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尔曼:“我们的政府还关心人民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 薛凯桓】
2025年4月,乌克兰局势继续在危机中爬行:
兵役制度改革被民众抵制,地方征兵标准混乱且腐败;停火被破坏,停战陷入僵局;财政枯竭导致军饷拖欠的风险进一步上升;能源储备告急与教育改革仍在冲击社会秩序。
此外,美国对乌施压升级,特朗普政府可能制裁乌官员的传闻与资源控制权的争夺,令基辅当局的外交困境雪上加霜。
抵制兵役
自4月1日起,军事人员的预备役登记新程序正式生效,旧的预备役程已被判定为无效,其中一些人如今在新的预备役登记系统中被划为“逃避兵役者”。像长途卡车司机这类群体,在国外居留期满后,他们的归国之路变得非常艰难,因为他们在入境的首个检查站就可能面临被动员的风险。征兵官正借此机会大肆敛财,积极推进此前一直受阻的动员计划。
相较以往,乌克兰新旧预备役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今地方当局能够制定自己的征召标准,而过去一切均由基辅当局的部长级部门全权决定。不同地区的征召标准差异明显,不过,保护工资超过2万格里夫纳(约3488元人民币)的企业雇员免于动员这一普遍规则依然没有改变。这引发了劳动者工资的名义性上涨,但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增加:劳动者表面上获得了更高的工资,可他们却要向雇主变相返还“多出”的那部分款项。例如,一名司机的工资看似增加了,可雇主却停止向他发放交通补贴,同时要求他将“多出”的工资用于工作的相关用途。
乌克兰动员小分队向两名外卖员了解详细情况。照片:Jedrzej Nowicki
所有的这些官僚体制变动,都没有改变乌克兰军事委员会将动员商业化运作的态度。与此同时,国防部的公关人员正费尽心思吸引年轻人签订合同为乌军服役,不过,他们所采用的手段让除了他们同行之外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好笑:他们用小学算术题这样的形式,即计算100万格里夫纳(约17.44万元人民币)可以购买多少个麦当劳汉堡,或是能支付几个月的Netflix订阅费用。
此外,他们还对乌克兰女孩展开了关于期望男友薪资水平的调查,公布的数字是每月20万格里夫纳(约3.5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即使是乌克兰的IT从业专家(在乌克兰属于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看到后也会感到震惊,更别提普通人了。
不过,目前整个动员公关机器的实际效能并不乐观。泽连斯基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帕维尔·帕利萨表示,在两个月内,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与乌军签订服役合同的人数不到500人。
首先,这体现了乌克兰年轻人的理性。对他们来说,充实的生活、有意义的人生前景和个人价值的展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乌克兰当局及其军队、乌克兰语和“民族主义信仰”至上。
2022年2月以后,更年长的一代人出于某种原因决定为乌克兰而死,而这些人此前曾因泽连斯基的腐败和未兑现的选举承诺而真心憎恨他。乌克兰年轻人越不被意识形态左右,与理智年长者的互动就越容易,也更容易赢得他们的理解。
其次,乌克兰年轻人拒绝签订合同的人越多,这一代人中幸存下来的人就越多。
最后,年轻人不信任基辅当局,也不愿意为这点金钱而死,这很重要。
停战无果
这个月的乌克兰人经历了好几次“停火”,但所谓停战的表象下,乌克兰人的日常生活并未迎来真正的改变。
首先是所谓的“能源停火”,实际上只有俄罗斯在单方面克制,而乌克兰却总能找出各种理由继续对俄罗斯的目标发起攻击。理由是美俄商定的“免遭袭名单”与乌克兰提交的名单存在差异。总之,停火总会以各种理由遭到破坏。
黑海停火倡议同样未能如期生效,因为停火的生效前提是美国和欧盟履行重启“粮食协议”的义务。虽然美国将俄罗斯农业银行重新纳入美元体系并非难事,但欧盟却拒绝解除对俄制裁。这就意味着美国需要说服甚至强迫欧洲国家改变立场,但他们并不愿意遵从特朗普的命令。
因此,尽管泽连斯基在3月25日宣称停火已经开始(随后他又指责俄罗斯“破坏停火”),但乌克兰海军发言人德米特里・普列滕丘克在4月5日表示,“黑海停火”从未真正开始,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复活节停火更是仅有俄罗斯单方面维持了30个小时就草草结束。总体而言,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宣称希望实现停战与和平,但实际上双方对此并无真正的兴趣。
俄罗斯掌握着前线的战略主动权,不会轻易放弃对基辅当局的施压工具。而基辅当局为了逃避承认失败所带来的国家灾难,声称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美国则是唯一真正需要停火的国家,因为特朗普在外交政策方面缺乏值得炫耀的成果。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副总统万斯声称“黑海停火”已经生效。
然而,言辞归言辞,外国投资者们对乌克兰的乐观情绪已经逐渐被消磨干净。他们已经意识到,俄罗斯在春夏发动的军事行动和俄方新版和平方案,对基辅当局来说将比之前更加不利。乌克兰社会对停火的期待也一再遭戏耍,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相信战争会在短期内彻底结束。
4月26日,美英法乌领导人在出席教皇葬礼期间交谈。 社交媒体
钱荒危机
基辅当局的资金池再度干涸,迫切需要向预算追加5000亿格里夫纳(约872亿元人民币)。在2025年的第一天,乌克兰已将仅剩的资金投入到购买弹药、无人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之中,而这些资金原本计划用于支付2025年最后几个月的军饷。
目前,乌克兰的超计划支出已超过2000亿格里夫纳(约349亿元人民币),预计到9月份,乌克兰军方将无力支付军饷。这类窘境不是第一次出现,甚至已经是第四次重演了。自2022年起,乌克兰的财政预算危机几乎是周期性爆发,每次数额都是5000亿格里夫纳。
在去年,基辅当局以研究为名,提高税收,并对国有财产进行私有化。至于今年将采取何种举措,目前尚不得而知。他们可能会重蹈覆辙,同时向欧盟寻求资金援助,毕竟美国已打算拒绝向基辅当局提供资金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所有个体工商户均被要求缴纳5280格里夫纳(约921元人民币)的一次性“社会保险费”,自1月1日起生效,甚至那些停止经营但未注销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也要缴纳这笔费用。
特朗普面临抉择
矿物交易一事的情况愈发像1990年代经典的拉丁美洲电视剧:消息不断,一集接一集,情感激烈,但剧情毫无进展。美国和乌克兰都未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基辅当局的意图很好理解:他们想要拖延谈判进程,就像他们在2014年至2022年八年内破坏明斯克协议所做的那样,在这方面他们已驾轻就熟。
当局与美国的谈判进程由司法部长斯特凡尼什娜统领,在美国讨论交易细节及修订内容的外派人员为经济部的办事员,包括副部长塔拉斯·卡奇卡。他们都未被授予签署协议的权力,其任务是拖延时间,希望拖到“问题自行解决”的那一刻,更准确地说,是拖到特朗普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总体方针被破坏的那一刻。正如基辅当局所希望的那样,这将促使特朗普改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态度。
只是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接下来会作何反应。有消息称特朗普甚至考虑对乌克兰当局官员实施制裁。制裁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是“简短版”,涉及20名当局官员,包括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和泽连斯基亲信圈子的成员;第二个是“完全版”,共275人,包括当局所有部长、总统办公室主任、关键的“人民公仆党”拉达议员、泽连斯基的“商业合作伙伴”等等。
然而,有意思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准备实施制裁的事实,而是乌克兰内部早有人蠢蠢欲动。据知名的泽连斯基反对者亚历山大·杜宾斯基称,泽连斯基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以现金和黄金形式秘密转移了自己的“非法收入”,而拉达议员热列兹尼亚克则表示,泽连斯基早在今年2月底于白宫争吵风波后就已准备好迎接特朗普的制裁,但由于在社交媒体上“及时求饶”,特朗普暂时放弃了制裁的打算。
目前矿产协议唯一的“实质性进展”是当局准备与美国达成的“经济合作协议”,该协议计划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乌克兰重建投资。然而,所谓的“实质性进展”最终仅体现为最近双方签署的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意向性文件:即矿产协议备忘录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中国仪仗兵”
2025-04-30 09:26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2025-04-30 09:2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例行巡航:情况尽在掌握
2025-04-30 07:10 南海局势 -
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金正恩观摩
2025-04-30 06:37 朝鲜现状 -
美国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致2死1伤
2025-04-30 06:33 美国一梦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2025-04-29 23: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2025-04-29 22: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2025-04-29 22: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2025-04-29 21: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2025-04-29 2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菲军方宣称正与台湾商谈“国际合作”,中方回应
2025-04-29 19:00 台湾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2025-04-29 18:58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2025-04-29 18: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2025-04-29 17: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向菲方严肃交涉
2025-04-29 17:07 南海局势 -
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大选,中方回应
2025-04-29 16:42 中国外交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2025-04-29 16:30 -
印巴交火,中方是否计划介入?外交部回应
2025-04-29 16:15 印巴冲突 -
美财长称应由中方缓和关税战,中方驳斥
2025-04-29 16: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73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13“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97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套餐十元起,多地宣布五一假期向游客开放机关食堂
-
17万粉放牛网红,竟是10年前的“绝命糖师”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旦增,主动投案
-
仝卓公开举报33家公司偷税,相关部门回应
-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安徽公安厅原副厅长主动投案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