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嵚:甲午战败,慈禧的“祸”可不只是“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甲午战争辟谣系列(二)
最后更新: 2024-08-01 12:35:31有权任性的老太后
一些给慈禧太后洗白的人,常拿“海军巨款”说事儿。他们认为慈禧并没有动这笔本金,且在战争爆发后,其中一些钱还被清政府提取出来,用来应付战事。但是,正是因为“生息”的需要。在甲午海战前的关键几年,当北洋水师在维修、弹药等日常维护方面急需用钱时,这笔钱长期成了“死钱”,对于北洋水师的伤害,无疑非常巨大。
更重要的,则是对清王朝国计民生的破坏。
虽然慈禧直接挪用的北洋水师军费并不多,但主管北洋水师的海军衙门,正如学者邹兆琦形容,就是修建颐和园的“银库”,几乎绝大多数金钱窟窿,都是海军衙门设法填补。于是,海军衙门自然竭尽所能,从自己各个“业务范畴”处拼命刮钱。
比如光绪十七年,奕劻的奏折就告诉我们,自从颐和园开工起,海军衙门每年都要从军费里划出三十万两白银“拨给工程处应用”。只这一笔,对于晚清的海防来说,就好似挖肉。
至于海军衙门负责的铁路业务,也成了颐和园工程的“提款机”,光绪十七年年起开始修建的关东铁路,光绪十九年时就已修到了山海关。但因为颐和园工程差钱,只能被迫停工,每年二百多万两白银的铁路经费,也就扔进了颐和园。
此外还有赫赫有名的“海防捐”和“海防新捐”,同样是以办海军的名义募集的钱财,其数额堪称惊人。光绪二十年,官员文廷式的奏折里就认为,单是光绪十五年开始的海防新捐,五年里就聚敛了八百万两白银。当然,奕劻的奏折里也说,这些钱有一部分也用于海军。
可就是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前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提出,需要十五万两白银为舰船更换锅炉,但这个简单要求,都无法从海防新捐里要到拨款。清代李希圣《庚子国变记》里认为,“海防捐”与“海防新捐”筹措的钱,“实尽入颐和园”,学者邹兆琦则认为,这两项的钱,划拨入颐和园的,至少有三百五十万。
而只要了解“捐”的真实含义,我们就更能明白,这样的操作,带来的绝不只是金钱的消耗与国防的废弛,对于晚清早已烂透的吏治生态来说,更堪称雪上加霜。其对整个官僚机制的破坏力,更非金钱可以弥补。
另外还有以办海军的名义, 从外国银行办理的借款。李鸿章仅从德国华泰银行,就借出了五百万马克。这笔钱怎么还?本金由福建海关负担,利息则由多个海关“分摊报效”,说到底,还是老百姓买单。
北洋水师军舰中弹起火影视剧照
就连担负着北洋海军军火供应的天津制造局,也没逃了这个“坑”。颐和园的电灯机器,几乎全由天津制造局报销。此外还要无偿提供电灯、轮船、小铁路,总价在四十万两以上。于是甲午战争前,史册里留下了奇特的一幕:即将迎接血战的北洋舰队,所用弹药极度老旧,先进的开花弹稀缺。而对此无能为力的天津制造局,却在为颐和园提供着各种现代化生活设施,全是同时期世界最先进……
仅仅看这些“经费来源”,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何止是金钱与资源的消耗?看到的更是一个大战前夜,乱象丛生的晚清王朝:日常建设经费被占用,铁路被迫停工,捐税横行,宵小之徒只凭一纸海防捐,就堂而皇之摊上官府,朝廷压力剧增,军备日益废弛。那让慈禧太后心心念的颐和园,热火朝天的场面,却分明更像一只吞金兽,榨干晚清军民的血肉……
如果仅仅以“挪用北洋水师军费”来吐槽慈禧太后,恰恰是忽略了这位老太后的有权任性。
让人无语的尾声
其实,在“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的争论里,有一则真实故事,更让我们一声叹息。
光绪二十一年(1895),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为颐和园专业填坑二十年的海军衙门也被裁撤。晚清王朝更因《马关条约》背负了巨额的债务。但这让慈禧享受晚年生活的颐和园,依然在“吞金”。清王朝每年的“洋药(鸦片)厘金”也全数归了工程处,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扔。而后历经庚子国难,百废待兴,每年维修颐和园的十五万两银子,却是一分不能少,直到宣统元年,才减为五万两白银。这之后仅仅两年,就是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
今天依然华丽的颐和园,就是晚清那段灰色历史,最为醒目的注脚。
参考资料:
何昊宇《世界海权博弈史》
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史实考证》
戚其章《颐和园工程与北洋海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