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周云蓬: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49:55观察者网:您觉得这些孩子参加夏令营,会有哪些收获?
周云蓬:我小时候,就参加过盲童夏令营。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感觉什么都新鲜。对于一个东北的孩子来说,北京五光十色,也很刺激。
后来大学毕业没有工作,果然去北京漂了。我觉得跟那次夏令营关系很大,种下了种子,心底知道,人可以往远了走。
所以,当我长大了,也想让这些孩子体验下,世界很大很丰富,远方有家乡没有的东西。或者,至少从音乐中体会到快乐,向希望看齐,作为一生的参照。
温饱问题解决了,但人也需要尊重
观察者网:早些年,您办理银行卡受阻、带导盲犬入住酒店被拒的消息,也引起社会关注。您觉得视障人士或者广义上残障群体现在的出行环境有所改善吗?
周云蓬:有改善,但还是不够。
日常生活中,视障人士遭受歧视很明显。比如在一线城市机场,这已经算服务最好的地方了,我还经常遇到这类事情。工作人员跳过我,直接问同行者:“诶,他那个身份证呢?”“你告诉他怎么怎么样……”“让他把墨镜摘一下!”完全当我不存在。工作人员在跟另一个人说话间,就决定了我的命运。这是有点没礼貌的。
当然我也不愿意跟对方当面挑理,基层工作人员也不容易。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普通视障人士,可能更没有被满足这种被尊重的基本需求。的确,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人也需要尊重。
内地在无障碍设施方面,还存在不足。很多马路口,没有电子发声的交通提示灯,但在香港很常见。
再比如,导盲犬不让带进公共场所的问题。在上海某个公园,我曾经带着导盲犬,被保安拦下。一旁的上海市民跟保安解释,导盲犬可以上公交、飞机。然而,没用。
还有一次,大概半年前,我去北京某个公园,门卫拿人多做借口,说派个保安领我进去,但导盲犬得放在门口。我想凭什么呢?我就想跟我的狗狗进去。当场就有人建议,打市长热线立马就能解决,但我不想害对方丢了工作,这不是他的错,只是他不懂这个政策。
说来说去,这种事儿,只有发到网上,引起大家关注,政策、观念普及了,才能有所改观。
观察者网:您认为社会如何可以提高对视障群体的认识?
周云蓬:我听到有个网红带导盲犬被拒,打了市长热线,保安被辞退了,从此是畅行无阻了。
但我不喜欢这么惨痛的解决办法。我还是希望通过讲理,实在不行就妥协一点。某种角度上,我自己也是弱势群体。
我觉得,视障人士主要是没有更多话语权,不方便在外面跑动,就算发言,别人也听不到。要是有一万个我这样的就好办了,至少我还有点“知名度”,也就有一定话语权。如果全国1700万视障人士更多人能有话语权,能发微博或抖音,那就好了,有不公的事,就能发出来。做盲童夏令营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让孩子们见世面,长大了起码知道怎么维权,怎么保护自己。
在任何时代,民谣都不会太火
观察者网:您之前在微博上批评过《乐队的夏天》,后来为何又改变想法参加《我们民谣2022》?
周云蓬:主要还是票房越来越惨淡吧。一直不参加综艺,就自己那么熬着,还真没有票房,就养不起乐队。养不起乐队会怎样呢?我就只能自己拿把吉他,永远是民谣弹唱这种。在效果和丰富性上,一把吉他跟一个乐队是没法比的。后来我觉得,哎呀算了,参加也挺好,至少节目开出的条件可接受,不会让你唱恶心的歌,有自主权,唱自己想唱的歌。还是达成了妥协吧。
我觉得人是在变的,我也认可自己在变。连时代都在变,那人为啥不变?我过去反对过综艺,那我今天可以再参加啊。我觉得没有什么羞耻的。参加综艺挺好的,的确带来票房,也能养得起乐队了。但是我也不否定过去反对综艺的态度。好比人长大了,也不要否定小时候的天真,或者少年时代的莽撞。
观察者网:相比前些年,民谣的热度似乎降下来了,出圈的作品也少了,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周云蓬:任何东西不能总热呀。比如一壶开水,只要不继续煮,也会降温。我觉得这是规律。宇宙有个熵定律,任何一个结构都在趋向衰败和死亡。音乐界也是如此。
民谣创作也有其客观规律。民谣一般来说比较写实,还带有点讽喻性。所以,不讨巧,不容易总出现。
在任何时代,民谣都不会很火,永远游离在流行音乐边缘,像台湾、香港当年校园民谣那一代,后来也不火了。可能这是共性吧。
观察者网:从文学到音乐,您的创作中有很多关乎个人的表达。在《我们民谣2022》夺冠时,您说要多写反映别人的歌,“真正体验到‘民’的那种民谣,而不是孤芳自赏的那种花朵”,不是老写自己,而是周围的人,我们的生活和现实。您现在比较关注哪些问题?
周云蓬:比方无障碍,我就挺关注,这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我有个歌叫《失明的城市》。
我现在还挺关注青少年自杀。之前有个小孩子叫刘学州,在三亚自杀。全社会开始非常严肃认真看待这件事。但是我现在还没有一首歌能够表达这个现象。关注是一方面,能形成作品又是另一回事。创作上,我一般是先写词再写曲,因为写词是价值观的定位和体现。
我主要通过网上看新闻获取灵感,毕竟我又不能亲身调查。抑郁症我也非常关注,我曾经设想,能不能有一首歌,让有抑郁症的人一听就能缓解,当然这属于一种“科幻玄想”了。
观察者网:巡演这么多年来,您觉得自己的听众是否发生了变化?
周云蓬:可能更年轻化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较少来现场看演出了,十几年前的歌迷,后来消失了很多。他们可能正处于黑暗的中年时节,正在焦头烂额。而且Livehouse很多得站在那儿看,有的中年人站两个小时都站不动了。
我们观察下来,买票最多的还是年轻人,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可能还没有压力,也可能有点审美的狂热,可以为了审美花钱。他花完这个钱,或许下礼拜饭票都少了。成熟的中年人就会想,哎呦,看演出花了300块,打车又花200块,孩子奶粉怎么办?这也正常。
现场唱《不会说话的爱情》、唱《九月》,很多人会哭,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心理焦虑,听了歌,好好哭一场,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就怕欲哭无泪,我多少年没哭过了,没有眼泪,哭不下来。
观察者网:为什么?
周云蓬:可能我心比较硬,觉得好听,也就到这个份儿上了,或者就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会头皮发麻,但是从来没有在音乐里感动到哭。我也不理解,可能自己不容易宣泄,不容易开放自己,从小过得太紧,男儿有泪不轻弹。这种孩子长大了,也不容易哭,心就变硬了。
有些苦难,不硬的话你挺不过来。经过灾难的人,更不会轻易哭。他既然挺过来了,见过满目疮痍,会变得心如死灰,否则就挺不过来。如果一个像林黛玉那么脆弱的人,就活不过来,活过来证明已经成为薛宝钗了,就不需要哭了。估计我就是那个类型。
观察者网:我想起很久以前有人问您,怎么保持这么幽默乐观的心态?您就说,我只是没有把另一面表现出来。
周云蓬:就像摸了个暖水瓶,觉得外面怎么这么凉,但把盖打开,里面就是开水。要是不知道那盖儿,就会觉得这暖水瓶外面怎么这么凉。我觉得人也是,只是把一面给你看了,另一面没给你。比方很多抑郁症的人表面上很阳光,另一面其实可能藏起来了。其实,我是内心很悲观,表面很乐观。
观察者网:从您的过往看,还是有一些蛮精彩的感情经历的,像《不会说话的爱情》就来源于一段轰轰烈烈的失恋。
周云蓬:但现实不见得那么精彩,进入艺术,是一种被审美化的现实。像《战争与和平》,作为艺术作品,当然觉得很美,写得也好,但是真正的战争可不美,这个要分得清。《不会说话的爱情》是个艺术,是被审美化的生活,不是现实,现实绝对是郁闷、绝望的。
有苦难言才能成为艺术品。若是有苦都能言,可能就没有必要成为艺术品了。人是会过滤的,把那些最有苦难言的东西过滤掉。人们一听,感叹这么美,现实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标签 民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蓉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
进口车一季度暴跌30%,日系车最惨
2023-04-27 18:07 观方车讯 -
连亏三年后,“路虎”品牌将成历史
2023-04-27 16:18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3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