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影视圈,再次进入抄袭周期
原创推不动,IP买不起,融梗最有性价比。[全文]
-
电影市场男女分立了吗?
从产业层面看,过去服务男性观众为主的电影工业体系必须要适应观众结构变化做出改变。现在的问题是,往什么方向变?真像审判“老登电影”一样全盘否定影史,那索性别拍了。[全文]
-
为何连文化最亲美的日韩都在抛弃好莱坞?
“有色人种大片”换汤不换药,虽然迎合了美国本土的增量市场,鼓舞了有色人种的电影消费,但全球观众却吃不大惯。[全文]
-
短剧把人琢磨透了
短剧看似以霸总为标签,那么眼下整治霸总,是否就扼住了短剧的喉咙呢?还真不见得。[全文]
-
国剧必须出奇招了
希望这些“非常规优等生”起到的作用是正向的带动与启发,切莫又被一拥而上的刻板跟风毁掉。[全文]
-
“他只能玩烟卡”
玩烟卡不利儿童身心健康,但没什么东西可玩,是另一种精神摧毁。[全文]
-
明星演话剧,到底有啥用
看看去年乌镇戏剧节,一步偶遇一明星,两步偶遇一大佬,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圈子。[全文]
-
谁能治中国电影的档期迷信?
今年开始,国产片的撤档行为的确有些变本加厉,和之前的“大规模点映”一样不讲武德。电影档期为何会走到如此失序的状态?曾经那些周末吃吃大餐、看看新片的休闲状态,还能回去吗?[全文]
-
俄罗斯乐坛,不对等的以歌会友
就像河北省的旅游宣传词是“这么近,那么美”,其潜台词是“我这么近,你却不知我那么美”,我们对俄国文艺也是感情上亲近、认知上迷茫,尤其是俄罗斯乐坛。[全文]
-
我宣布,退出五一档票房预测
千奇百怪的状况,势均力敌的贫穷。[全文]
-
黄牛泪洒2024演出市场
黄牛也只是市场的一环,造成歌迷买不到票、演唱会空座率高的,不是他们。[全文]
-
《周处》开路,批片亢奋
因为审查的存在,永远有尺度的红利,但这也是冒险者的游戏。[全文]
-
《周处除三害》其实是部青春片
用和谐放松的场景来呈现两种意识形态的殊死之战,这在华语影史上当留足迹。[全文]
-
国产片出海,如何才能倒退二十年?
外部环境的变化促成了好莱坞对贾玲的关注。那么,此前长达20年里,中国商业电影迅速发展,诞生了那么多爆款,好莱坞咋就没想过改编一部呢?[全文]
-
电影正在“电视剧化”,好事?坏事?
如果让香港导演来拍《孤注一掷》这种电诈题材,一定会有很多枪战、谍战、警匪戏。但我们的内地导演申奥,却拍出了《法治进行时》般的反诈教育宣传片风格,娓娓道来一个电诈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故事。[全文]
-
国剧少不了小三
偶像剧永远在回答女人想要什么,而男人想要什么,似乎唯有在小三形象上能窥得一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