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群:“报关文件堆满半间办公室”,中俄贸易如何突破认证壁垒?
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车企横扫俄罗斯市场,本币结算占比超90%……这场横跨欧亚的经贸奇迹,究竟是如何实现突破的?
作为中俄贸易发展亲历者,中国驻俄罗斯总商会会长周立群近日在莫斯科告诉观察者网,从易货贸易到万亿级伙伴,中俄合作经历了三大转折,特别是俄乌冲突后,在西方制裁围堵下,中俄贸易替代效应明显,双方正在以园区共建、标准互认、数字贸易重构全球供应链的新范式。
同时,周立群也指出:“8000家中企在俄注册数量超美德总和,但政热经冷的困局仍未破解”——跨境支付受阻、认证壁垒高筑、物流吞吐量不足,这些隐形枷锁正制约着3000亿美元目标的冲刺。中俄贸易未来前景可期,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中俄双方需进一步深化合作,打破这些制约因素。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
中俄经贸合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观察者网:能否结合您90年代至今的亲身经历,分享过去一二十年中俄经贸合作,让您印象深刻的转折点事件?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企在俄的调整,2014年、2022年西方制裁后的危与机?
周立群: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国家教育部公派到前苏联留学的,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电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毕业回国后到了中国中化集团工作,此后又外派到俄罗斯工作。从八十年代末至今,35年多的时间里,留学毕业后一直在从事中俄经贸方面的工作,对于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变化是有亲身体会的。
中俄经贸合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应该算是启动时期。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与邓小平会晤,双方确定“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所以从1990年到2000年的这十年时间,是中俄贸易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正值苏联末期和俄罗斯初期,受各种因素制约,双方贸易额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这十年间,中俄贸易额只有不到100亿美元,以边境贸易为主,同时还有易货形式的贸易等等。当然,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后续的中俄经贸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是中俄贸易额快速增长阶段。到2010年,中俄贸易额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在这一阶段,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表现得越来越强,地方贸易合作增长趋势逐渐凸显。中俄政府层面建立了各种合作机制,比如成立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机制,通过互相举办展览会(叶卡捷琳堡市和哈尔滨每年互相举办博览会)、互相设立友好城市等形式,推动了中俄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就是2010年至今的15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可以称其为深化阶段。比如中俄在能源、矿产、粮食、基础设施、物流等领域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并进入新的阶段。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俄在经贸领域合作规模的不断发展,对两个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撑作用。
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确来之不易。中俄两国不仅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经济上更有强互补性。俄罗斯的能源、矿产、原材料产品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而中国的轻工产品、汽车、机电类产品等也源源不断进入俄罗斯。一直以来,中俄贸易在比例上一直属于逆差,即我们进得多出得少。2024年我们对俄罗斯的出口大概是1150亿美元,进口则是1200亿美元,基本持平。
中俄经贸合作可谓是经历了波浪式的发展,一方面这和国际形势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两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的成果。同时这也再次印证,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友好基础,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决定了无论遇到什么波浪,两国贸易额最终都是要发展和增长的,这是我的体会。
“一个集装箱的报关文件曾堆满半间办公室”
观察者网:具体从您服务的企业或接触的企业来讲,刚开始进入俄罗斯时,曾面临哪些“水土不服”问题?比如物流清关效率低、法律差异等。您曾举例说“一个集装箱的报关文件曾堆满半间办公室”,这类问题后来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
周立群:中俄经贸合作的确是波浪起伏的,在中俄经贸合作初期,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俄罗斯存在市场不规范、法律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加上那时候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对俄罗斯也缺乏了解,所以很多企业到俄罗斯都会出现“水土不服”。
这里的“水土不服”主要表现为,他们对俄罗斯市场需求、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发展都不太了解。另外,走出去的企业团队自身可能也缺乏一定的能力和水平。比如有的企业看到俄罗斯的轻纺市场比较受欢迎,于是就大举进军,将各种服装、鞋帽、裘皮等产品销入俄罗斯市场。但是俄罗斯有自己的法律法规,这些企业在没有切实靠谱的合作伙伴以及充分市场调研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渠道把商品放到市场上卖,在市场准入的合规性上是有些不合适的,因此也会受到一定的损失。
还有一些投资类项目也缺乏对本地的了解,因此在报关、清关,甚至产品认证、检疫检验等环节上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需要指出,当时俄罗斯在通关效率上的确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刚才说到的“一个集装箱的报关文件曾堆满半间办公室”的问题,为了应对报关,需要准备各种文件的中文翻译,文件堆得很高,最后报关还通不过。这不仅会让我们耽误市场需求,大大延迟交货的时间,而且还会增加我们在各方面的成本。
这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反映了我们出海的企业对俄罗斯的准备和了解不够。
我们走出去的企业覆盖各个领域,我举其中一个案例。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大量土地耕种时都缺乏农业机械设备,中国企业看到后就去和俄罗斯签订合同,把装备卖过去。但是对于这些装备,俄罗斯方面是需要认证的,不仅需要质量认证,还需要技术方面的文件。等产品通过了以后,我们还要请第三方通关,再进行翻译和公关工作,时间可以说相当漫长。
俄罗斯的法律标准体系和中国还是不太一样的,俄罗斯主要是参考原苏联设计标准,所以大部分进口的机电装备都需要认证。而我们的企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了解,导致我们大量的产品积压,无法正常清关。产生高额成本的同时,也会错过交货期,这就是一个教训。
在经历了这些困难挫折后,目前走出去的企业质量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现在这些企业是中俄经贸的主体,他们为双边贸易增长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2007年的在叶卡捷林堡的铁锅市场上,中国货和中国商人随处可见。广州日报
俄乌冲突后的“替代效应”
观察者网: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企业撤离俄罗斯,但中国车企(如哈弗)、电子产品(如小米)份额大幅上升。您提到,中企注册数量激增,已超过8000家,远超德资和美资企业数量;同时,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也陡然上升。作为商会会长,您如何评价这种“替代效应”?
周立群: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从2014年就开始了,至今已有10年之多。从2022年开始,西方对俄罗斯更是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这对俄罗斯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注册数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企业的撤离在各领域都带来了市场空缺,而俄罗斯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平行进口和替代政策,鼓励各种渠道的产品来替代西方撤离的企业以及停止进口的产品。2023年,中国在俄罗斯正式注册的企业达到8000多家,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上升,这也肯定会对中俄贸易增长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既是形势所需,也是市场驱动。比如中国的工程机械类企业三一集团,过去在全球海外网点销售额当中都居于中游,但这几年在俄罗斯将抓机遇,有效布局,一跃位于整个海外企业销售额的前列。因此,抢到了机遇就能实现发展,同时也能为两国贸易做贡献。
当然,这只是一个代表,其他类似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企业,涉及到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家电产品等多个领域。前面提到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注册的数量早已经超过8000家,而这个数字是德国企业在俄罗斯数量的6倍,是美国企业在俄罗斯数量的10倍之多。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市场销售额前五十名外国企业名单上,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入围,而目前该名单的前二十名当中,就有六家是中国企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在俄罗斯的企业抓住了市场机遇期,实现了量质齐升。
观察者网:除了中企注册数量激增之外,俄乌冲突之后,中俄经贸还出现了哪些新的积极动向?
周立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贸易抓住了关键的机遇期,实现了历史性增长,贸易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状况得到了改善,进出口也逐渐趋于平衡,这一转变对中俄两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我认为中俄在本币结算领域的突破尤为突出。受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影响,美元和欧元结算渠道受阻,因此中俄两国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本币结算。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达到95%以上,人民币和卢布成为双边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这一举措对中国是相当利好的。
第二,贸易结构的优化同样值得关注。借助进口替代和平行进口政策,中国众多产品和产业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格局。这种调整也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第三,成功带动了中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运输业务的发展。比如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的开通,与传统铁路运输、海运线路相互补充,极大改善了中俄间的物流状况。中欧班列每日开行数量也在大幅增长,数百列班列穿梭在中国与俄罗斯乃至欧洲之间,口岸基础设施也得到显著升级。
此外,中国企业和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通过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互联互通,中国企业和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即便未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凭借前期积累的良好基础和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和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也将继续巩固,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老铺黄金港股狂飙,潮宏基能否复制“黄金股神话”?
2025-05-22 21:11 观网财经-消费 -
雷军:小米芯片跑分超300万,不可能上来就吊打苹果
2025-05-22 20:51 观网财经-科创 -
内部人士回应快手强制员工刷短视频:“并不属实”
2025-05-22 20: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传快手要求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内部人士回应
2025-05-22 19: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B站又盈利了,UP主们也赚钱了
2025-05-22 17: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美图获阿里巴巴18亿元战略投资
2025-05-22 17:19 -
联想年营收近5000亿,研发投入增长13%
2025-05-22 16:52 观网财经-科创 -
长和股东会再强调:港口交易没被批准前绝对不会实施
2025-05-22 15:27 -
阿里云CEO吴泳铭: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
2025-05-22 15: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内地首批!上期所、上期能源获批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
2025-05-22 14:18 金融观察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2025-05-22 13:45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阿里AI合作或遭白宫阻扰?美媒:对苹果损失更大
2025-05-22 12: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6999元的“第二台笔记本”,是AR眼镜的好出路吗?
2025-05-22 11:33 观网财经-科创 -
亚马逊被曝开发大尺寸折叠设备,对标华为折叠电脑?
2025-05-22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万科42亿元借款非白拿,万物云百亿股权资产或被抵押给深铁
2025-05-22 10:25 -
百度Q1营收超预期;三星疑进军太空领域;SpaceX将为越南提供宽带互联网
2025-05-22 08: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关税阴影下仍旧强势,始祖鸟母公司上调2025年业绩预期
2025-05-21 20:51 观网财经-消费 -
“锅炉大王”黎仁超被立案留置,公司此前十连跌停
2025-05-21 20:50 观网财经-消费 -
行业卷参数,海信卷“亲密度”?
2025-05-21 20:06 观网财经-消费 -
院士专家:算力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工作紧迫
2025-05-21 17:49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8“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2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84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