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弗劳斯托-罗夫莱多:华为的下一个“卡脖子”难题,与这场芯片巨头之争紧密相关
最后更新: 2023-09-29 09:14:59【文/安东尼·弗劳斯托-罗夫莱多】
东西方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正在使半导体行业发生大规模的变化。如今,半导体集成的尖端环节基本集中在中国台湾和韩国,而不是在英特尔所在美国。因此,美国政府已强势介入,试图开创美国“产业民族主义”的新时代。2022年6月初,参议院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USICA),其中包括52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加速国内半导体研究、设计和制造,各界也将其称为“芯片法案”。
芯片几乎为所有类型的数字设备提供动力,当然也为所有运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军用系统)提供动力,其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国家安全问题。传统上,美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0年,美国曾占半导体和微电子生产37%的份额,目前仅占12%。如今,虽然美国依然掌控着芯片设计的核心环节,但曾经的“国家冠军”英特尔公司已经地位不保。
当然,更多人关注的是半导体产业及其庞大的经济利益;除企业外,如今各国政府也开始强势介入该领域。“芯片法案”可能会刺激多达10家新芯片制造工厂的发展。在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投资的支持下,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斥资200亿美元扩建英特尔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工厂的两个新晶圆厂,其中42号晶圆厂已全面投入生产10纳米节点芯片。在大西洋另一侧,欧盟出台了相关计划,以期在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虽然中国渴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自给自足,但却缺乏能够开发和制造半导体制造商所使用的设备、非晶圆材料和晶圆材料的本土公司。美国和欧盟主导着关键设备市场,中国台湾的设备制造商几乎为零,而中国大陆的份额仅为个位数。不过,中国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英特尔公司位于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奥科蒂罗园区(Ocotillo Campus)的新半导体制造厂 图源:英特尔
不过,半导体行业设计、开发和制造的全球化或将塑造一个更分散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未来。曾经稳定的“Wintel”(Windows和英特尔Intel)双头垄断已基本解体。2020年12月,基于ARM架构,微软宣布正在为“微软云”的服务器和Surface设备设计专用芯片。微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竞争对手亚马逊,后者已经为旗下的“亚马逊云”设计了专用的ARM芯片Graviton 2。(译者注:早期的服务器芯片以RISC架构为主。此后,随着英特尔推出x86架构,逐渐挤压了RISC处理器市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AMD和英特尔占据着服务器市场的主流,其中英特尔市场份额超过90%,AMD则是剩余10%市场的主导企业。近些年来,ARM、RISC-V两大架构加强了对英特尔x86的挑战,但各有优劣。ARM架构的特点在于应用广泛、生态成熟,开发适配都更方便。RISC-V架构特点在于完全免费、开源,可以自主把握,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今,全球约10%的服务器已经用上ARM架构,其中40%位于中国。)
如今,很难说微软的Window系统依然是计算世界的基础;它更像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有点类似电动汽车革命中的化石燃料汽车一样。随着英特尔公司的衰落,或者说Wintel霸权的崩溃,各类新的芯片架构(如上述的ARM)和配套的操作系统及设备方案正在快速崛起,反过来也加速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工业软件领域的变革。
这是一个旧模式逐渐被新模式取代的全新时代。
1.摩尔定律:彼时与此刻
自英特尔公司成立和x86 CPU芯片架构出现以来,摩尔定律在很大程度上兑现了它的承诺。摩尔定律以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的名字命名,其具体指微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即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41%。
摩尔定律跨越了英特尔、摩托罗拉、ARM、苹果、IBM等公司数十年的芯片发展历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如摩托罗拉和IBM,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半导体行业的火热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和21世纪后,AMD维持着竞争格局,尤其是加剧了服务器领域的芯片竞争,进一步推动英特尔在相关领域的强劲研发和创新。
不过,一个新趋势正逐步浮出水面。从1994年到2007年左右,ARM公司(中文为“安谋公司”)的Cortex A9只有不足5000万个晶体管,相比IBM的Power 6、英特尔的Itanium 2和AMD的K10等强大的服务器芯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它们基本上都超过了5亿个晶体管。然而,从2008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ARM的发展速度比芯片行业的其他公司都要快(见下图中的绿线)。
图源:our world in data
从上图可见,ARM的发展速度(绿色线)从2008年开始越来越快,而英特尔(红色线)却逐渐跟不上摩尔定律。到2016年,英特尔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而ARM还在继续加速发展。
2013年,ARM的授权厂商苹果公司推出了A7,这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64位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拥有超过10亿个晶体管。这款iPhone手机芯片搭载的的晶体管数量,甚至超过了2007年IBM的Power 6,这个世界上曾经最强大的服务器芯片之一。(译者注:SoC是一个微小型系统,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集成在单一芯片上。SoC通常是为客户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标准产品。)
ARM的崛起只是全球半导体潮汐变化中的一个因素,而英特尔落后于摩尔定律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如今的半导体行业内,没有其他公司能像安谋公司一样独特:它可能标志着全球半导体行业“最民主”的力量,将芯片设计方案授权给任何想基于ARM架构和生态系统做开发的人。(译者注:Arm商业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仅提供芯片架构,而没有下一步的芯片设计业务。)
2.此消彼长:ARM、苹果和英特尔
在本世纪头十年的后半期,安谋公司(ARM)成为了移动设备处理器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作为ARM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苹果公司自Newton电脑系列开始使用基于精简指令集的CPU(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译注:计算机指令集,是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识别的命令,是指CPU用来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一套指令的集合。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计算机指令集则是CPU的“传令官”),此后便开始对ARM架构的芯片情有独钟;2007年发布的iPhone也使用ARM芯片,并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如今,在平台架构层面,ARM稳坐移动设备市场的核心。
同时提供更强处理能力和更长电池续航时间的竞争压力,使ARM芯片的进步曲线更加陡峭,注定要在每瓦性能上赶上并超越英特尔x86芯片。
长期以来,ARM和英特尔处理器的一大区别是ARM主要设计低功耗处理器,英特尔的强项是设计超高性能的台式机和服务器处理器。ARM架构作为目前最成功RISC架构,主导了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芯片处理器市场。根据英伟达公告,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已累计出货1800亿颗。ARM架构处理器在智能手机芯片、车载信息芯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微控制器等领域占到90%以上市场份额。
自iPhone 13系列开始,苹果将采用最新推出的SoC:A15 Bionic。值得注意的是,与A14相比,A15 Bionic在CPU性能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进步。苹果公司似乎受到了半导体人才外流的冲击,人才纷纷流向Nuvia和基于RISC-V架构的新公司Rivos。尽管如此,A15 Bionic仍设法将GPU性能比现有的任何其他智能手机芯片(包括自己的A14)提高了50%。A14 Bionic拥有150亿个晶体管,仅比苹果M1芯片少10亿个。
此前,高通宣布将以14亿美元收购由苹果前员工创立的芯片创企Nuvia,提升自身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竞争力。高通和苹果曾因专利版税问题屡次对簿公堂,尽管双方现已达成协议,但Nuvia公司和苹果一直处于交恶状态。通过此次收购,高通计划将Nuvia的CPU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一系列业务上,从而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和苹果、英特尔等公司抗衡。(译者注:有评论指出,高通希望借Nuvia降低对ARM架构的依赖,进行更多的定制设计,降低直接购买许可的费用。)
苹果公司在2007年春季收购PA Semi之后,基本上从头开始搭建了世界一流的半导体设计团队。《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报道曾指出,这次收购对英特尔来说是一个打击,因为他们本希望说服苹果公司在iPhone及更多未来移动设备上使用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苹果的选择作为风向标,让英特尔与智能手机领域的快速崛起几乎失之交臂。
Nuvia计划定制的基于ARM架构的Phoenix NUMA芯片(蓝色区域)计划超越苹果 图源:Nuvia
在后PowerPC(一种基于RISC架构的中央处理器)时代,英特尔和AMD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且英特尔还在2005年成功争取到了苹果电脑的订单。与此同时,安谋公司也在悄无声息地推进ARM芯片架构的发展,以便从每一瓦的功率中榨取更多的计算性能。当许多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其智能手机芯片上使用基本未经改动的ARM芯片设计时,苹果公司也获得了ARM的特别授权,可以开发基于ARM芯片并带有专有逻辑的客户芯片。
从上面两张图表可以看出,ARM体系已经赶上并实现对英特尔x86的赶超。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表示,到2025年,英特尔“将重新夺回每瓦性能桂冠”。考虑到最近的历史和ARM固有的架构优势,这种说法似乎更像是口号。此外,英特尔和AMD在每瓦性能方面还将面临新的重大竞争,那就是2021年成立的Rivos公司。这家企业从苹果挖走了 40 多名核心工程师。
- 原标题:芯片技术、地缘政治和工程软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分析师:明年阿斯麦EUV光刻机出货量将下调20-30%
2023-09-28 14:35 观网财经-科创 -
世界最大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锻件首套研制成功
2023-09-28 11:51 -
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被证明确实在自旋!
2023-09-28 07:49 科技前沿 -
全球最大!又一国之重器建成
2023-09-28 07:12 科技前沿 -
国家大力值计量基准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3-09-27 17:46 科技前沿 -
郭光灿团队等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2023-09-27 08:55 -
印度“月船3号”着陆月球南极?错!
2023-09-27 08:22 印度惊奇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4星
2023-09-27 06:34 航空航天 -
阿里云开源通义千问140亿参数模型
2023-09-26 22:48 观网财经-科创 -
余承东: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
2023-09-26 13:23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
2023-09-24 14:17 科技前沿 -
“AI使目前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中美必须开展对话”
2023-09-23 15:37 中美关系 -
我国发起的蛋白质组大科学计划国际总部成立
2023-09-23 14:45 医学 -
清华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中国得分全球第五
2023-09-23 08: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泰国与华为合作:共同开发泰国盘古气象大模型
2023-09-22 11:30 观网财经-科创 -
诺奖剑指AI?谷歌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获2023年拉斯克奖
2023-09-22 09:22 医学 -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全分散微球材料,可从废水中回收染料
2023-09-22 07:21 科技前沿 -
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
2023-09-22 07:09 医学 -
吉林一号高分04B星发射失利
2023-09-21 20:16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3-09-21 16:49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