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和平:看到一季度GDP数据,更加坚定了我的“乐观派”
观察者网:中国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控制了疫情,原本可以尽早恢复正常,把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没想到中国复苏了,世界却停摆了。您认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拖累”中国?重演1929-1933年那样的全球大萧条?
曹和平:年初的媒体采访中问我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当时我的预测是,只要疫情不反复,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可能在0.4-0.8%左右。显然,当时还有一个暗含的条件,疫情不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冲击事件,现在看来,我没有想到这个可能,应该修正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如果疫情从国内冲击事件变为全球冲击事件,中国经济的增速还要下调。
回到您的问题,我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各个国家经济受伤害的程度其实和中国差不多。很多人会说,曹老师,不可能,我们总共确诊8万,而美国已经80万了,我们的人口又是美国的4倍,相当于单位人口的感染已经是我们的40倍了,怎么能说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差不多,或者说世界经济受到的伤害和中国差不多呢?
我说的“差不多”是指宏观管理意义上,新冠病毒对经济的伤害是一个外生变量式的冲击(exogenous-variable shock),外生冲击如果是一次性的话,它的伤害就只是在供给侧方面,对生产一方施加的伤害。经验上,如果这种伤害的时间不超过60天,即远低于一个季度,就很不可能演化成需求侧的伤害,如果超过60天,甚至一个季度,那就可怕或者非常可怕了,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两到三年都很难弥补回来。现在看来,世界各国都不会伤害超过60天。拿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和美国来看,意大利现在已经控制住了,美国再有两个星期,应该也会达到意大利今天的情况。美国如果超过60天,趋势上看也不会超出太远。
在宏观管理上,供给侧的伤害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容易恢复。由于没有延伸到需求侧造成消费行为的伤害,一旦疫情结束,生活恢复正常,原来的需求是存在的,消费需求一起来,原来的生产能力在短期内可以恢复。因为存量劳动生产能力、技术装备都没有受到很大不可修复性的伤害,如果需求起来,产能很快就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或者说报复性的增长。举个例子说,一对夫妇结婚度蜜月原本准备春节去三亚,已经计划了三年,现在因为疫情没去成,但是他们八月十五还是去了桂林——这笔钱总归是要花出去的,而且越快越好,总不能夫妻结婚十年再去度蜜月吧。因此,供给侧危机解除后,报复性消费带来的爆发性增长有其滚动的内在逻辑。
从世界各国疫情爆发的情况来看,韩国、日本、伊朗比中国依次晚了一个星期,到意大利和瑞士,就比中国晚了一个月;欧洲国家,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又比意大利依次晚了一周,法国比德国晚了一周,英国比他们依次晚了一周,这就两个月了,美国又比英国晚了一周。新冠疫情的自然发生点在今天看还不能断定在什么地方,但按照宏观管理的觉察敏感性来看,中国最早觉察到了。美国国家宏观公共卫生管理对新冠的敏感性非常低,直到很晚才开始启动检测,在宏观面上遏制疫情的蔓延。
意大利新冠感染人数连续下降(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这一次的宏观“早知道”让我们长了自信心。过去我们多数人不知道中国还有比美国牛很多的地方。中国从1月23日开始封城,大规模疫情在3月12号结束。现在看数据,美国在3月13日爆发,按照其比中国管理程度松散一个数量级判断,我们假设美国的新冠疫情在两个月内大面积结束,即在五月中旬结束的话,那么美国人的新冠疫情周期长度比中国差个十天左右。虽然在封城、控制疫情等方面的表现远远不如中国,其感染者规模、死亡人数远远大于中国,但是从宏观经济恢复的角度上,美国80万人感染和中国8万人感染;美国10万人死亡和中国4千人死亡,在宏观经济恢复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上,都在一个数量级上,可以“四舍五入”将差别归于零(当然社会和百姓权益照护上完全不一样,美国这一次的人权观念特别差)。
因此可以说,新冠疫情对经济的伤害是和疫情周期高度相关的,和确诊患病人数及死亡人数的规模无关。在这个意义上,全世界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伤中国早一些,伤美国晚一些罢了。如果遵循我之前提到的那三个假设的话,今年新冠疫情的伤害其实不是太大的灾难性伤害,不是像现在很多媒体上说的堪比1929年经济危机长达4年的危机性伤害。当然,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开始改变了。
现在99%的人和我的观点可能不一样,但目前有三个人和我的观点一样,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一个是中国工商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张衢,还有一个是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前部长陈东敏,我们四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这次新冠疫情不会重演1929-33年的世界级经济危机,我们还是可以把它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的。只要宏观管理不让疫情伤害到需求侧一端,我们就有理由保持乐观,不用过于恐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阅文回应吴文辉团队集体辞职:已完成集团发展阶段使命
2020-04-27 20:54 -
游戏公司防沉迷系统“失灵”,未实名认证仍可充值
2020-04-27 17:56 BAT -
韩后董事长实名举报:华录百纳虚增收入7000万
2020-04-27 17:39 大公司 -
阅文高管集体离职被腾讯互娱接管?暂未有正式回应
2020-04-27 16:56 大公司 -
媒体称证监会入驻瑞幸,“长臂管辖第一案”或将诞生
2020-04-27 14:45 大公司 -
重罚!蒋凡遭除名阿里合伙人
2020-04-27 14:25 大公司 -
烧钱营销、产品单一,但东鹏还要冲刺IPO
2020-04-27 14:04 大公司 -
当当副总裁喊话李国庆:离当当越远越好
2020-04-27 13:55 大公司 -
董明珠直播首秀,卡……卡……卡了
2020-04-26 18:04 大公司 -
中国丧葬用品出口订单猛增5倍,第一名:美国
2020-04-26 17:40 -
426当当事变:旧主国庆欲夺权,渝报警
2020-04-26 17:21 大公司 -
抄底旅游业复苏 京东4.5亿入股凯撒旅业
2020-04-26 11:34 大公司 -
滴滴将防护膜等抗疫经验推向海外 助力全球共同防疫
2020-04-24 20:37 大公司 -
字节跳动游戏再招千人,负责人“点名”腾讯天美游戏不错
2020-04-24 18:17 大公司 -
万达电影否认裁员,逆势之下还要扩张
2020-04-24 11:45 大公司 -
李逵状告“李鬼”,抖音起诉“广州抖音”不正当竞争
2020-04-23 17:10 大公司 -
去年9位高管离职,今年又一位: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2020-04-23 16:49 BAT -
内容频道被停更整改事件发酵,百度在美遭集体诉讼
2020-04-23 12:10 BAT -
股价较发行跌去8成,映客今年来平均每4天回购一次股份
2020-04-22 18:05 大公司 -
外交部评价马云言论:很直接很坦率
2020-04-22 17:47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73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22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39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80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