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为烈士寻亲”,他们一次次重新点亮那些逝去的面容
最后更新: 2023-04-05 14:25:1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又是一年清明节,春风落日寄哀思。
清明祭奠是家国大事,缅怀先烈是后人之义。近年,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公益组织、媒体等,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成效显著。但年代久远、战争损毁、区划变动等原因,寻亲始终面临残缺的资料、海量的人口数据及DNA鉴别科技成本。
要实现高效寻亲,离不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人民力量。本文要讲述的故事,便与此有关。
“我一夜睡不着”,从此又多了一份不平凡的工作
这场接力赛从云南说起。
2022年11月,李张良正在云南蓬莱村搜寻一位散葬烈士墓,一名老人告诉他,山上还有4座。中风后的老人躺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很想带李张良上山,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村一位大婶自告奋勇,充当了向导。
越往山上走,草木越深,很快便无法下脚。一名当地大叔带着镰刀前来接替,大叔一边走在前头一边劈砍草木,为李张良劈出了一条路。
“到墓地一看,草深得已经把墓碑完全覆盖了,如果不是老乡帮忙,外地人很难找到。”烈士墓沉睡在大山里,周围零零散散还有一些村民的古墓。李张良熟练地打扫、描红、祭奠,将四名烈士的资料整理发布,请宜良当地民众提供线索。
四位烈士分别是:王永贵,黄仁喜,李长安,李国富。4位烈士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0057部队独立2分队,王永贵是班长,其余三名是战士。墓碑均无籍贯及出生日期 。
青山处处埋忠骨(图源:作者供图)
这并非李张良第一次上山找寻烈士墓地。
他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有救援就有“蓝天”。如今,李张良在不平凡的救援之余,又多了一份不平凡的工作——为英烈寻亲、助忠魂回家。
契机源自2022年9月1日,昆明盘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上山搜寻英烈墓,李张良在协助的队伍中。当地热情乡亲给予了帮助,那片在山上草丛中沉睡的烈士墓地很快被找到,那一夜,李张良却失眠了。
“墓群在山中,几十年无人祭扫。墓地长满树木荆棘,野草深得盖住了坟墓,墓碑上都是积年累月的老苔藓,早已看不清英烈的姓名。”李张良对我说,“我一夜睡不着,想着我必须做点什么。”
等不及事务局依次归档并开展工作,第二天,他便返回了墓地。锄头挖走了碎石,刀具割掉了杂草,铲子将陈年青苔一层层刮掉......墓碑刷洗干净后,他又买来毛笔和红漆,将墓碑上的英烈们的姓名描红,一遍又一遍。自从发现了这片墓地,后面的一周,李张良都待在那里。
他身体很累,但心灵上得到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慰藉。
自此,李张良开始自发寻找当地的散葬英烈墓,打扫、描红、祭奠,整理资料发布网上,以期为家属提供线索。
2022年11月,李张良发布蓬莱村4位散葬烈士信息后不久,在宜良工作多年的赵永祥,主动联系了他。“看到他发的信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想起了儿时常在当地人称‘大军坟’的烈士墓地附近砍柴。”他告诉我,“地图上一查,这四座墓距离我40多公里。我赶紧联系他,想着自己也出出力。”
两人一拍即合,李张良在网上查找资料,赵永祥则多次到村中走访、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不久,退役局烈保科反馈,当地政府计划将四位烈士遗骸从山上迁移至县里的大荒田烈士陵园。
迁移后,四名烈士不会再长眠青山无人知晓,每年清明,会有一批批民众学子前来缅怀祭扫。
墓碑前跨越时空的团圆,才是圆满的终点
故事到这里,对于常人来说,已经很圆满。
但李张良的脚步没有就此停下,他被引荐加入了“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也因此,他惊奇地发现,散葬烈士迁入陵园并非完结——墓碑上的名字得以重新发光、墓碑前跨越时空的团圆,才是一个圆满的终点。
项目发起人孙嘉怿(微博“猫小喵滴兔子”)解释:“战火纷飞时,很多烈属只知亲人牺牲、却不知烈士埋骨何处;而一些烈士墓长期无亲属祭扫,或是年代久远散葬山中、无人知晓。我们不仅要找到烈士墓地、整理出烈士姓名籍贯何时参军为何牺牲等生平,还得为烈士找到血亲,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号。”
“40年了,妈妈今天终于有地方哭了” 2019年,寻亲成功后,一位烈士母亲在孩子碑前恸哭(图源:猫小喵滴兔子)
李张良更惊奇地发现,原来有人早在2007年,便开始做着同样的事情。那位前辈名叫“路客”,真名兰钢,是烈士寻亲圈中的传奇,至今,这位扛鼎人物依旧战斗在寻亲一线。
2007年至今,一人一摩托、永远在路上的他,一路走一路拍,整理出途经之地无数烈士的信息。他的个人博客,为国内最早一批为烈士寻亲的人,提供了严谨详实的烈士信息。
他的座右铭“在路上绝不退缩”,是他用自己最青春的十六年,诠释了不同于常人的缅怀方式。偏远地区的陵园,往返不容易,一天的时间不够拍摄整理,他便在烈士陵园里打地铺过夜。他也曾被人说是怪人,被怀疑是间谍、质疑过动机,也曾在寻找烈士墓时遇到藏獒,被老乡斥责“你就不怕藏獒把你变成手撕鸡”。
如今,路客形成的海量数据库,以及成熟严谨的信息搜集比对经验和丰富的军史知识,成为许多后来者的指路明灯。他不是军人,但接触过他的人,无一不感叹他是一位战士。他也有很多战友,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越来越多的参与进来的志愿者们。
孙嘉怿说:“一开始很多人抱着好奇心加入我们,后来意外碰到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同家乡的烈士,又会有所启发继而坚持了下来。”
故事回到“有所启发、长期坚持”的李张良这里。
他将已掌握的四位烈士资料交给孙嘉怿发布,征集线索。没有籍贯信息,志愿者们便群策群力,根据战史军史比对,或去方志办、档案馆翻阅旧籍。另一边,赵永祥在挨家挨户寻找村中知情老人时,遇到了一位古稀老兵,他曾在四位烈士所在部队服役,提供了方向。
赵永祥感叹:“很多时候,烈保科出面联系村干部,我们就能在本地人的帮助下找到知情老人。怕就怕,时不我待,这些老人都走了,那就太难了。”
宛如一层层的剥洋葱,每一个线索的推进,背后藏着难以言明的努力。经过层层比对分析,志愿者们发现,黄仁喜烈士的部队信息、大致牺牲时间及立碑时间,与广东韶关某地烈士信息高度重合。
可云南与广东相隔甚远,寻亲要继续,还需千里之外的一臂之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郭台铭称将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为“负气退出国民党”鞠躬道歉
2023-04-05 13:23 台湾 -
20岁女留学生在泰遇害,温州警方通报:三嫌犯已被刑拘
2023-04-05 12:58 疑案追踪 -
国家发改委: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划司”相关机构
2023-04-05 12:54 -
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中电科回应
2023-04-05 12:54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查
2023-04-05 09:08 廉政风暴 -
马英九:我们中国的抗战贡献非常大
2023-04-05 07:21 两岸关系 -
市委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陈吉宁作专题党课报告
2023-04-04 22:55 上海观察 -
陈吉宁会见美国莫德纳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班赛尔
2023-04-04 22:53 上海观察 -
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2023-04-04 20:28 上海观察 -
张国成任江苏省委常委
2023-04-04 18:14 高层人事 -
非法收受财物共计1698万余元,潘家华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3-04-04 17:37 廉政风暴 -
张继科的声明若有违事实,是否需担责?
2023-04-04 16:51 依法治国 -
五部门: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2023-04-04 16:43 中西教育 -
社会各界人士在长春伪满皇宫缅怀先烈
2023-04-04 16:40 -
中国赛艇协会、中国皮划艇协会原主席刘爱杰被查
2023-04-04 16:30 廉政风暴 -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会见富士康等台企负责人
2023-04-04 15:56 两岸关系 -
徐大彤任公安部副部长,陈振林任中国气象局局长
2023-04-04 15:56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定于6月9日开幕
2023-04-04 15:37 中国电影 -
不戴口罩会引发新一波疫情吗?李侗曾回应
2023-04-04 15:35 抗疫进行时 -
《2023清明奇妙游》定档4月4日,多重“元宇宙”诠释节气概念
2023-04-04 14:3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