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ECFA没有断不断的问题,重点是怎么个断法
台湾民意支持ECFA吗?
针对“国台办宣布支持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对台关税优惠”,岛内立即就有网络民调显示,73%网民“支持国台办决定,早就该这么做了”,21%网民“担忧,这会影响台湾及个人经济”,6%表示“无感,不关我事”。
当然,这份网络民调来自“韩粉”团体,参考度很有限,但也反映了部分民意,绝不是全台湾民众都将“ECFA中止”一事当作大陆的非理性威吓。相反地,就事论事,ECFA并没有遏制或消解“台独”势力,甚至“台独”势力还靠ECFA维稳其政权,这是事实。
绿营支持者将ECFA视为糖衣毒药,反绿营民意,则将ECFA视为绿营续命药,两者相加,不支持ECFA的恐怕是多数民意。
换个角度看,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否认:ECFA的存在证明两岸之间并无深仇大恨,甚至恨到不惜决一死战,因此美国用尽吃奶的力气要将台湾乌克兰化,至少在民心的部分不可能成功,武装台湾的正当性永远不足。
要在两个事实之间推进统一事业,唯有如实呈现两岸关系,台湾人民才抓得准利害关系,民心方能趋向务实。
退一万步说,论“仁至义尽”,蔡英文2任8年,台湾问题都走向国际化了,还维持ECFA不中断,已经够了,甚至可说已不合情理。赖清德若当选,继续维持ECFA,就不是仁至义尽,而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从经贸层面看问题,台湾对大陆的歧视性贸易政策,世所罕见,台湾对全世界也才禁止输入97项,对大陆禁止超过2400项。要不是讲究合法程序,大陆立即就可以公平处理不合理的经贸交流,根本无须调查,国际社会也毫无炒作的支点。
试想一种情况,ECFA的五百多项维持零关税,但其他超过1500项的贸易壁垒项目却课征重税,这种经贸安排也极不合理,不是吗?连台湾一般人都觉得合理的做法是,不分是否ECFA项目,只要有歧视或倾销,全数重新予以公平处理,否则大陆就形同自我歧视了。
台湾经济总量只有大陆约5%,两岸贸易占台湾贸易总额约30%,只占大陆对外贸易约5%。直白地说,和平统一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就是发动“贸易战”,成本可控,国际干涉的强度亦可控。在道德高度上,大陆甚至可说只是依据公平原则处理,并不违背WTO规范,而我不认为台湾民心会因此而离大陆更远,相对地,民心会离各种“台独”更远才对。
当然不是说,“贸易战”能促使台湾民心趋向统一,但最起码,不得不趋向务实。
受台湾政客利用的经济让利
台湾政客谈民心,从来都是刻板的歪理,如这次军演,赖、柯、侯一致挞伐,绿营一口咬定这是介入“台湾选举”;侯友宜则强调“用对话代替对抗”,“(军演)无助两岸发展,反而阻碍两岸关系”;柯文哲则称“在中美对抗的局势下,台湾其实在中美之间取一个平衡,如果台湾一直往美国靠过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大陆一直帮推过去”。
简单说,台湾政客就是咬住大陆必须争取台湾民心的软肋,垄断民心解释权,“倚民谋独”,大陆任何动到台湾政客蛋糕的作为,都被说成“推远台湾民心”。然而,人民会检验台湾政客是否能稳住两岸关系,大陆于此向台湾政客妥协,帮忙粉饰太平,只会误导民心,以为无论台湾多么歧视大陆,敌视大陆,维持现状的理论也是站得住脚的。
柯文哲的说法,更是为“倚美谋独”寻求正当性的谬论,而笃信他那一套的,都是年轻人。
不军演,台湾政客就会引导民心公平、务实地看待大陆吗?不会的,他们会持续要求大陆让利,甚至最大程度容忍台湾实质搞“一中一台”,同时坐视岛内极度扭曲大陆现况,并搭美国便车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不断自我武装,以求永远实质“独立”。
蔡英文执政至今,其主要“成果”就是让台湾与“一个中国”概念断开,现在除了郭台铭,其他参选人都闭口不谈“一中”,而在“一中”基础上促成的ECFA却还存在,大陆抽掉其中一项,商人还高呼大陆要把台湾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别取消零关税。
ECFA作为逼谈筹码
孙亚夫受台媒访问时指出,“如果明年还是由民进党继续执政,大陆会坚持反对‘台独’的政策,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台海问题”,“大陆的红线、底线确实存在,就是台湾不能搞修宪、走向‘法理台独’”。这是原则性的回答,不是媒体想要的,因为就算赖清德当选,也不会搞修宪,不会走向“法理台独”,台媒想问的是大陆的具体做法,若台湾不搞“法理独立”,但继续掏空,否定“两岸一中”,大陆会继续让利,惠台吗?
事实上,孙亚夫想强调的重点是,两岸应进入政治谈判,谈谈台湾的政治地位,谈谈“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谈谈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前提,谈谈如何解决政治对立。
此番意见,个人揣测,就是主张促成将政治与经贸谈判打包一起谈的局面,在此之前,不急着使用经贸手段,白话说,ECFA是逼谈的筹码之一,贸易壁垒调查亦然。
此一想法也属合理,只是赖清德当选,两岸不可能谈判;柯、侯当选,也不见得有能力与意愿将政治经济打包一起谈,马英九曾尝试这么做,但结果没成局,关键的拦路虎,就是现在主导侯友宜选战的那一小撮人,而美国就是背后的那只脏手。
这就是为何,台媒解读商务部与国台办的表态,显示“对台商与台湾经济来说,惠台不仅成强弩之末,ECFA也已走到尽头,随时可能宣布中止”。我不认为这是炒作,不是“把没有的问题当问题”,而是合情合理的推论,也是推动两岸展开政治谈判的必要之论。
不过,也不排除台媒没理解孙亚夫的言外之意。
不中断,与“不一次性中断”
两种顺序,“先断了才有得谈”,或“先谈了再决定是否断”,从台湾视角现实地看,前者才有实现可能。就算不是全断,也得部分断开,次次断,月月断,周周断,才会听到此起彼落地喊疼,以逼出台湾上谈判桌的动力。或许,这才是孙亚夫的真意,只是台媒没听懂,因此断章取义了。
若赖清德当选,两岸还相安无事,那毫无疑问,赖清德必然连任,美国也会顺势继续切香肠,在两岸僵局上套利,并彻底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事实上,就算侯或柯当选,都会与美国一搭一唱,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以垫高自己的政治筹码。而且不独台湾如此,许多国家也乐见此一趋势扩增自己的套利空间。
所以才说,将经贸让利作为逼谈筹码是合理的,唯在做法上,怎么做最有效,值得斟酌。而按大陆商务部的节奏,逐次性公布罪证确凿的证据并予以反制,也不失为一个稳当的做法。除了最大程度降低对自己的经济伤害,也能将“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的信号高频率传达给台湾,又能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未结束的问题”持续传达给全世界。
不是“不中断”,而是“不一次性中断”,或许才是实况。
遏制“台湾问题国际化”是一项重大考验,需要清晰的战略与灵活的应变,经贸战是其中一环,也是两岸无可回避的问题。全世界都在张大眼睛看,大陆如何迈入下一个新阶段,发出的信号要明确,一致,且响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片仔癀原董事长刘建顺被开除党籍
2023-08-23 07:46 廉政风暴 -
钦州海事局:一油轮在北部湾着火,15人获救2人失联
2023-08-23 07:18 安全生产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死
2023-08-22 18:04 安全生产 -
受贿1.25亿,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肖毅一审被判无期
2023-08-22 17:17 廉政风暴 -
委员建议允许城市退休人员返乡买地养老,湖北官方:法律不允许
2023-08-22 17:05 聚焦三农 -
8月24日起,澳门禁止日本10个都县区食品进口
2023-08-22 16:59 福岛核泄漏 -
陕西延安新泰煤矿瓦斯爆炸致7死,涉事煤矿今年曾被责令停产整顿
2023-08-22 15:31 煤矿安全 -
天津市一栋大厦发生火情,目前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
2023-08-22 15:24 -
网传华为3.2万名科学家正式移籍?华为回应
2023-08-22 13:47 大公司 -
12306新增推送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等信息
2023-08-22 10:03 高铁世纪 -
央媒发声,剑指“抹黑小作文”
2023-08-22 09:49 -
企业不满征收补偿提起行政诉讼,二审未判厂区却已被建楼
2023-08-22 09:37 基层治理 -
兰州新区公交9月起涨价,曾告知员工自行贷款发工资
2023-08-22 09:24 油价 -
恒大:目前各区域公司资金一般由政府共管及统筹,全力配合保交楼
2023-08-22 09:10 大公司 -
天津:上游气源涨价,9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气售价
2023-08-21 22:26 -
香港科技大学发射香港高教界首枚卫星 开展遥感卫星星座计划
2023-08-21 20:37 -
李强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访华团
2023-08-21 19:58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将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
2023-08-21 18:40 -
“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8月30日举行
2023-08-21 17:42 两岸关系 -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陈义清被查
2023-08-21 16:21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