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斯·霍夫曼、雅各布·韦尔:美国式仇恨正走向全球
最后更新: 2023-10-09 09:53:29右翼政党赢得了2016年美国大选与2022年巴西大选,并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大获全胜。唐纳德·特朗普执政期间,这些本土主义恐惧在美国更加盛行。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曾多次讽刺非白人和非基督徒对美国国家安全乃至美国人本身构成威胁。
2017年,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举行的“团结右翼”集会上,手举火把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新纳粹分子在弗吉尼亚大学校园内游行,高呼“犹太人不会取代我们”和“血与土”(起源于纳粹德国,意为民族的生存依靠血统和土地,有极强的种族主义色彩,观察者网译注。)等口号。一名活动人士在集会后被杀,特朗普宣称“双方都有非常优秀的人”。美国的极右翼势力将这份声明视作对他们的认可。这场运动突然获得了新生,因为其最有力的支持者正是白宫的主人。
“大替代理论”的传播受到了被称作“加速主义”战略的推动,“加速主义”试图煽动灾难性的暴力混乱,以此作为夺取政权的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1848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曾阐述这一观点。
在美国,“加速主义”一词首次作为白人至上主义“革命”的概念正式出现,是在1980年代发行的《围攻》(Siege)文集中,由詹姆斯·梅森撰写。此人是威廉·路德·皮尔斯的忠实信徒,皮尔斯则是一位影响力更大的白人至上主义理论家。他于1978年出版的《特纳日记》一书,被认为是在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中影响力最大、一本呼吁人们付诸行动的著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厄尔·特纳是一名35岁的电气工程师,他加入了白人民族主义运动“组织”(The Organization),当一个不受制衡的美国政府试图没收他合法持有的全部枪支后,特纳与其“爱国同胞”被迫转入地下斗争,参与了“组织”为期两年的恐怖袭击活动。
1995年的俄克拉荷马城联邦大楼爆炸案导致168人死亡,作案者深受《特纳日记》一书影响
书中最值得一提的时刻是“绳索之日”,即“组织”对所谓“种族叛徒”执行公开集体绞刑的日子。书中还对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大楼遭到爆破进行了详细描写,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与1995年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有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相似之处,这一段显得尤为重要。《特纳日记》中的两段描写都完美地体现了“加速主义”的主旨,即详细描述针对美国政府的暴力行为,进而引发一场如世界末日般的种族战争。
“加速主义”为美国潜在的恐怖分子提供了一个既简单又足够诱人的意识形态与战略模版。2015年,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一座黑人教堂发生了大规模枪击案。枪手迪兰·鲁夫就是“加速主义”及其美国根源的典型代表。
他在宣言中声称:“对美国或欧洲来说,现在还不算太晚。我相信,即使只占总人口的30%,我们也能完全夺回美国。但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再拖延,应采取果断行动。”
2019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波威市(Poway)袭击犹太教堂的枪手约翰·欧内斯特也怀着同样的想法,希望加速一场新美国内战的爆发。欧内斯特写道:“可能你没有注意到,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这场革命不尽快发生,我们就没有足够的人来赢得革命。”
事实上,《特纳日记》及其“加速主义”信条在当今美国的反政府极端分子言论中也能找到迹象。在2020年那个混乱的夏天,“布加洛运动”(the boogaloo movement)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名字源于引发美国内战续集的野心。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外象征性地竖起了脚手架和绞索,这表明“绳索之日”正非常危险地接近成为现实。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期间,有抗议者在美国国会外竖起绞架
恶劣典型
得益于技术进步,这些孤立的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仇外和恐同心理言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收获听众,并得到国际支持。这些意识形态通过社交媒体漂洋过海、传播到全世界,又汇聚到社交媒体上的中心市场。
2019年3月,白人至上主义恐怖分子布伦顿·塔兰特受到这些危险的意识形态和策略鼓动,在新西兰基督城的两座清真寺杀害了51名礼拜者。他将自己携带的武器——主要是一把AR-15突击步枪——与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宣称选择这把武器行凶是“考虑到它对社会叙事的影响,可能收获大量美国媒体的报道,并可能对美国政治,进而对世界政治局势产生的影响”。
他的半自动步枪枪托上潦草地写着极右翼暴力历史上的几个关键术语,包括白人至上主义运动的“十四字真言”(“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民众的生存和白人儿童的未来”,英文原文由14个单词组成,观察者网译注),这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的信条,鼓吹保护白人种族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塔兰特还是“加速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他自豪地宣称:“只有在危机的大熔炉中才会产生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变革。”
2021年1月6日的美国国会大厦袭击事件的阴影也影响了其他人,怂恿他们采取破坏本国权力和平交接的行动。今年年初,一群巴西暴徒怀着类似特朗普支持者的不满情绪,试图效仿美国国会山骚乱,他们冲进巴西首都的政府中心,希望推翻选举结果。他们支持的大选候选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自我流放的雅伊尔·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通过电视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发展。
特朗普政府否认总统大选结果的策略,已经动摇了美国作为西方民主支柱和典范的地位。博索纳罗的支持者甚至向包括特朗普政府前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在内的白宫前高级官员寻求指导建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巴以新冲突已致1100多人死亡,美国舰机将靠近以色列
2023-10-09 08:51 巴以恩仇录 -
阿富汗地震已致2445人遇难,中国红会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
2023-10-09 08:25 阿富汗 -
中国代表在安理会表态
2023-10-09 07:50 巴以恩仇录 -
受冲突影响,多家航空公司取消飞往以色列航班
2023-10-09 07:39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称超百人被哈马斯扣押
2023-10-09 07:00 巴以恩仇录 -
李强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
2023-10-08 21:53 -
哈马斯为何突袭以色列?第六次中东战争会爆发吗?
2023-10-08 21:35 巴以恩仇录 -
以驻华副大使:内塔尼亚胡访华计划或受影响
2023-10-08 21:02 巴以恩仇录 -
两名以色列游客遭一名埃及警察枪击身亡
2023-10-08 20:40 -
国合署:中方愿向阿富汗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2023-10-08 19:45 中国外交 -
黎巴嫩真主党发射火炮“声援”巴勒斯坦,以色列开火回击
2023-10-08 19:07 巴以恩仇录 -
在以色列泰国公民2人死亡11人被劫持,泰总理强烈谴责
2023-10-08 18:04 巴以恩仇录 -
俄罗斯参选,美国急了
2023-10-08 16:35 俄罗斯之声 -
阿富汗地震已致超2000人遇难,我外交部:目前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2023-10-08 16:25 地震 -
法国将向亚美尼亚提供武器,阿塞拜疆总统:若再起冲突法方负责
2023-10-08 16:01 -
小而美的“中国草”在各国开出“幸福花”
2023-10-08 15:39 一带一路 -
巴以爆发新冲突后,他再指西方“双标”
2023-10-08 15:33 巴以恩仇录 -
阿富汗地震已致超2000人遇难,近万人受伤
2023-10-08 15:06 阿富汗 -
美联邦航空局警告:在以色列空域飞行时要格外小心
2023-10-08 14:52 巴以恩仇录 -
他退役次月就想“投靠”中国,“我得知了关于美政府非常糟糕的事”
2023-10-08 14:40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36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6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