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千户:中国电动车为何在国内几乎“卖一辆亏一辆”,在泰国却能盈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千户】
提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国内舆论基本上一片叫好,再加上近几年出海之势如火如荼,不乏观点认为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已能拳打德国大众、脚踢日本丰田,走上巅峰指日可待。
不过,若看数据,实际情况可能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想象。
根据GlobalDate近期公布的数据,在2024年全球汽车销售排行榜中,日本的丰田集团以1080万台的销量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德国大众集团以903万台位居第二,韩国现代集团排名第三。而我们中国的车企,比亚迪集团近几年势头凶猛,但也排在斯特兰蒂斯集团之后占位第五,销量427万辆,不及丰田或大众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销量333万辆,虽相对较少,但是首次冲进榜单前十,离第九的日产集团仅差2万辆。
也就是说,眼下,若看增速,确实,中国的新能源车企高歌猛进,那些老牌巨头渐呈颓势;但看总量,我们离前三甲还有一段路要赶。
在榜单之外,我注意到,“全球销冠”丰田去年全球销量下跌3.7%,其中,看具体地区,在华销量继续下滑6.9%,这应也是其让麾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独资落户上海的原因之一,试图借复刻特斯拉之路挽回市场,当然能否走成另说;而在日系车企的“根据地”——泰国,丰田去年销量下降17.1%。看似大跌,但考虑到受困于经济复苏乏力、家庭债务高企,泰国去年的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丰田这业绩,放在一众品牌里也许还能自我慰藉“少亏当赢”。
看新闻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大有“攻城略地”之势,丰田的地位多大程度上被“动摇”?与此同时,它又采取了哪些反击之术?我去泰国时顺带调查了一番,了解到一些情况。
价格战在泰国遭遇“水土不服”
如果站在泰国街头数路上来往的汽车品牌的话,出现得最频繁的牌子无疑是日本丰田,来往的10辆车里得有七辆是它的,剩下的名额由日本本田、韩国现代等车企瓜分,中国的汽车品牌并不多见——我在泰国街头只见到过上汽名爵、比亚迪、哪吒和江淮。
2023年,日系品牌在泰国的汽车市场占有率仍然高达78%。但就细分的纯电动车类别来看,目前中国品牌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除了上述见到的四个,目前在泰国销售的中国新能源品牌还有长城、奇瑞、长安、埃安等。
这种市场格局,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熟悉,很像十多年前的国内市场;日系品牌应该也清楚未来泰国市场会发生什么,因为这一切都已经在中国市场发生过,而且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要比十年前强太多了。
于是,泰国的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件事:日本汽车厂商利用在泰国的政治影响力,要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提高售价,以“维护汽车的市场价格”。
在国内,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获得了快速发展。每次新能源汽车发动价格战时,传统燃油车品牌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调,使得中国市场的汽车价格不断下探。中国新能源汽车刚进入泰国时,或出于国内竞争思维惯性,加上希望迅速打开当地市场,所以第一批车子的价格定得比较低。
这一举动马上触动了已是泰国汽车市场主流的日系品牌的敏感神经——中国车企这么干,会把泰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价格打下来,既影响自己的利润,也将导致市场份额重新洗牌。于是,日系品牌想到了这一招,动用其在泰国的政治影响力,要求中国新能源品牌提高售价,以“保护市场”。最终,中国的新能源车品牌半推半就地提高了终端销售价格。这导致中国车企面临着一种奇特的状况:同样的车子,在中国本土是卖一辆亏一辆,在泰国是卖一辆赚一辆。
观众在曼谷举行的泰国国际车展上拍摄长安VIIA汽车。 图源:新华社
日系车企的这种市场干预方式,对于中国品牌乃至国内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厂家和经销商们什么花样噱头都玩过,而政府基本上不会直接干预定价——即使一轮轮的价格战导致传统汽车国企损失惨重。
日系汽车品牌能够在泰国形成干预能力,首先源于其根深蒂固的产业统治力。走在曼谷街头会发现,从家电到汽车,泰国现代工业品几乎都是日韩系的,依赖程度之深,以至于若强行剥离,泰国社会或将退回前现代状态。
这种状况是多个因素导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韩在二战结束后就在东南亚布局,并深耕至今。日本从1960年代起就在泰国修桥铺路,日韩系品牌当时就占据了泰国市场。日系车企则在泰国布置产线,设立多个生产基地。日本在泰国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泰国曼谷的两个著名红灯区phrom Phong和Thaniya,门店全挂有日文招牌,被称作日本街。
而对于泰国政府来说,跟中国及其大企业对抗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不仅连续多年稳居泰国最大客源国,更在农产品贸易、基建投资等领域形成战略互补。为此,西方一些观察家曾调侃泰国政坛分为两派——“亲华派”与“极端亲华派”;泰国前总理英拉离开泰国后曾到中国担任汕头集装箱码头公司总裁,算是对这一戏谑的注脚。
因此,面对日系资本的强大压力,泰国政府坚持传统的“对冲”策略:既想办法满足日系的诉求,也不能过分得罪中国。像欧美一样动辄挥舞关税大棒?不能,也不会。既然两边都不能得罪,那就跟中国品牌商量下别卖那么便宜,“苦一苦”泰国人民买车的时候多花点钱。可能中国的新能源品牌汽车原想以价格换市场,但看到电动车占领市场已成大势,其他就是时间早晚问题,那就顺从其意,等吧。
各国汽车品牌在泰国市场上轮番上阵,市场竞争犹如城头变幻大王旗,期间,看似佛系的泰国政府并非毫无作为。作为一个从殖民时代到二战结束都能始终保持独立的国家,泰国政府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各大品牌只需专注于如何占领市场,而泰国政府要考虑的远不止于此。
考虑到泰国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工业水平,要想在国内建立一个自主品牌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泰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吸引汽车厂商将生产线落户泰国,以便从中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如今,除了早期日韩系品牌已经在泰国设立了生产线外,中国品牌如上汽名爵、比亚迪、哪吒、奇瑞、长城等,也纷纷在泰国投产生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线生产的汽车不仅供应泰国市场,还会出口到其他右舵车国家——泰国是一个左侧行驶的右舵车国家,为了方便生产,一些中国车企将针对右舵车市场的产能集中在泰国生产。如此一来,它们不仅可以更高效地供应这些国家市场,还能够绕过欧美对中国汽车的制裁。
换言之,泰国政府也是算盘拨得噼啪响:在泰国销售的汽车的利益,我要拿;不在泰国销售的汽车的利益,我也要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印度高铁继续拖,又看上了日本新列车
2025-03-20 14:03 -
中国依法处理,加拿大又急眼了
2025-03-20 13:36 禁毒战争 -
打破停火后,以色列开展地面行动
2025-03-20 13:19 巴以恩仇录 -
美方找补:特朗普不会坐等任何国家元首一小时
2025-03-20 13:17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2025-03-20 12: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军削减开支,原定驻日美军扩张计划悬了
2025-03-20 12: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军火不买美国货,欧洲官员:打我们脸的盟友留着干嘛
2025-03-20 11:23 -
“特斯拉名声被马斯克毁了,他要忙不过来就把CEO辞了吧”
2025-03-20 11:10 -
美俄乌即将三方会晤?美方回应
2025-03-20 11:10 乌克兰之殇 -
密会乌克兰反对派,库什纳、小特朗普…他们都有份
2025-03-20 10:17 乌克兰之殇 -
雪佛龙CEO找上鲁比奥:我们撤了,中国就要进来
2025-03-20 10:0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白宫:特朗普将签署命令关闭教育部
2025-03-20 09:56 -
欧洲议会文件:14个欧盟国家离不开中国5G,德国“最揪心”
2025-03-20 08:57 -
澳军机进入中国领空,可能遭到军事反击?我大使回应
2025-03-20 08:43 -
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2025-03-20 08: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与特朗普在沙特会晤?克宫回应
2025-03-20 07:33 俄罗斯之声 -
美联储:关税影响通胀,经济衰退可能性上升
2025-03-20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美国可以帮助运营乌发电站
2025-03-20 06:38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跟泽连斯基打了一小时电话,我们走上了正轨
2025-03-19 22:38 乌克兰之殇 -
“175对175”,俄乌再次交换被俘人员
2025-03-19 22:2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2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98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0“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6“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