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龙刚:《第二十条》主角慷慨陈词,现实中要唤醒正当防卫条款有多难?
正当防卫条款因何被唤醒?
在电影结尾,王永强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从而无罪释放,这一情节预示着正当防卫条款被唤醒。与之相类似,2018年的昆山反杀案,于某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发布正当防卫的指导性案件。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司法机关认定正当防卫的几率有一定程度提高。
电影因为拍摄和传播的需要,将这一进程做了戏剧化和道德化的处理。一方面,以韩明和吕玲玲为代表的司法人员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两人颇有超级英雄的风范。但是回到现实中,一项司法实践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人为,也有形势。另一方面,电影将这一进程置于情理和法律的大框架下来解读,之前的做法不符合情理,之后的做法才符合,电影末尾韩明有关天理、国法、人情的慷慨陈词也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电影《第二十条》邀请检察官讲述自身工作经历(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视频截图)
但是,情理是抽象的,内涵也是不明确的,说话的人的不同、场合的不同、环境和形势的不同,都会导致情理的内涵也不相同。观众之所以产生共鸣,是因为电影将他们代入了具体的场景,如果缺少这一前提,韩明的慷慨陈词就不免落入空洞的说教和灌输。
剥去电影所做的戏剧化和道德化处理,正当防卫条款被唤醒实际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司法文件和指导性案例的指引,也有司法人员的努力,还有社会形势的转变。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例如,数年以前,不少地区的基层执法人员将高利贷人员的催收归为经济纠纷,只有出现治安案件以后才介入。在于欢案中,催收人员将于欢母子堵在房内,并使用下流手段侮辱于欢母亲,于欢报警以后,赶来的两位民警发现没有打架迹象就离开了,这其实是当时基层执法实践的一个缩影。当下这一现象已大大减少,高利贷人员的催收行为已受到法律的强力管制。
笔者在各地基层执法和司法机关的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如果死抠标准,办案人员的一些做法很难称得上符合情理,但他们各自都有实际理由,又无可厚非。例如,一些业主与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付款后却发现装修公司并未履约,人也找不到,因而向公安机关报警,称被诈骗,民警调查后发现,装修公司实际是以签订合同为由骗取业主财产,为了掩盖自身的违法行为,会装模作样装修两下。但民警向检察院移交之后,却大多被认定为经济纠纷,而非刑事案件,检察院认为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装修公司有非法侵占财产的故意,即使提起公诉,也很难获得法院认可和支持。在法院看来,此类案件涉及面广、人数众多,在认定时要慎之又慎,尤其在当下,涉房类案件已成为困扰法院的一个重大难题。对此,无论是业主,还是办案民警,都难以理解,案件也只能不了了之。而要真正化解这一困境,不仅需要法律和政策的继续完善,还需要形势和环境的转变。
正当防卫条款能否承担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
电影最终是一个好的结局,法律得到彰显,公平正义得以实现,这也使观众在前半段积压的愤懑得以释怀。电影虽然讲述了三个案件,但主体是王永强正当防卫案,这个案件十分复杂,除王永强刺死村霸外,还有村霸发放高利贷、强奸王永强妻子,村庄恶势力欺压村民等。这些都给办案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认定王永强构成正当防卫也成为这些压力最终得以释放的“出口”。
这一点也折射出当前司法的实际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所办理的很多案件是多种利益纷争和关系纠葛升级演化所致,不同利益和关系相互缠绕,各类行为和案件相互牵连。这给办案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范围内,采取各种方式协调不同的关系和利益,尽力防范矛盾激化和升级。笔者在多地调研期间,不少司法人员坦言,他们是在钢丝上跳舞。此外,一些案件还涉及各类法律和政策遗留问题,要真正化解矛盾,就不可避免要触碰这些问题,但这又超出了司法人员的职责和能力范围。
可以借用“漏斗”来比喻这种格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类矛盾,以及各个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都会转变成“纠纷”或者“案件”,从而进入司法机关,由司法人员来解决。还可以用“垃圾箱”来比喻这种格局。人们通过自行调解无法化解的矛盾,各个部门通过常规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都会转变为“纠纷”和“案件”,交由司法机关来处理。笔者在调研期间,不少司法人员坦言,他们整天接触的都是社会的负面现象,每天都处于各类矛盾的漩涡之中。
电影《第二十条》宣传图(图片来源:电影第二十条官方微博)
法律的规定是不明确的,相比于纷繁复杂的现实,法律规定很多时候不免捉襟见肘。具体实施法律的司法机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是有限的,难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案件;司法机关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无法解决那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对于当事人来说,通过司法来维护权益,实现公平正义,也具有较高的成本,包括诉讼费用、聘请律师的费用,还有参与诉讼所产生的时间投入。另外,司法机关还可能出现错误,这其实也是一种成本,虽然错误最终会被纠正,但纠正错误本身也需要成本。在社会当中,每个人因为经济收入、文化水平、法律知识的不同,负担这些成本的能力也不相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成本是高耸如山、难以承受的。
因此,虽然正当防卫条款的唤醒意味着公平正义的实现,但是,不能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完全托付于唤醒正当防卫条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量化巨头开盘一分钟卖出26亿,沪深交易所出手
2024-02-20 18:42 观网财经-金融 -
申报港交所上市企业骤增80%,今年IPO募资额能否反超印度?
2024-02-20 18:10 观网财经-金融 -
苹果Vision Pro被曝遭遇大量退货,果粉:不想退但不得不退
2024-02-20 15:05 观网财经-科创 -
广东证监局开年1号罚单:借用账户巨额证券交易,涉案人被罚40万
2024-02-20 14:21 观网财经-金融 -
40架高原型!C919再签新订单
2024-02-20 14:11 中国大飞机 -
前总经理涉嫌挪用资金,中芯宁波再发声明
2024-02-20 13:27 -
2天近200家公司宣布!A股再掀回购增持潮
2024-02-20 11:12 股市 -
历史最大降幅!5年期LPR超预期“降息”25个基点
2024-02-20 09:48 观网财经-宏观 -
内幕交易民生控股股票,夫妻被罚没超2600万
2024-02-19 18:04 观网财经-金融 -
涉多项违法违规,5家金融机构合计被罚近千万
2024-02-19 16:02 观网财经-金融 -
女网红在海底捞拍不雅视频,警方通报:刑拘4人
2024-02-19 14:22 依法治国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一度收复2900点
2024-02-19 11:19 观网财经-金融 -
比亚迪出“王炸”:7.98万元起售
2024-02-19 10:58 观网财经-汽车 -
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能否迎来“开门红”?
2024-02-19 00:28 观网财经-金融 -
春节档80亿票房创纪录,影视公司的“过节”与“渡劫”
2024-02-18 18:36 观网财经-消费 -
泄密且违规炒股,机构营业部总经理被罚53万
2024-02-18 16:13 观网财经-金融 -
两部门:在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2024-02-18 14:24 上海自贸区 -
央行主管媒体: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2024-02-18 10:39 宏观经济 -
世界老三换人:“日本自尊心受损,德国也笑不出来”
2024-02-17 11:34 日本 -
1月上海新房成交3786套同比降58%,业内:小阳春行情值得期待
2024-02-14 19:06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