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骥: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这是在开国际玩笑
关键字: 特朗普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环境保护美国利益低碳行业高碳行业观察者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声称气候变化本身是个骗局,要退出《巴黎协定》。现在要以此来践行自己的竞选承诺,否定奥巴马政府的政治遗产。这种把国内政治斗争绑架到全球议题的做法,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会造成什么影响?
邹骥:美国这么做,在国际政治上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全球已经有190多个国家都接受了《巴黎协定》,之前和美国的谈判也一直在进行中。我认为奥巴马政府当初在签订协定时,他们对于美国利益的考虑已经非常充分了,美国的关切点都囊括其中,其他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妥协和让步,甚至于《巴黎协定》的法律形式也已经考虑到了美国国内政治的特殊性,然而美国还是觉得自己吃亏了,还是要退出,这个很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一个国际玩笑。
特朗普对自己选票负责当然无可争议,但却因此做出了一个非常短视的错误决定,他争取的是那些代表高碳行业利益的、甚至是高碳州的选民的选票,并不代表所有的美国人民。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的决定都不是正确的。
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到:美国的实力来自三个方面:军事、经济和作为软实力的吸引力。凭什么大家尊重你、听你的?因为你做的事情站在道义制高点,符合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大家才愿意跟随你,服从你的领导。中国有句古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特朗普这么做是冒天下之不韪,损害的是美国的形象和利益。特朗普不是要让美国再伟大吗,他的做法显然违背这个意图。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仅是个环保议题,更会广泛影响到一系列地缘政治互动模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您认为美国的退出会对国际秩序建设产生哪些冲击?
邹骥:迄今为止,国际秩序的确定还是由主要国家的实力来决定的,主要国家根据他们的实力来影响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和要素。二战结束后,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一直是世界秩序的主导者,现在美国的实力尽管绝对量上看依然是最强大的,但在结构上,那个美国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实力也在上升,现有的国际秩序会有一个自然的、再平衡的过程,这个大的进程也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逆转。如果一个有远见的、智慧的政治家能够顺势而为,认清这种秩序变化的历史趋势,就能够为自己国家、人民和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和福祉,否则他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可能就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了。
从美国近些年来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它可能在这个失去平衡的国际秩序中找不到自己位置了,依然沉浸在一超独霸的幻想里,在不该发挥影响力的地方发挥影响力,该发挥的地方又发挥得不到位。所以美国要考虑的是,在新形势下如何找到更合适的位置,这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眼下美国依然会对全球秩序起到重要作用,但它也要做出改革调整,要顾及其他国家包括小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至少在G20、G7框架里,要跟别的国家商量。均衡自己的所谓各种利益,也要均衡其他国家和全球利益,大家要商量着办,然后取得某种平衡,这才是为国之道。
就事论事而言,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是在削弱美国在国际秩序、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他做出的这个选择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而且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错误的、混乱的、和鲁莽的决定。
观察者网:您曾经参与过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认为这次大会是一次全球治理非常好的示范。但眼下以美国为主导,有一股反全球化浪潮。在这种背景下,您觉得未来要推动气候变暖这样需要全球协作的议题,会遭遇哪些困难?
邹骥:首先还是在思想和认识上,要打破那种零和博弈、那种所谓搭便车的陈旧思维。现在各国都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算计着你做的少了还是我做的多了。先不说长远的环境效益,就说眼下的经济效益,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巨大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容易获得的。很多国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搂着自己的钱袋子,格局不够开阔,这个显然是最大的障碍。
基于这样一种障碍,美国又利用它的绝对实力带来另一种阻碍。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不积极会带来不利的政治引领,可能会动摇一部分国家、一部分低碳行业和利益集团的信心。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也不能被那些事儿所吓倒。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华盛顿,当地民众游行抗议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联合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包括正在德国访问的李克强总理都表示会继续履行承诺。这些国际组织和大国的表态,能不能够抑制美国退出可能带来的“多米诺效应”?
邹骥:美国退出就让它自己退出好了,这不会影响《巴黎协定》的有效性,绝大部分国家也不会效仿,因为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刚刚批准又反悔,这说明你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美国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应该说,大部分国家都是根据自己主权、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决定这件事情的。而且这次大部分国家确定的目标都是国家自主决定的承诺,并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所以既然是国家自主决定,就不会这么跟着美国走。
对中国来说,中国政府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坚持履行《巴黎协定》,我认为美国退出对中国来说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影响。中国还是一个有理想和道德的国家,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倡导生态文明,中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政治定力,这样才能变得伟大,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目标。至于有些人提到的中国应该发挥全球领导力,我认为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进步,发展低碳产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己的减排目标,自然而然地,中国会逐步走到前列,走到国际舞台中央,成为受人尊敬的、有领导力的大国。而不能简单理解为,既然美国退出了,美国的那部分力就该由中国来出,不能这么解释中国的领导力。
观察者网:《巴黎协定》不涉及任何的义务和赔偿。此前就有人争论过这项协定的约束力,如果一个大国的退出会对协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那是否说明这项协定本身就是脆弱的,我们还如何期待它能够发挥实质性效果?
邹骥:任何一个国际间的协定都有脆弱性,需要依靠大国的支持和主动引领来让它得以实施落实,这在全球环境、经贸领域都是如此。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国际政治领域依旧存在丛林法则,眼下确实没有人能够制约美国。表面上看,美国的绝对力量还是最强大的,但我觉得它这么做,会削弱它的相对力量,损害的是美国的吸引力。你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诚信何在?
退出《巴黎协定》确实不像在经济领域那样会有惩罚机制,但如果美国真正退出的话,它在整个协定进程中就会被削弱甚至失去话语权。别的国家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上,也会形成一个有形或者无形的联盟孤立美国,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在外交上让自己处于被孤立的地位。
还有一个长期潜在的局面是,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转型,时间长了以后,美国可能就会在这个领域和别的国家拉开距离,原先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会下降。而且美国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整个全球趋势都背道而驰,它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会减弱,自然它的号召力和领导力也会下降。
【录音整理/宋煜昊 周小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评论 40“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评论 41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294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94“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
民主党人跳脚:虚伪!对乌援助并不影响美国自身库存
-
为何对特朗普“由爱转恨”?马斯克回应
-
“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
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车,武契奇盛赞中国建设者贡献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