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林菲尔德:为保住权力,内塔尼亚胡准备了三重策略
【文/本·林菲尔德,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有许多理由相信,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先生的政治生涯正接近终点。他的民调数字已经跌至谷底,他要为以色列建国至今最严重的安全政策失败承担责任——放任哈马斯武装分子从加沙地带发动袭击,至少1200名以色列人因此丧生。他主持发动的这场加沙战争,其目标可能既不现实又难以调和。他依然是三起相互独立的腐败案的被告。
然而,自10月7日的恐怖事件发生后,内塔尼亚胡似乎日益坚信——也处在更有利的地位去实现——自己将在这场战争结束后继续掌权。他为此准备了三重策略:在导致哈马斯袭击的安全漏洞问题上转移责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执政联盟的团结;等待时机,直到能拿出实质性的战果。
曾为内塔尼亚胡担任顾问近十年的政治评论员阿维夫·布申斯基(Aviv Bushinsky)形容:“他希望军事行动能够顺利推进,并期待时间是抚平(国家)伤痛的最好方式。”
内塔尼亚胡漫长政治生涯中最严重的危机始于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分子的进攻,绑架了约240名以色列人。这是以色列自建国以来遭受过最血腥的一次袭击。而据加沙的巴勒斯坦官员统计,以色列毁灭性的空袭与地面军事行动已导致1.5万人死亡,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这一数字无法得到独立验证。
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赫兹·哈勒维(Herzi Halevi)和以色列情报局局长罗南·巴尔(Ronen Bar)均表示对这次安全灾难负责。尽管面对公众的愤怒,内塔尼亚胡却拒绝承认自己的责任。官员和分析人士呼吁组建调查委员会,厘清这次惨败的细节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表示,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刻,必须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确保战胜哈马斯上。
以色列媒体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1月30日同内坦尼亚胡的会面“剑拔弩张”
尤西·阿尔费尔(Yossi Alpher)是一位资深政治与战略评论员,为持鸽派立场的“美国人立即实现和平”(Americans for Peace Now)组织撰写专栏。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党内还没有人能够挑战其领导地位。
“内塔尼亚胡正忙于政治周旋,这是他擅长的事情。”阿尔费尔如此形容以色列在位时间最长总理的政治手腕。今年年初,内塔尼亚胡试图推进司法改革、扩大权力的争议做法在以色列国内引发了大规模抗议,但未能动摇他的地位。“有太多我们还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现在说他大势已去还为时过早。”阿尔费尔评价道。
短期看,内塔尼亚胡似乎从一条关于战争和政治的至理名言中受益:你不该在战争还没结束前推翻自己的领导人。但以色列第12频道的资深评论员阿姆农·阿布拉莫维奇(Amnon Abramovich)说,出于政治求生的考虑,内塔尼亚胡可能会把战争时间拖延至超出实际战略需求的程度。“我不能完全肯定这一点,但我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内塔尼亚胡的总理办公室并未回应置评请求。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民调数字的大幅跳水,加上担心与公众出现尴尬的互动,内塔尼亚胡一直避免出席军人葬礼,现在距离他政治上重新站稳脚跟似乎还遥遥无期。
然而,内塔尼亚胡似乎已确保在短期内给自己政治上“续命”,比如,上个月他从民族团结党中延揽两位安全问题的资深政客加入战时内阁:本尼·甘茨(Benny Gantz)与加迪·埃森科特(Gadi Eisenkot)。此举有助于内塔尼亚胡和同僚们将这场战争描绘成一场更宏大的国家存亡斗争,需要一致对抗那些试图摧毁以色列的外敌,并削弱任何关于政府决策是为延续内塔尼亚胡政治生命的想法。
以色列议会外交与国防委员会成员、利库德集团党议员博阿兹·比斯穆斯(Boaz Bismuth)形容:“这并不是内塔尼亚胡打击哈马斯的战争,而是以色列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我们的邻国甚至不接受以色列在这里的存在。这与内塔尼亚胡个人无关。”
内塔尼亚胡视察以军,表示会“持续战斗直至胜利”
不过,战争已经进行了七周,大量以色列民众依然认为,内塔尼亚胡应对近年来哈马斯的发展壮大负责。长期以来,内塔尼亚胡默许哈马斯从卡塔尔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资金,他的政府还不时扣留约旦河西岸较温和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税收。这项政策被视作内塔尼亚胡煽动巴勒斯坦内部分裂、阻止国际社会施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实现和平的手段。
曾担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武官的退役将领加迪·沙姆尼(Gadi Shamni)说:“他(内塔尼亚胡)的想法是让哈马斯做大。这种想法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援乌法案受阻后,白宫再次邀请泽连斯基访美
2023-12-11 07:42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宣布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
2023-12-11 07:25 -
以军:在加沙城发现“隧道网络”,与希法医院相连
2023-12-11 07:04 巴以恩仇录 -
卡桑旅:不谈判,以色列将无法解救任何人质
2023-12-11 06:58 巴以恩仇录 -
以政府批准一项重建该国南部与加沙地带边境地区的计划
2023-12-11 06:50 巴以恩仇录 -
2023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2023-12-11 06:37 诺贝尔奖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2023-12-10 23:32 航空航天 -
中方坚决反对!“敦促英方停止”
2023-12-10 22:28 -
内塔尼亚胡和普京通电话
2023-12-10 20:33 -
梅德韦杰夫:这个德国人睁眼说瞎话
2023-12-10 20:19 -
-
菲方蓄意“碰瓷”!中国海警局: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3-12-10 16:46 南海局势 -
就领土争议问题,委内瑞拉总统与圭亚那总统将会晤
2023-12-10 15:41 -
乌克兰第一夫人警告:如果西方不给钱了,我们会死
2023-12-10 15:15 乌克兰之殇 -
马克龙因“一根蜡烛”遭围攻:违背立国之本,不可饶恕
2023-12-10 14:48 法国见闻 -
“安倍派完蛋了”,他又能撑多久?
2023-12-10 12:16 日本 -
加沙人极度沮丧:除非美国喊停…
2023-12-10 12:03 巴以恩仇录 -
“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2023-12-10 11:11 巴以恩仇录 -
内塔尼亚胡:感谢美国否决,其他国家也需...
2023-12-10 10:59 巴以恩仇录 -
“所有前往以色列船只,都是我们的攻击目标”
2023-12-10 09:39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1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50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