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为烈士寻亲:“这么多年没提过钱,墓前团聚就是最大的回报”
最后更新: 2021-09-30 11:02:54这些名字里或许藏着团圆的希望
“2018年,原超同我们去朝鲜时,原家已经苦苦找寻原德成烈士60多年了。”
黄军平回忆,“他们不甘心亲人只是一张照片上的记忆,不甘心只是烈属证上的一个名字。”
战士原德成,18岁参军,牺牲的时候还不到21岁。
1954年,烈士证送到了村里,全村一起瞒着原德成的母亲。“有一天,村干部聊天的时候说漏了嘴。奶奶听到后身体立马垮了,一年多就走了。奶奶病逝后,爷爷一有时间就到处打听大伯的下落,但找了十几年没有一点消息。”
烈士的侄女原亚莉回忆,她的父亲原德功对此非常自责。“最初是我父亲想要参军,大伯以父亲身体孱弱为由,死活不同意。大伯自己却又争着去朝鲜,叫父亲在国内好好读书。”
多年来,原德功只要攒下一点钱,便去各地的民政局和烈士陵园寻找哥哥的消息,却总失望而归。
“每逢过年、清明的时候,父亲总会对着朝鲜的方向烧纸,流着泪坐在地上和空气拉家常,一说就是几个点儿。”
原德功于2010年去世,享年70岁。“父亲临终时把我们都叫到床前,要我们一定要找到大伯的下落。”想起父亲的遗言,原亚莉大哭起来。
原德成的侄孙原超说:“爷爷奶奶时刻挂念着此事,他们生前常常给我讲英烈们的故事。想让我到处寻,又担心我负担太重;交给我姑姑,又不放心她独自外出。2014年,奶奶听到第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消息,她急忙叫我俩赶赴沈阳。”
当年,75岁的范淑琴患有严重的肾病,她叮嘱原超,一定要找到德成,她不愿带着遗憾离去。
“我们晚辈逢年过节给老人的红包,原来她一直存着,拿出来给我们做了寻亲的路费。可最终,她还是没能等到大爷爷(原德成)的消息。”
原超哽咽了,“到我这代,总算找到亲人了!我们家十分感谢志愿者们!”
黄军平从朝鲜带回的烈士名录中,有原家四代人魂牵梦萦的那个名字。2018年,原超同黄军平、孙嘉怿等人,一同前往朝鲜,找到了原德成烈士的墓地。
原超和原亚莉在英烈墙前,扶着亲人的名字涕泪横流:“太爷爷、爷爷奶奶、爸爸姑姑到我这一辈,四代人60多年的心愿终于了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原超(左)和原亚莉(右)在英烈墙上找到了亲人的名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英雄了,这就是国家新的希望吧”
寻亲路上没有轰轰烈烈,很多过程枯燥而烦琐。
海量的线索、存在纰漏的历史信息、寻访到的老兵或烈属的强烈期盼、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找到的荒山溪谷间的无名烈士墓、组织协调烈属团赴朝寻亲……越来越多的使命让黄军平压力倍增。
烈士的名字能够出现在英烈墙上,已经十分幸运,如果有详细信息找得到健在的亲人,更是极其难得。大多数时候,志愿者们“劳而无功”。
送英雄“回家”这条路,黄军平走得很艰难。他没有年轻强健的体魄,没有充足的资金。最初的时候,连电脑技术都是从头学起。“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当我想进一步了解寻亲路上的难处与苦衷时,黄军平笑了笑:
“我总对自己说,我父亲当年愿意把一切都交给党和国家,说明他相信未来,相信自己的牺牲能让别人过得更好。我既然认定了要帮扶志愿军老战士及烈士寻亲,我都会坚持下去。”
随着黄军平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消息迅速扩散,不仅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强烈支持,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提供线索、提供帮助。
让黄军平最为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队伍。
时至今日,“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组织,近百位志愿者已经帮助8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志愿者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过了25个省份,去往7个国家,寻遍了数不清的烈士陵园。
如今,在志愿团队中,1968年出生的黄军平是最年长的一个,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中,他显得尤为醒目。
志愿者(部分)开展清明英烈祭扫活动
“和黄叔共事这些年,我们年轻人都很敬仰他。他老说自己是个普通人,但我们都知道,他坚持做着一件件不普通的事。正因为有他和路客老师这些前辈,才有了现在全国各地分布的年轻志愿者们。”
宁波志愿者孙嘉怿说:“在我心中,黄叔是一个伟岸的人。可到现在,黄叔依旧没有找到黄建国烈士的墓地。如果哪天他老了寻不动了,我们也会为他一直寻找下去。”
初次帮助烈属找到亲人的情境,孙嘉怿历历在目。那是2017年春,一位安徽的烈属辗转找到她:“您好,看到您经常到烈士陵园去,想请您帮忙寻找一下我的小爷爷王心恒。”
原来,烈属家多年没有放弃寻找。清明时,偶然在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看到了王心恒的一小段资料,获悉亲人牺牲在宁波。
孙嘉怿心里没底,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她立即联系了宁波当地的民政局和纪念馆,查询无果后,工作人员提示她可以去烈士陵园找找。
于是,孙嘉怿便利用业余时间,把宁波大大小小烈士陵园的墓碑寻了个遍。每到一个烈士陵园,她都会将陵园内的所有墓碑拍照,将烈士姓名、牺牲战役及安葬地整理信息并归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