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归:人民日报需要担忧的是“让90后出家”的人
关键字: 佛系买家咪蒙新世相佛系人民日报90后佛系90后脱发大多数粉丝较多的微信公众号都有盈利性质,流量就是金钱,故大多数推送都以传播和吸粉为前提。那这样既省力又讨好的事情,内容生产者们何乐而不为?
所以,与其说是“佛系”已经成了90后的普遍呼声,还不如说是文章讨巧的设置,让90后在转发与互相调侃中不知不觉“被佛系”了一把。
当然,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的“佛系”,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确实存在,笔者倒觉得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很有趣的问题。
当物质生活环境匮乏时,人们会对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无比在意。过年才能吃一次肉的时候,一定是瘦肉拿来炒菜,肥肉拿来炼油,油渣都舍不得扔要拿来包饺子。这种情况下,浪费一块肉,可能全家人都会感到愤怒、惋惜和悲伤;但人们富起来,下楼走几步路就可买到肉之后,可能偶尔一次冰箱坏掉,扔掉一块肉,也不会产生太强烈的负面情绪。
而90后的淘宝买到衣服不退,可能也是如此,毕竟这部分人可能并不缺衣服穿。而最早的“佛系买家”,原本也只是对这种心态的调侃而已。
实际上,许多90后的成长过程,伴随的是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虽然依旧存在“大凉山格斗孤儿”这样的孩子,让他们过上更好生活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很多90后从小就没有过于匮乏的感觉,因此对于失去和获得,可能也不会太过敏感。而这一代独生子女在接受有保证的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因此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也较为成熟和稳定,患得患失的心态也许会少一些。
另外比较“讨巧”的是,80后也挡在了90后的前面。不论是学区房与幼教的痛点,还是家境差距与阶层固化的担忧,都首先发生在80后身上,而年轻的90后对80后的痛点心中有数,临到自己身上,可能也不会太起波澜。所以90后的心态可能更为稳定,如文中提到,一位90后对于学区房的事情表示:就在小区附近送孩子上学好了,反正知道孩子将来很可能是个普通人,也不想让他那么累。
这很可能是物质财富逐渐丰富起来后,很多普通人的心态变化:如果不特别努力就可以生活得很好,那就过普普通通的安宁日子好了。
而这其实也并不是90后一代人的想法,任何年代都会有想要不问世事,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人,只不过未必每一个时代的物质财富,都丰富到让他们有这种安稳富足心态平静的机会。
正如“遇到老板交代的任务就保证合格,但是也不会有惊喜”,其实本来就是大多数不求上进的普通人的生活常态啊。如果把这种常态也要扣到90后的身上,变成一种特殊现象,对于90后是不公平的。这就好像70、80、90后都希望过安稳日子,但公众号只说“90后想过安稳日子”,于是所有的关注与质疑,都落在了90后头上,而90后一脸茫然:大家不都是这么想的吗?
所以90后的“佛系”未必是深入骨髓的价值观,反而更像是有意炒作的结果。这倒恰如六祖慧能那句经典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90后的平静心态是一个客观现象,是不同人的认识与解读,令这件简单的事情,有了不同的味道。
其实不只是90后,北漂、新中产、中年危机等概念的形成与广泛传播,很多时候背后都有公众号“锚定受众”的影子。只不过90后的痛点还没有80后的学区房、幼儿园那样明确,于是这些推送只能不痛不痒地戏谑90后的“脱发”“早衰”“朋克养生”,成了年轻人彼此互侃的语言炮弹。其实到了年龄,每一代人都会脱发,说来说去,这和90后有什么关系?而经过前几轮“丧文化”的冲击之后,年轻人也许也会逐渐意识到这种炒作的本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些概念不太敏感,反而又成了“佛系”的一个佐证。
所以在这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中,需要警惕的反而不是年轻人的想法,而是将部分年轻人的想法加以摘取和放大的人。
年轻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世界观,又藉由生活的阅历而不断改变,逐渐成型。这个过程虽然不完全为社会舆论所控制,但多少会受影响。即使大部分人的常态就是“没有惊喜”,或者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可避免地会自然归为这样的“常态”,社会主流舆论也应该按照“取法乎上”去倡导。
可很多传媒为了吸引流量,采用上述操作手法制造噱头,人为将这种正常想法定义为“丧”“佛系”,并埋下诱导传播和分享的文案,引导这种言论形成社会思潮。毕竟价值观高地只有一个,总会有人来占领,可并非每个自媒体都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甚至很多时候,自媒体自己也根本意识不到这样的传播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而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激励年轻人奋斗的动机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刘强东曾描述自己的少年时代,村里连电灯泡都没见过,吃肉要挂在屋梁上,他穿着背心和拖鞋来到南京,心里想着要去最大的城市。而现在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或漂泊,或安定时,激励他们离开家乡的已经不是逃离匮乏和贫穷,而是对自我实现的更高要求,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家里可以过得很好,心里燃烧的火却依然想要让他们走向远方。
而这种时候,心中燃烧的那团“希望之火”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年轻人到底希望什么,什么才是他们心中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又能否达成,怎样达成,才是更多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毕竟,在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当下,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精神源动力,年轻人会更容易溺死在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产品当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获得一种安抚情绪的“精神奶头”实在是太容易的事情了。商家才不会管年轻人是否丧失斗志,说不定他们的诗与远方就是“希望自己的奶嘴卖给每一位年轻人”。远的不说,日本年轻的一代“平成废豚”与欣欣向荣的宅男文化产业,正为殷鉴。
能让一个年轻人拒绝“奶头乐”的最大动力,就是他自己内心里期待着长大。但首先要让他们觉得,长大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何避免年轻人“被佛系”,让年轻人自己主动学会拒绝“佛系奶头乐”,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5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2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9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62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5“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201最新闻 Hot
-
“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