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扬:《使女的故事》除了“政治正确”,还有其他
关键字: 美剧《使女的故事》69届艾美奖颁奖典礼艾美奖2017美国政治正确好莱坞政治正确好莱坞 女性主义“这是一个关于人们的故事”
说到这里,由女性主创制作、叙述一位坚强女性的挣扎的《使女的故事》,无疑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了。但在今年4月的翠贝卡电影节的剧集首映式上,剧组成员的回答却出人意料。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主演奥弗雷德的伊丽莎白·莫斯说,“这是一个关于人们的故事。女性权利就是人权”。而原作者阿特伍德持有相似的意见:“如果你把现实集成一个大杂烩,作为书的一部分,不免会有人说,这是‘女性主义’,但这不代表作者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创作。这样的观点是现实产生的结果。我书里的事件无一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我没有从女性主义出发,我写的是我收集和看见的事情,可谁说我没有被煽动呢?”
原作者阿特伍德在电视剧中客串了一位甩女主角一巴掌的无名嬷嬷……(图/豆瓣)
没错,撇开“政治正确”的标签,《使女》讲述的故事讨论了我们都迫切关心的社会话题:当代独立女性的身份、民主制与专政、阶级自由和平等……面对当下欧美局势的动荡、极端宗教分子的威胁、可能的战争阴影,我们迫切需要一部这样的作品来促使我们思考。而剧集本身精心的表演与制作,更是无愧于艾美奖最佳剧集的殊荣。
《使女的故事》不在于为女性主义著书立碑,但是富有着女性主义精神。当代社会对“女性主义”持有刻板印象,但也有多元化的解读。
剧组和原作者对“女性主义”标签的回避,也是在鼓励观众们关注故事中性别之外的极权、宗教、人性等话题,而这些话题也与女性的权利息息相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卓扬:《使女的故事》除了“政治正确”,还有其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