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志国:从文明养宠专项整治谈一谈基层政府治理
三、舆情两极分化,政府左右为难
有朋友戏称,现在爱宠人和恨宠人已经成了矛盾尖锐对立的两个群体。就目前网上的舆情来看,似乎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以笔者浅见,目前来看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少数不文明养宠人绑架了广大文明养宠群体,大家纷纷指责的出门不带牵引绳、宠物随地大小便、宠物扰民甚至攻击人的情况其实占比并不多,但就会让一些群众产生很不好的印象。群众指责群众,往往变成贴标签式的攻击,最后网上就会吵得不可开交。
现实情况是,出了恶狗伤人事件,不整治不行,肯定网络舆情汹涌,乃至指责政府不作为;整治不好也不行,力度轻了没有震慑力,力度重了又会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去。所以基层政府也很为难。
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似乎有小题大做之嫌。笔者判断这种矫枉过正的情况占比也不会太高;至于趁机虐杀小动物,那更是个例。毕竟,说句不好听的,基层工作人员的普遍心态是,犯不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非得把群众得罪到家门口。
基层政府出面处理矛盾,实际上不仅容易出力不讨好,而且还成本高。毕竟无论是请人处理流浪动物还是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防护,那都得花钱,花的还是广大纳税人的钱。
有没有不花钱的办法?有的,那就是交给市场机制。比如政府出台有关精神,鼓励大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去处理城市里的流浪动物。不过这操作的后遗症可能会更大,比如狗肉市场一段时间内相当火爆,再比如各种虐杀小动物视频横行,而在这种情况下,爱宠人与恨宠人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激烈,后患无穷。
四、推进动保立法,形成长效机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公考热的一个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公共管理的思维,大家都能用培训机构教的话术对热点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了。这其实是好事,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公共管理的参与热情,也能引发大家的理性思考。但具体到问题处理的实践层面,还得结合实践来。
我们注意到,出了这个热点以后,大家纷纷建言,如要推进动物保护立法,形成文明养宠的长效保护机制等等。就笔者个人来看,这些可能还任重道远。
推进动物保护立法,最难的在于什么?在于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一些地方吃狗肉,一些人群高呼“生命同权”,这种情况下达成共识太难了。还有就是要解决一系列的逻辑问题,比如“以人为本”和“保护动物”该如何有效衔接?什么样的动物可以被视为宠物,并享受宠物权利?等等诸如此类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来细化探讨。
至于形成文明养宠的长效机制,在笔者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三定”。形成长效机制,意味着得有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处理此事;要有专门的机构,那可能又得要“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这样的话又少不了一大笔公共支出。现在网友还嫌机构臃肿,嫌基层政府“人事”都办不好,再纷纷为“狗事”成立专门机构,到时候还不知道网友怎么骂呢。
五、精准思维是破局的关键
如前所述,政府处理“文明养宠”这种事既费钱又容易出力不讨好,交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又很容易产生各种漂移。之前的思路是,引入NGO、NPO等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既可以摆脱政府管理的框架,更灵活方便,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治理成本。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监管的问题,比如有些组织打着政府的旗号乱收费,还有些是披着非政府组织的旗号不办正事。
那有没有好的解决思路呢?有的。
中央很早就提出一个“精准思维”之道,在数据信息时代,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如前所述,目前的主要矛盾还在于,少部分不文明养宠人绑架了整个养宠群体,从而形成了尖锐的群体对立,那咱们把他们找出来再好好教育不就结了?要知道,在信息技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这种成本高到无法想象;但现在时代信息技术的赋能,让这种做法变得有可能。
比如,通过植入芯片的方式强化对宠物的信息管控,建立宠物一整套从出生到死亡的档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宠物被弃养,同时可以有效地监控饲主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再比如,通过大数据来研判哪些人、哪些地方、哪些举动有很高的概率发生不文明养宠甚至伤人的情况,并给予重点监控。这些只是笔者闭门造车列举的例子,具体怎么做才好,还得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去处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家安全部:警惕一些境外SDK背后的“数据间谍”窃密风险
2023-10-27 07:53 网络安全 -
为何在国企建立人武部?国防部解答
2023-10-26 17:26 国企备忘录 -
湖北省原副省长曹广晶一审被控受贿超2亿
2023-10-26 17:13 廉政风暴 -
中国会效仿西方在对外开放上走回头路?外交部回应
2023-10-26 16:01 中国外交 -
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共同出品 《百姓话思想》第三季明起推出
2023-10-26 14:10 百姓话思想 -
同一视频评论区男女有别,“信息茧房”无处不在?
2023-10-26 13:27 -
广东高院对梁建光等6人涉黑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核准梁建光死缓
2023-10-26 13:24 -
去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下降?官方回应
2023-10-26 13:22 -
《反间谍法》造成“数据安全风险”?国家安全部回应
2023-10-26 12:13 -
多地城市公交面临运营困境,交通运输部回应
2023-10-26 11:46 基层治理 -
全球高管看上海丨徐瑞柏:拥抱技术变革,推动创新发展,上海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具韧性
2023-10-26 11:42 老外在中国 -
截至9月底,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8万亿元
2023-10-26 11:10 养老与社保 -
前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
2023-10-26 11:10 -
突发!1700亿国企董事长被查
2023-10-26 10:50 廉政风暴 -
神十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3-10-26 09:49 航空航天 -
扎根在中国:独一无二大市场,互联互通促发展 | 老外讲故事·“一带一路”促共赢⑩
2023-10-26 09:24 老外讲故事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第三次座谈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2023-10-26 09:05 -
神舟十七号乘组,出征!
2023-10-26 08:37 航空航天 -
限制自由902天获59万国家赔偿,前湖北首富兰世立拟提复议
2023-10-26 07:56 -
广东一学校近700名学生集体退学,教育局回应
2023-10-26 07:44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