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托里亚: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最后更新: 2023-02-23 08:47:52在美国,情况也大体相似。尽管每个州的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深受德国学术的影响,也大体展示了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上,以剑桥为例,古典学的发展是与神话学和人类学研究相结合的。而在德国和美国,其更多是与艺术史的研究相辅相成。
古典考古学的发展实际上是伴随着古物发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努力进行的。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古典考古学的时间段和地理范围被不断确定,与其相关的研究主题大概涵盖希腊宗教及其物质遗存,希腊罗马建筑,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艺术史、图像学研究,希腊陶器,希腊罗马钱币学以及铭文等主题。
在古典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古典考古学虽然与希腊息息相关,但是希腊本身却似乎并未参与这一学科的发展过程。这实际上是被历史原因所限制,以上提到的几个国家能够在古典考古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该学科初步发展过程中,他们有学术能力和经济支持,甚至很多是在各自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而希腊只能看着这些古物被他人发掘运输,散布在其他国家的博物馆之中。但是现在古典考古学理论发展完备,实践在学习研究中日渐重要,虽然其他欧美国家有大量希腊古物,但是想要实践教学,还是要带学生亲往希腊。希腊本土于之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安蒂基西拉机器,研究者认为此物主要用于天文研究
以雅典大学为例,所有古典考古学的研究生都能得到强度很大的实践机会,部分课程和研讨会是在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举办的,每年的春季学期还能够参加马拉松的考古发掘。硕士课程也分必修课与选修模块,必修课包括青铜时代的爱琴海考古、古希腊的视觉文化、以及东地中海考古;选修课程分为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青铜时代的塞浦路斯考古、从青铜到早期铁器时代的东地中海考古、古希腊雕塑、阿提卡陶器等。以上所有的课程都包括雅典及周边地区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一日考察,还必须参加为期半个月的雅典以外希腊各遗址的实地考察,包括克里特岛,德尔菲,厄琉息斯等地。
欧洲其他各大高校的古典考古学专业这几年尽管也会组织学生到希腊考察,但是总有时间和人数上的限制,经济成本也远远高于希腊本土,例如德国,每年只能有一次去希腊的机会,并且需要准备一个学期的预备课程,人数也一般限制在15人左右,所能参与的考察也仅仅限制在部分遗址。
说到这儿,不妨再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古典考古学究竟解决了哪些希腊史研究的问题?
以往希腊历史的研究一般将古典考古学作为辅助学科,研究以文献材料为主,但是近年来,历史学研究上的几次重大突破都仰赖于考古学的发展。例如,雅典贡金表在卫城的出土,直接改变了学界对雅典及其盟邦的研究,改变了我们对雅典帝国的认知。
贡金表
希罗多德曾言,阿尔克迈翁家族是僭主统治的对抗者,但是美国考古研究所在雅典广场上发现的铭文证明了克里斯提尼曾经在僭主统治时期担任过雅典的执政官,若该家族一直是僭主的对抗者,则这一情况不会发生。
铭文碎片
古典考古学在古典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雅典自身的古典考古学发展虽然并未在理论建设中有所成就,但是作为诸多遗迹所在,仍旧能为之提供空间图景。
除此之外,当代希腊的考古仍旧存在许多问题,虽然青铜文明和古典时期的考古已经日渐成熟,痴迷于荷马史诗的施里曼对迈锡尼遗址的发掘与阿伽门农的对视已成佳话。但是希腊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仍旧有待开发,近东地区是旧大陆最早进行农业生产并且进入石器时代的区域,大约在公元前七千年,希腊作为近东农业向西传播的第一站,进入石器时代。但是石器时代的考古要求较高,希腊本土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甚至很多考古的发掘都是临时招募国际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USTCArchaeometry Laboratory)师生应爱琴大学的几位教授邀请赴萨拉克努遗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联合考古发掘。
此外,希腊考古设备也不够先进,电子全站仪等等新设备在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中并未使用。由于希腊的经济危机,既有的考古学教授薪资约莫减半,尤其科技考古这一项,经费也捉襟见肘,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相对于希腊本土考古学家面临的囧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意识到中国考古的国际化建设问题,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相继走出去,到中国周边国家参与考古工作,但是仅仅关注与中国相关的文化线索并不能够满足这一专业的全面发展,埃及、希腊、意大利等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未来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应该走向世界考古的重要区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