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苏申佐夫:在他们眼中,乌克兰失败象征着西方失败
【文/安德烈·苏申佐夫,译/观察者网 杨珈媛】
尽管乌克兰的损失越来越大,军事力量也遭到破坏,但北约对战争的兴奋程度完全没有减弱。许多国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华盛顿为中心的西方阵营是支持乌克兰持续敌对行动的关键。危机持续差不多一年,基辅已经耗尽了军事资源和生产力量,只能依靠外援继续作战。
虽然说美国确实是指导和协调西方对乌克兰进行支持的关键角色,但不代表乌克兰和美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后者有其自己的目的。华盛顿在口头上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政治诉求,与此同时,它们也在仔细评估接受谈判的适当时机。美国军方领导人,特别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越来越强调通过外交努力解决冲突的必要性。英国媒体也传播着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策略是使冲突升级,以此进一步缓和冲突;通过向基辅交付一波大规模的军事装备向俄罗斯施压,这样可以带领基辅进入一个更有利的谈判位置。
“美国为什么试图拉长俄乌冲突?”(截图自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
不容忽视的是,乌克兰军事危机的持续完全符合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利益。美国有意延长这场冲突,共有八个论点可以说明:
第一,俄罗斯会相对地被削弱——因为俄必须投入大量资源消除乌克兰的军事威胁,实现本国在战后欧洲安全结构中的平等地位,这是俄罗斯的政治目标。西方媒体渲染着俄罗斯濒临失败的说法,虽然这样的说法与实际相去甚远,但西方还是营造出了它们想要的效果:许多国家——甚至那些对俄罗斯持中立态度的国家——都采取了观望态度。由于俄罗斯没有取得明显的军事胜利,大家现在普遍认为乌克兰正在获胜。
第二,切断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符合美国的既得利益。瓦解俄罗斯与欧洲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广泛联系——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它们这点“小心思”从冷战时代开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破坏北溪管道的行为显然也得到了北约的支持。美国人希望将欧洲的能源消费从俄罗斯转移出去,这样还可以给欧洲工业制造困难,美国商品面临的竞争就更小了。
第三,美国试图打消欧盟国家的战略自主,而乌克兰危机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美国及其东欧盟友成功地在信息空间中制造了道德恐慌,却完全不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任何反思。在媒体和部分激进的公众施加的压力下,美欧做出了向乌克兰转让武器的战略决策,它们完全不计后果。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和精英群体本来应该冷静地考虑欧盟和俄罗斯关系滑向深渊的后果,但理智的声音却被淹没。
第四,美国不想让乌克兰被打败,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为乌克兰投入了大量金钱、政治和象征性资本。在西方眼中,乌克兰只能以“胜利者”的形象出现。乌克兰失败也将象征着西方失败,这会在许多现在正积极鼓吹战争的知识分子心中留下一个“开放性创口”。
第五,美国始终在捍卫它所理解的“自由”——这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它们认为,在乌克兰局势中也表现出了“自由反对不自由”的斗争。美国认为能够在乌克兰的国内局势中看到这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当然,为了配合西方,泽连斯基政府也试图在西方面前表现出自己带有这种意识形态。
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闪电访乌”,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图源:澎湃影像)
第六,美国鼓励欧洲加强自己的军事工业,重新实现军事化。美国已经意识到,仅靠美国军队来对付长期的军事竞争是不可能的。此外,美国意识到来自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并意识到其资源很快将被转向太平洋地区的对抗。因此,在欧洲战场上,华盛顿正在寻找提高欧盟军事力量的方法,比方说,欧洲各国的国防预算至少应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第七,美国在打击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等“正在崛起的”对手时,顺便寻求巩固与欧洲盟友的关系。比方说,美国正试图建立出售昂贵的高科技武器的联盟。
第八,美国在乌克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自身的再工业化。扩大军工综合体的规模是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毕竟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工综合体被运用于生产高科技产品,这类武器数量不多,但现代常规战争需要的是大规模生产相对廉价的通用火炮、坦克和飞机系统。
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仅是基于遏制俄罗斯的需要,也是为了应对与中国的潜在对抗。
所有这些都使得美国对于推动和平解决冲突极不感兴趣。美国人认为,他们还有得是时间。华盛顿的战略规划其实不怎么关心乌克兰危机是否会结束,不关心乌克兰能否保留目前的边界,也不关心乌克兰会否失去领土。无论乌克兰发生什么,美国都会想办法实现上述的那八个目标。美国的战略相当灵活,为了遏制俄罗斯它完全可以把乌克兰的安全和福祉丢在一旁。
(本文刊载于2023年2月6日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秦刚同白俄罗斯外长通电话,白方完全支持中方文件
2023-02-25 07:58 中国外交 -
人民日报和音:继续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3-02-25 07:32 乌克兰之殇 -
中方此时发布涉乌立场文件,什么信号?
2023-02-24 23:03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美国公布“毒列车”初步调查报告:这不是意外
2023-02-24 22:25 美国一梦 -
“毒列车”事发地民众活该?美主持人“暴论”遭批
2023-02-24 21:54 美国一梦 -
俄乌冲突一周年玩梗《星战》《哈利·波特》…北约被骂惨了
2023-02-24 21:49 乌克兰之殇 -
波兰向乌克兰移交首批豹2坦克
2023-02-24 21:43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发出积极信号,愿与中方会谈”
2023-02-24 21:03 俄乌冲突一周年 -
“谈判是通往和平之路,不能忽视中国”
2023-02-24 20:25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拜登曾称有摧毁台湾计划?外交部:美方应做出解释
2023-02-24 18:51 台湾 -
因机身问题,波音再次暂停交付“梦想客机”
2023-02-24 18:14 大公司 -
“若不听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将产生严重后果”
2023-02-24 16:4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马斯克也看不下去了:没人比她拱火更积极
2023-02-24 16:4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18岁才识字的他,将成为剑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黑人教授
2023-02-24 16:41 -
“不过是讲了一些真话”
2023-02-24 16:29 中国外交 -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回家”
2023-02-24 16:29 中国外交 -
被问是否支持俄参与北溪调查,她开始“踢皮球”了...
2023-02-24 16:27 -
“中方早已通过领事保护途径明确要求美方通报进展,但美方拒不回应”
2023-02-24 16:14 中美关系 -
拜登曾称美国有摧毁台湾计划?外交部:美方应做出明白的解释
2023-02-24 16:09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回应“中方立场文件”
2023-02-24 16:0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0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8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