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4)
|
2016-05-17 07:27:44
“本土”论述发展至今,已经黔驴技穷,以“独立建国”而不是“本土主义”为政治诉求的本土派不得不寻找新的论述框架,以便继续动员群众。今年4月,本土派组织发言人梁天琦印度演讲时提出主张:“独立建国”是香港加入世界范围内的“解殖运动”。此言既出,舆论一时语塞。
阅读
-
“独立+本土”、“独立+电影”、“独立+传统政党”,这正是部分香港青年人“创业”的方向。在零售业不景气、旅游业不景气、世界经济不景气的今天,部分年轻人以为从政是一条“上岸”的新途径,特别是在经历了“雨伞革命”和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的“后政改”时期,他们以为只要能乘着“分离主义”的东风,就有机会在大时代中分一杯羹。
阅读
-
作为“第三方”的香港众志差不多无需承担政治、经济风险,如果成功,众志党大可在军功章上记一笔;如果失败,就是群众的错。所谓“众志”,其实只是“众包”,换一种动员方式,让港人为其打工,达到政党的政治目的。
阅读
-
“香港民族党”只是整个“本土派”部署的一部分,功能是利用“理论的结晶”进行抗争行动,引起香港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增加“本土派”与其金主议价的能力。对国家来说,“港独”是关乎主权的最重要问题,而对政客来说,“港独”却是一门买卖,他们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从中获利。
阅读
-
从2015年5月纪念“占领中环”半周年的纪录片开始,本地文化产业已经屡屡利用“港独”创造商业价值,并赚取利润了,投入产出比让多少商业片望尘莫及!“港独”作为一个卖点,已经大摇大摆地进入文化市场,论技巧、论内容、论各种与电影本身相关的元素,这些电影都不够水准。而之所以能够上映,还是在于它的话题性。
阅读
-
叫嚣“港独建国”的《学苑》,用每项议题引起不同的抗争,而抗争者来自不同群体,他们是靠共同的“情绪”来相互合作,说好听点就是“民粹主义”,要玄一点就是“大众主义”。社运中的大部分人,是被“情绪”而不是被“理念”感召的从众。
阅读
-
面对大陆人的时候,“真·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较为容易,但“本土派”内部在处理梁天琦是否是“真·香港人”时,则出现争拗。有支持者说,判断一个人是否香港人,要看他是否为香港付出、守护爱惜香港,有无身为香港人的自觉。但有无自觉?是否付出?谁说了算?总不能是黄毓民或梁天琦吧?相反,根据“国际标准”,你是哪里人,是护照说了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