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少宇:详解钟南山领衔的连花清瘟论文
最后更新: 2020-06-02 10:12:2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之前做了几期视频,希望每次通过小段子讲一个小观点,不过很多朋友都极有求知欲,觉得太不满足了。今天我们干脆大干一场:钟南山领衔的关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论文,最近正式发表了,不妨把每一部分都好好学习一下。
最后也会提到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连花清瘟的应用是否不讲辨证?这样的研究是否存在“废医验药”的嫌疑?以及研究人员与连花清瘟胶囊的制造商以岭药业的关系等等,辨析下某些人的质疑是否有道理。如果对论文本身不大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看。
论文题目很长,叫《中草药连花清瘟胶囊改变用途后,在新冠病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anhuaqingwen capsules, a repurposed Chinese herb,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光题目里,就有几个关键点。首先是“胶囊”。中草药因为有效成分不明确,研究结果有时会受到质疑,比方说你拿这批药材熬药做的研究结论是“无效”,他拿那批药材做的“有效”,两边到底谁更准确,是不是因为药材本身的差异造成的?或者处理方法的差异造成的?即使有同样的处理流程,多了这么个环节,多少也会增加出现偏差的风险,有时候就说不清楚了。
“胶囊”作为一个标准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制剂,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质疑。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中心。
就是说这项研究是多个试验点同时进行的,参与的研究者不同,按照相同的方法试验。虽然影响因素可能更多了,难度更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然得出有效的结论,那就更为可信了。
我国1985年的《新药审批办法》里就规定,“每一种新药的临床研究医院不得少于3个”,而“增加适应症的中成药”,也是《新药审批办法》规定的新药。现在用的是2007年通过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里面有专门一章是“多中心试验”。可见我国对临床试验的重视。
第三个关键词是前瞻性。
与前瞻性相对应的,是回顾性。前瞻性就是先设计试验,再搜集资料,回顾性是搜集已经有的临床资料,总结总结。临床问题比较复杂,非研究人员之前搜集的资料,未必完整,你想要这个,他搜集的是那个,所以回顾性研究往往被认为质量相对较低,前瞻性的质量相对更有保证。
导言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正文。在导言里,论文特别提及新冠病毒会造成“肺部炎症和浸润,以及全身炎症细胞因子风暴,及时治疗是治疗Covid-19的关键”。
作者还说“传统医药经过了长期的演化”,“被证明对流感有效”,“受此启发,传统中药被改变用途,用于新冠治疗”。
这里还没有明确提及连花清瘟,句末引用的文献来源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
但在句中说对“流感有效”时,引用了一项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的2011年的双盲研究,正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H1N1的。
这项研究是北京佑安医院与以岭医药研究院下面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等机构共同完成的。研究虽然没有设置空白对照,但与奥司他韦相比,病程中位数、病毒脱落时间中位数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发热、咳嗽、咽喉疼痛、乏力的持续时间,以及靠打分计算的病情严重性上,则显著改善。
下一句,作者引用别人的研究说,对几种候选药物已有所探究。
这里说得稍微有点模糊,因为紧接着上面的“传统中药”,我一开始以为是几种中药候选者。
不过仔细看引用的文献,其实是武汉病毒所和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在《细胞研究》上的“给编辑的信”。他们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一批现代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喷昔洛韦、法匹拉韦、萘莫司他、硝唑尼特、瑞德西韦和氯喹,结论是瑞德西韦和氯喹可以有效抑制病毒。
这说明,看论文不能想当然,毕竟现在和几十年前不同,文章都是惜字如金,难免有模糊的地方,一定要再去看看引用的文献。
作者随后说,“在最近发表的文献中,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可以在体外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改变病毒形态,显示出抗炎症的活性”。这项体外研究也是由钟南山团队完成的。
当然,不管是瑞德西韦、氯喹,还是连花清瘟,体外研究确实不能真正作数,主要的意义在于启发人们进行下一步的临床研究,或者机理研究。可以说,它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
论文接着提出,“连花清瘟胶囊可能显著(could significantly)改善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缩短病程”。
此处引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在中文杂志《世界中医药》上的《连花清瘟颗粒治疗5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分析及典型病例报道》,另一篇也是中文文献,发表在《中医杂志》上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63例临床观察》。
这两篇文章都基于连花清瘟颗粒,质量不算高,都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数量也偏低。
而且前一篇没有对照,当然也没有显著性检验,原话也比较谨慎,是“明显改善”,其实没有提“显著”这样的术语。
后一篇虽然有对照,有显著性检验,但病人收入时按照当时的第四版诊疗标准只是疑似病例,由于试剂盒供应等问题,没有纳入核酸标准,作者解释说,按第五版“现均为临床诊断病例”。但我们在第七版里可以看到,确诊病例还是要核酸或抗体检测,所以这样的研究存在非常大的漏洞。
回到钟南山他们的论文,接着就提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也有连花清瘟胶囊,不过没有具体展开。我们回顾下,方案仅仅是在“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乏力伴发热”时,推荐了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是三种药物中的一种。
有这些铺垫,也就引出了新研究的必要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浙大:关键基因表达可使大豆单株产量提高10%
2020-06-02 08:43 聚焦三农 -
SpaceX载人龙飞船顺利对接国际空间站
2020-06-01 06:24 航空航天 -
美国“龙”飞船首次载人上太空
2020-05-31 07:08 航空航天 -
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2020-05-30 20:27 -
一箭双星!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发射成功
2020-05-30 07:56 航空航天 -
国际“人造太阳”开启核心安装工作,中企牵头完成黄金节点
2020-05-29 09:20 核电 -
因天气原因,美国猎鹰9号和载人龙飞船发射任务推迟
2020-05-28 07:21 航空航天 -
我国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取得关键性突破
2020-05-27 08:38 科技前沿 -
中科院研发的抗体能高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
2020-05-26 21: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船舶集团发布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
2020-05-26 17:26 -
华龙一号首堆年底投产,中国核电潜“龙”腾空
2020-05-26 10:24 核电 -
载人航天总设计师:中国人探索太空不会局限于地球轨道
2020-05-26 06:25 航空航天 -
《自然》刊发中美人造眼技术突破,分辨率有望高于人眼
2020-05-25 19:30 科技前沿 -
海底1万米! 中国载人深潜将赴科研无人区
2020-05-25 09:13 -
“鲲龙”AG600下半年将在青岛进行海上首飞
2020-05-23 15:47 中国大飞机 -
中国团队设计新冠疫苗新平台,发布mRNA首个动物实验数据
2020-05-21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远望6号再赴太平洋 将执行火星探测等任务
2020-05-20 13:43 航空航天 -
特朗普假引论文攻击世卫,《柳叶刀》主编亲自驳斥
2020-05-19 23: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为5G手机在华市场份额居首,达55.4%
2020-05-19 10:17 手机 -
三星新款手机“量子加密”?完全是商业炒作
2020-05-19 08:03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