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维·劳埃伯:外星人找到我们了吗?
关键字: 外星外星人地球关于“奥陌陌”,还有一个反常之处。当你观察距离太阳较近的那些恒星(及其行星系)时,那些恒星(及其行星系)与太阳之间互为参照做相对运动;但是在那些恒星(及其行星系)里只有1/500其运动速度会像“奥陌陌”这么慢。人们一般认为,大多数星际物体相对于我们的运动速度是与其所来自的恒星(及其行星系)相近的,因此如果说“奥陌陌”来自某一颗恒星(及其行星系),那么那颗恒星(及其行星系)一定是非常特别的。
伊萨克·乔蒂纳:“奥陌陌”的其他反常之处是什么呢?
艾维·劳埃伯:当“奥陌陌”被发现时,我们发现它每8个小时旋转一次,同时,其亮度至少改变了10倍。旋转时其亮度会有10倍的变化,这个现象意味着其长度至少是宽度的10倍。我们没有“奥陌陌”的照片,然而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艺术家已经把“奥陌陌”画得看起来很像一支雪茄,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奥陌陌”也可能是一个披萨饼一样又圆又扁的几何体。事实上,人们也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披萨饼一样的几何体。
伊萨克·乔蒂纳:“奥陌陌”是一个披萨饼一样的几何体,这里面有什么反常之处吗?
艾维·劳埃伯:请让我把话说完。“奥陌陌”最不寻常的地方就是它偏离了太阳引力所确定的轨道。以彗星为例,通常而言,当一颗彗星偏离太阳引力所确定的轨道时,是其表面的冰升华形成的气体推动着彗星偏离轨道的,这就与火箭受到气体推动升空的道理一样。所以彗星都会拖着一条由气体形成的尾巴。可是“奥陌陌”并没有这样一条由气体构成的尾巴,而它还是从太阳引力所确定的轨道上偏离了。
正是因为这种偏离,我才在《科学美国人》上写了那篇文章。“奥陌陌”在运动时偏离了预期的轨道,那么问题就在于是什么给了它作用力导致了这种偏离呢?在这里我必须提到一点,在我的那篇文章发表之后,另一篇文章也对“奥陌陌”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碳基分子(carbon-based molecules)在“奥陌陌”附近形成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的。
伊萨克·乔蒂纳:碳基分子在“奥陌陌”附近形成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你提到的这一点意义何在呢?
艾维·劳埃伯:这意味由于冰的升华而形成的气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并没有观察到彗星尾巴的标志性特征。此外,如果“奥陌陌”是彗星的话,其旋转周期是变化的,而我们并没有观察到这种变化。所有迹象都表明,“奥陌陌”并不是我们在太阳系里惯常见到的彗星。而且“奥陌陌”也不是一颗小行星。小行星的亮度最多只能发生3倍的变化,而“奥陌陌”的亮度变化已经达到了10倍。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奥陌陌”的几何形状比小行星要极端得多,而且它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力的作用。问题在于,这种特别的力从何而来?我在《科学美国人》上写那篇文章主要就是在分析这个问题。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也许当太阳光照在“奥陌陌”上时,光的反射给了它一股推力。这就像风对船帆的作用力一样。据计算,要使光在反射的时候形成推力,受到光照射的物体的厚度必须小于1毫米。如果受到太阳光的力的作用的“奥陌陌”真地只有1毫米厚,那么它可能是一层很轻薄的船帆一样的物体,但是我想不出来宇宙中会自然形成这样一种星际物体。这就意味着“奥陌陌”很有可能是非自然形成的,是被某种科技文明制造出来的。
“奥陌陌”可能来自某种地外科技文明,这并非仅仅是猜测。我做出这一判断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地球人类本身就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科技文明。宇宙中有另一种科技文明存在并不奇怪。其次,银河系里至少有25%的恒星有一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围绕自己转动,这些行星的表面环境与地球的表面环境十分相似,也拥有能够孕育出生命的化学物质。银河系中有数百亿颗恒星,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系里面,很有可能还存在着一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
伊萨克·乔蒂纳:这么说,这一地外文明在太阳系之外,就在银河系里面?
艾维·劳埃伯:是的,制造“奥陌陌”的科技文明就在银河系里面。也许由于那里的人类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家园,那个文明已经灭亡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纳粹分子造出了核武器,二战的历史也许就会改写,地球上的人类今天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一个文明可能会开发出毁灭自己的技术。
可能那个科技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那里的人类曾向太空发射过探测器。我们地球人自己也曾向宇宙深处发射过旅行者1号(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 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至今仍然在正常工作。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卫星高清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穿越太阳系并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航天器——观察者网注)和2号两个探测器。
太空中可能有来自很多文明的很多探测器。问题的关键在于,“奥陌陌”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天体。这就跟我和女儿在海滩上散步时看到的被冲到岸边的贝壳一样,有时候我们也会在海滩上发现人造的物体。“奥陌陌”可能就是一个漂流瓶,我们的思维应该更开阔一点。
伊萨克·乔蒂纳:两者还是不一样的。你刚才的这番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支持神创论的说法,如果你在沙滩上看到一块手表,你肯定知道它是人造的。由于我们的眼睛结构与手表一样复杂,所以我们人类肯定也是被一个造物主设计制造出来的。
艾维·劳埃伯:先进的技术文明对于较低级的文明来说就像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如果你拿一部手机给洞穴人看,洞穴人会说这是一块漂亮的石头,因为洞穴人的大脑里只有石头的概念。所以现在想象一下“奥陌陌”是一部iPhone手机,而我们是洞穴人。我们看着它,会说它是一块石头,一块不同寻常的石头。这个类比的关键是,对洞穴人来说,我们今天所掌握的技术可能就像魔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人类的技术可能就像只有上帝才会拥有的一样。
伊萨克·乔蒂纳:你在文章中曾引述过天文学家科尼·拜勒-琼斯(Coryn Bailer-Jones,德国海德堡麦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学家,他已经确定了4颗恒星及其行星系作为“奥陌陌”的可能来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邀请科尼·拜勒-琼斯对艾维·劳埃伯教授关于“奥陌陌”因受到光照而偏离轨道的轻帆理论做出回应——原注)的一句话:“在科学领域里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找证据,不要……”
艾维·劳埃伯:我的确引用过他的话。
伊萨克·乔蒂纳:请让我把话说完。科尼·拜勒-琼斯曾说,“在科学领域里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找证据,不要为了把自己喜欢的假设性理论填补进去而去关注哪里缺少证据”(In science we must ask ourselves,‘Where is the evidence? Not where is the lack of evidence so that I can fit in any hypothesis that I like’)。
艾维·劳埃伯:这正是我所采取的方法。我是用科学思维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就像我处理天文学或科学中的任何其他问题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尊重了证据,证据就是“奥陌陌”的六大反常之处。证据之一是它偏离了由太阳引力所确定的轨道,而且没有表现出任何类似彗星上冰的升华现象。我们没有观察到“奥陌陌”周边有气态水存在,我们也没有观察到彗尾的存在。如果说“奥陌陌”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的话,那么它的几何形状是非常极端的。我们无法探测到它散发任何热量,而它的亮度比典型的小行星或彗星强10倍。所有这些都是事实。我非常尊重这些事实。
- 原标题:艾维·劳埃伯:外星人找到我们了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2-14 07:48:39
-
刷了N遍《流浪地球》,是时候揭秘下上海中心的硬核科技
2019-02-13 21:35 中国电影 -
TCL集团:已开发出折叠显示产品 将亮相巴塞罗那MWC
2019-02-13 19:51 -
小米双折叠手机高清渲染图曝光:手机平板二合一
2019-02-13 18:02 手机 -
中兴CEO徐子阳访谈:商业模式是5G最大挑战
2019-02-13 17:55 科技前沿 -
中国学者研制出可净化室内雾霾的“智能窗纱”
2019-02-13 17:12 -
特朗普签行政令促AI产业发展 引媒体热议
2019-02-13 17:07 人工智能 -
去年我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工艺技术不断突破
2019-02-13 16:53 -
菲律宾电信厂商力挺华为:安全问题被夸大 Q2推出5G服务
2019-02-13 15:58 华为 -
因10年前垄断行为,高通被韩监管机构判罚2.42亿美元
2019-02-13 14:32 TMT观察 -
小米官宣20日发布小米9:史上最好看
2019-02-13 10:05 手机 -
专家:国产刻蚀机很棒,但只是造芯片的“配角”
2019-02-13 09:48 科技前沿 -
搭载骁龙855,中兴Axon 10 Pro通过ECC认证
2019-02-13 00:04 手机 -
中国突破超大容量光传输 一根光纤近300亿人同时通话
2019-02-12 22:46 科技前沿 -
中国国家天文台首次展示银河系恒星外盘翘曲结构
2019-02-12 20:26 -
传台积电将购入18台EUV光刻机 7nmEUV最快3月量产
2019-02-12 20:02 -
“将来,发达国家的人卖掉房子就够移居火星”
2019-02-12 18:45 科技前沿 -
中国手机品牌“过冬”:华为紧追苹果,小米杀入欧洲市场
2019-02-12 17:24 手机 -
我国首条压敏传感芯片产线落户湖南
2019-02-12 14:33 -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2018年的表现盘点:材料和设备篇
2019-02-12 14:30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华为增长15.5%
2019-02-12 13:57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0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7“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