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琵琶弹奏沙特国歌,当场就有人泪目了……
沙特为2030愿景有备而来,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尽情展示自己的多彩羽毛。当我走出北京国际书展1区展厅,我猛然读到了沙特的雄心——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繁华文化的目的地。[全文]
-
“生死由主”:莱希之死与伊朗烈士丧葬文化
生于圣城,葬于圣城;来自真主,回归真主。在什叶派穆斯林看来,这或者也是一场遗憾中的完美。[全文]
-
为了一堂35块钱的课,我的伊朗朋友读起了《论中国》
我请莫特扎教我口语,陪我做一点简单对话。他为了我这堂35块钱的课,找到了一些波斯语—英语读物作课件,甚至去读了基辛格的《论中国》。“我没有接触过中国,想大致先了解一下,有助于我们上课,我知道这不全面,很抱歉手边只有这本,其他的书慢慢读。”[全文]
-
期待拜登?不如自救!
德黑兰大学艺术学院的硕士生被迫兼职开起了Snap(伊朗的滴滴打车),然而即使如此,也不能确保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生活开销,因为此时一辆最便宜的伊朗国产车也要4000刀。[全文]
-
感染新冠后,他给我发来道别消息
“Zhou,我感染了,医院都满了……”当我收到西奈Instagram留言,脑子里懵了好几秒。“什么??????你住院了??”西奈夫妻俩都感染了,因为拮据,只给妻子做了检查。[全文]
-
制裁的每一点尘埃落在伊朗音乐人头上,都是重担
这一年半,由于美国重启制裁,里亚尔的汇率由46000跌到了12万,甚至2018年下半年有一段时间一路跌至过19万。国内失业率骤然上升,伊朗人掀起新一轮的移民热潮,我甚至还收到过几个陌生人的私信,问有没有办法移民去中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