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锦清:为何说今天的中央-地方体系依然保留了郡县制的灵魂?
但这种功能也并非一劳永逸的,一般到了王朝中期,这种郡县管理也会慢慢失效。因为人口膨胀,加之权贵的土地兼并活动难以抑制,一遇天灾导致失地农民食不果腹而不断流动。如太平天国运动,因广东人口众多,一部分涌入广西,以致现在广西东部的语言都是粤语。太平天国的几个领袖多数原来都祖籍广东,土著是萧朝贵。外地人到了广西,难以获取土地,只能到山里去砍柴烧炭,地方政府也难以管理。外来的和本地的就容易起冲突了,抢地抢水,地方政府也不知如何处理,因为原来的职能里也没这个设计,就采取简单镇压的行动,结果导致事态扩大。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为什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无法实现郡县制?因为郡县制在汉族农业地区实行的社会条件,少数民族地区恰恰不具备。边疆地区往往生产技术不高、地广人稀、农业剩余有限,历史上往往是汉族人进去之后,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农业剩余增加,可提供的赋税上涨,养得起官了。此时才会先有一个县官,设立郡县制。可供养的财政人员越来越多之后,职能进一步分化,才有县一级的六部制与中央对应。所以一定是先有郡县制,再有六部制。
现在舆论时常抱怨县委书记权力过大,不受约束。为何权力这么大呢?这是因为历史上传统的县官权力就很大,不受约束,他并非代表一个个体,而是代表条块里的“块”,是一个行政层级的人格化象征。在省一级的设置上是要相互制约的,因为省一级规模就比较大,具备造反的条件了,所以省一级分权制衡,总督、巡抚、按察司等互相监督制约。县一级没有这一套设置,因为县一级的力量还不至于能够造反。当然这样一种约束较少的县官权力,是否还适应今天的社会需要,值得思考。
对于为何小农为主的农业社会时期就往往倾向于形成中央集权的上层建筑,迄今为止依然是马克思的回答最为经典。马克思认为,“(小农)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通俗地讲,就是小农的社会基础支持中央集权的治理方式。马克思的这个重要论断和判断,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和实践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我们将“小农”替换为“小生产者”时,如果这个结论依然是有效而成立的,则对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编户齐民
中央集权为的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从底线的角度看是避免内战和生灵涂炭。于积极的角度看,统一意味着国家存在整体利益,而且这个整体利益是可以被发现认识的。整体利益往往与长远利益相关联,要实现长远利益就要克服短期的困惑、诱惑与掣肘,故可以长期执政的领导集团殊为重要,制定稳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必不可少,高效奋进的文官队伍就成为关键。
文官体制
郡县制解决的是央地关系的原则导向———即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原则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就是“流官”制度,中央可以派遣官员到各地就任主政一方,而不许地方官僚或贵族世袭治理权力。所以郡县制的逻辑中就包含着官僚制,尽管传统中国的官僚制度与现代官僚制还是有很大差异,但毕竟官僚制的传统肇始于此。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用郡县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因为农业社会的管理事项比较简单,静态社会的治理职能容易渐渐稳定下来。“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门可以涵盖农业社会的主要社会治理事务。唐以后就是固定下来这六个部门,到了清朝皇太极时期,形成了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合成的八衙门。但核心依然是六部,且六部中主要户部和刑部这两个部门。核心是户部,它管户籍、土地、税收。刑部管治安。还有就是工部,管一些水利建设、道路、城墙等。
中央的职能容易做到细致分化,但到了地方就捉襟见肘了,县官只能统筹都管了。在县级层面,其实很多事情管不过来就不管了,所以中国古代乡土社会主要依靠乡绅自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民谣更符合绝大多数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实际感受。传统农业社会乡村里不实行科层制,就是因为农业剩余有限,养不起那么“官”。“到了清代,在县衙设置了三班六房,三班即皂、壮、快班,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房。”
六部制到了清朝后期就难以维系了。中央层面,因为西方入侵而无力抵挡,被迫将“外交事务”上升为重要政府工作内容,远非以往理藩院职能所能涵盖,不得已成立一个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对应和处理与西方人的关系,放到跟六部平级尚无法获得西方认可,最后是高于六部,相当于今日的副国家级了,由恭亲王负责。此时,传统“六部制”被突破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方层面,外交事务显然不是地方治理工作的突出内容,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的秩序混乱和市政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成为突出的城市治理问题,“警察局”的出现成为地方政府职能与机构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警政的兴起是我国城市管理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对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北京警察负责人口普查、公共工程、消防、救济贫困、公众健康、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等。”“晚清警察在中国城市出现后,扮演的角色是多重性的,可以说超越了现代意义上的警察职能,更类似现代城市政府,可以说是传统官衙门向现代城市政府转变的一种过渡型管理机构。”
民国政府时期,由于持续的内外战争导致政府无法正常稳定运转,这方面不再赘述。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可以注意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部门明显具有传统社会不具备的以工业革命和促进生产计划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则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服务为主导,行政机构改革几乎是每五年就有一次,变动频繁,但总体的趋势显然是现代党政治理机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农业社会。
- 原标题: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武汉居民向中央领导喊“假的”,然后…
2020-03-06 07: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甘肃新增11例境外输入病例,311人近期由伊朗抵兰州
2020-03-06 07: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浙江青田第一批防疫中药正式发往意大利
2020-03-05 22:34 -
监管层要求IPO在审项目补充说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2020-03-05 22:15 -
张继先谈发现疫情:从1家人患病说起
2020-03-05 22: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24小时收到400万捐款,伊朗大使馆:深受感动!
2020-03-05 21: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治愈与累计死亡病例数比值扩大到17.3:1
2020-03-05 21: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火神山医院为26名火线立功人员举行授奖仪式
2020-03-05 21:28 -
视频:奋斗在春耕时节里
2020-03-05 21:28 聚焦三农 -
94岁退役老兵抗疫时期的家国情怀
2020-03-05 21:28 -
企业积极复工复产 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物资
2020-03-05 21: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Vlog丨老还小!爷爷奶奶住院任性不听劝?护士小姐姐有妙招
2020-03-05 21:27 -
【战疫一线报告】国际捐助里不光是数字 也有很多感人故事
2020-03-05 21:26 -
“学雷锋纪念日”,致敬战“疫”一线的志愿者们!
2020-03-05 21: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患者治愈出院,临别前一句话让人泪奔……
2020-03-05 21:24 -
【中国那些事儿】新加坡学者:抗击疫情刻不容缓 各国必须协调一致
2020-03-05 21: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 部署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
2020-03-05 21: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致敬志愿者:他们说自己是“影子”,我们说他们是“阳光”
2020-03-05 21: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战“疫”说理】党的领导在疫情防控中彰显独特优势
2020-03-05 21: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殊“嫁衣”!我在防护服上写下你的名字
2020-03-05 21:17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