,却还在挣扎当中。
3
商业模式更为多元化的中国玩家
相比Netflix,中国视频网站商业模式更为多样化,但盈利能力却更为微弱。
以拥有独立财报的爱奇艺来说,它收入分为四个部分:订阅收入、广告、内容分销以及其它。
在会员订阅收入上,2019年第三季度会员收入是37亿人民币,比2018年同期的28.5亿上升29.8%,爱奇艺在财报中表示,会员收入上升源于付费订阅用户的增多,不难理解,爱奇艺的这个商业模式等同于Netflix——付费会员数增长,则收入增长。
会员业务实际上是国内视频网站的新业务,在广告业务之后才发展起来。在2018年财报上,爱奇艺表示,包括体验会员,付费会员数从2017年年底的5000万上升到2018年年底的8740万,增长了74.8%。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会员增长到1.0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从收入上来说,2018年年底付费会员收入收入比2017年年底上涨72.3%,这一收入收入在2019第三季度增长31%,说明增长完全依靠会员数,虽然在财报中没有说明ARPU变动幅度,但从两组数据不难推断是ARPU上并没有任何增长。
从增长的角度来看,爱奇艺的ARPU存在上涨空间。
在《庆余年》事件上,“超前点映付费包”实际上也是一种提高ARPU的手段,只需要支付50元就可比VIP用户多看6集,可以看成是打造一种阶梯会员制。
实际上,爱奇艺和腾讯等和Netflix有个细微的差别,造成了商业模式的差别——Netflix是一次放出剧集,而爱、腾都是分次放出,这在无形中造成了一个“黄金时段”的概念,而黄金时段完全是传统电视台的商业模式,需要广告商来买单,但会员模式不能看广告,爱奇艺和腾讯就希望找一群会员支付更高阶层的会员费,来为这个黄金时机买单,在商业逻辑上合情合理,但是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反抗。
那么,阶梯会员制行不通,就只能普遍提价了,爱奇艺会员海外业务总裁杨向华表示,目前我国VIP定价不及美国平台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越南价格都比中国的高,未来会考虑提升会员费用。
在爱奇艺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会员收入在总收入占据过半市场份额,而作为曾经的主营业务广告业务,占据27.9%的市场份额。
广告业务中国视频网站普遍的商业模式,是Netflix所没有的业务部分,从互联网网站沿袭而来,但这个领域的竞争在加剧,首先是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其次是新的产品形态也在瓜分广告以及广告客户手中的预算:
爱奇艺只在年报中对业务有详细的阐释,翻到2018年年报,爱奇艺表示,“我们经历了广告收入增速的放缓”,2018年收入相比2017年增速为21.2%,相比2017年时44.4%的增速,明显放慢了脚步。爱奇艺指出,2018年广告收入的上升依赖的是自制剧和版权内容的极大的扩充,以及“in-feed”广告业务。
爱奇艺还在财报中表示,2018年平均每个广告主投放额为670万,相比2017年的540万上升为24.5%。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整体收入增速21.2%来看以及单个用户投放额度24.%的上涨幅度,证明了广告客户ARPU上涨的同时,用户数即广告主数目在降低。
如果说会员业务的增长指标非常简单,即ARPU和会员数,而广告模式则较为复杂,从收入增长的空间来看,不如把几个指标拆开来看。
一般来说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公式=DAU*人均feed*Ad load*CPM,这里面有几个重要指标:
DAU:即日活,这个随着比如打造《庆余年》这样的爆款内容,并不缺乏提升的空间。
人均Feed:即平均每个人看几条新闻或者几集电视剧还是几个短视频,你可以把一个feed理解为一个单位的内容产品——一集电视剧、一个短视频、一篇新闻。对于视频网站而言,人均Feed较低,因为看完一集电视剧所需的时间至少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一个人单位时长内能够消费的feed数有限;看完一篇新闻通常一分钟到五分钟,尤其是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提供的新闻,通常读完一篇新闻不需要半分钟;抖音这样的短视频产品则是在有意地控制每个“feed”的时长,每个在40秒左右,人均feed都在较高的水平。逻辑非常明显,提供的内容产品单个消费时间越长,人均Feed越低,从这个角度来说,爱奇艺提高人均feed的可能性有限,由产品决定。而抖音和头条将此做到了极致,有趣的是,它们属于同一家精于计算的公司。
曾在百度和今日头条担任商业分析师的朱时雨在文字《时间的刻度》中描述了一种刻度——“时间的刻度”,他认为,刻度越粗的产品,比如电视剧,并不能够无限插入广告、一直打断用户的消费过程,从而“广告库存空间难以倍数打开”,这也就是与ad load的概念。
Ad load,即产品内的广告负载量,这么多年来,视频网站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提高广告负载量,这也是用户们在抱怨的“为什么广告越来越多”,片前、片中以及片后等等广告形式层出不穷,单个产品中负载量过大,毫无疑问会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
提升广告负载量更有效的手段是扩充内容数量,尤其爆款内容的数量。
CPM,每千人成本,是一种展示付费广告,即只要展示了广告主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就要为此付费,CPM虽然由视频网站来定价,但是提升空间非常有限。以爱奇艺来说,一方面面临着腾讯等其它同类网站的竞争,另一方面还有抖音等新产品瓜分客户预算。尤其是抖音等短视频产品已经不按照CPM展示广告计费,而是按照CPC,即点击计费,对于广告客户来说,这是一种转化率更高的计费方式——展示是为了点击,而CPC已经直接对付费行为负责。因此,视频网站CPM的调整空间也非常有限。
综上所述,如果有增长收入,在4个指标中,最有可能提升的是DAU和ad load。
但国内的视频网站收入模式并不完全遵守这一收入公式,它们有许多“创新”的广告形式,比如卖冠名,在头部综艺上,一个冠名费高至1~2亿。
或者是在自制剧上,通过内部置入各种广告形式,向广告主们售卖。娱乐评论公众号孟大 明白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指出,“最近在看《精英律师》,剧里人的日常是在某特卖APP下单,喝某红罐凉茶。栗娜作为高级白领,家里沙发上摆着某减肥茶的抱枕,爸爸和她吵架时也要随手拿起她的美容仪把玩……敢问这和精英有半毛钱关系吗?” 自然,虽然这部剧不是视频网站自制剧,但这种内置广告手段在自制剧中非常常见。
总体来说,内置或者是冠名头部综艺打破了海外普遍使用的视频网站收入公式。
但是事实仍然残酷,今年第三季度,爱奇艺广告收入为21亿元,去年同期为24亿元,同比下降14%。爱奇艺财报中解释,这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以及信息流广告竞争加剧所导致;腾讯媒体广告收入为37亿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7%。腾讯则将广告下滑原因解释为内容排播的不确定性导致视频招商广告收入下跌。
此次《庆余年》引发的大规模冲突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奇艺两种业务模式引发的冲突:
对于会员模式而言,爱奇艺销售的是不看广告的权利,是一种2C业务,扮演的是内容的渠道分销商,即内容生产商或者是视频网站把内容制作好之后,通过爱腾等平台分销出去,收回内容成本以及赚取利润。
而广告模式而言,爱奇艺本质上是2B业务,把广告分销出去,和2C业务矛盾——内置广告等已经侵犯了会员的权益,他们并没有因为付费而躲开广告。
而会员模式躲开广告,也与广告商的利益相冲突——他们希望广告被看见,而不是会员们通通付费来躲开广告。
最后回到一个假设上,爱奇艺要如何扭亏为盈?
2019年前三个个季度,爱奇艺累计亏损达78亿元,假设第四季度按照第三季度同比亏损幅度,59%,全年亏损可能达到135亿左右。
粗略做个计算,爱奇艺目前付费会员数1亿左右,撇开广告等收入的增长,爱奇艺几乎需要将现在单个会员费翻番,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但会员数会流失多少,这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会员来说,视频网站提价是不可避免,而从视频网站这个行业来看,盈亏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 视频网站- 原标题:《庆余年》风波之后,”爱优腾”到底有没有盈利的可能?
- 责任编辑: 黄子昊 
-
3年销售600亿 京东联想宣布合作目标达成
2020-01-03 12:53 大公司 -
业绩"失速",茅台董事长:保持30%增速不理性、不现实、不负责
2020-01-03 11:35 上市公司 -
戴尔将允许苹果用户通过笔记本电脑控制iPhone
2020-01-03 11:33 大公司 -
2020,一家电子烟公司的意外死亡
2020-01-03 11:30 产业万象 -
暴风连发两封公告:主营业务停顿、濒临退市
2020-01-03 11:29 大公司 -
外媒曝华为与三星开发可折叠OLED
2020-01-03 10:34 手机 -
中国的经济活力让我很显老
2020-01-03 08:28 -
成交额历史之最!茅台四季度业绩“急刹车”,市值蒸发666亿
2020-01-02 18:05 上市公司 -
继美英之后,国产HPV疫苗获批上市
2020-01-02 17:57 -
华为平板"步步紧逼",苹果新年降价
2020-01-02 17:51 大公司 -
马航回应航班大兴机场起飞后返航:飞行中遇到增压问题
2020-01-02 17:28 -
杭州互金连续“暴雷” 玛瑙湾创始人陈达伟被查
2020-01-02 17:15 互联网金融 -
知识付费进入下半场,敢问路在何方?
2020-01-02 15:53 产业万象 -
入局容易做大难,共享充电宝陷生死战
2020-01-02 13:41 产业万象 -
联想指"因健康、家庭离职"2天后,前副总裁加盟小米
2020-01-02 11:58 手机 -
全面取缔!山西省将P2P网贷清出市场
2020-01-02 10:17 -
贵州茅台:去年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15%
2020-01-02 09:16 上市公司 -
顾客疑买到假机油电商否认 厂商称未与该平台直接合作
2019-12-31 15:59 大公司 -
国产DRAM新成员:融资33亿,最早2021年量产
2019-12-31 15:55 上市公司 -
百亿习酒隐患重重:价格倒挂仍涨价或导致部分崩盘
2019-12-31 15:44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