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2022年的台湾,又被耍了
围台军演与民进党的信任破产
围台军演影响深远,除令美台大感意外,周边国家也拉起了警报。美军的退避三舍,浇熄了台执政党的“抗中”气焰,虽未引发台湾民众恐慌,但无近虑仍存远忧,“保台”成了问号,和平诉求也成了在野党有力的杠杆。
美方虽在随后推出“台湾政策法”,拜登也被迫第四度表演军事保台的“口技”,但明显投鼠忌器,禁止台执政党借机煽动“反中”民粹,以免事态失控,使得民进党顿失政治立足点。
事实上,台在野党顾忌美方立场与地方大选,反战也反得很克制,并被排除于选战策略。饶是如此,民进党也因失去主要护身符而导致大败,国际反华媒体则未能盼到另一波“反中”高潮,难以再作文章。
此外,围台军演令美方加速武装台湾的脚步,也加速了日本的扩军,并将琉球推到炮灰战的前沿。但在台湾方面,选举挫败让延长兵役政策进退失据;在日本方面,则陷入提振经济与军事扩张的两难。因此,即便台日在扩军层面都如美国所愿,但必然的窘迫也随之而来。简言之,台日执政党都可能因政治上的过度举债,军经的失衡,而大幅流失民心。
台2022年选举结果,与2024年选举并无绝对的因果关係,因为今年执政党的败因不是来自于在野党转强,而是来自于执政弊端的涌现。展望2023年,在野党有没有勇气与智慧,从“围台军演”得到启发,并拒绝美国的过度介入以作为换届立足点,目前还是未知数。
民进党的信任破产,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上述“抗中保台”的失效,可说削去了50%的总体信任度,毕竟这是绿营的王牌,一变鬼牌就去掉半条命。以下盘点其余因素。
整年评估,以台湾的“外交”视角看,基本一无所获。在“访台秀”层面,除了美方议员访台要到实质好处,其他国家议员都是来台沾酱油,撒个尿代表有蹭到国际热点,实质意义为零,而大陆不随之起舞,致使象征意义也趋近零。
至于立陶宛,于9月曝光其驻台单位定名为“驻台北立陶宛经贸代表处”(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aipei)的当时,喧闹一时的“台立派对”就结束了。除了不再为台湾“正名”,吴钊燮还坦承立陶宛“驻台代表处”不具签证,领务功能,立国经济部长则公开表示希望恢复对华贸易,去年跳得特欢的外长彷彿人间蒸发,所谓“基于价值的外交”吹得漂亮,潮水一退就被看光屁股。
第四季出口重挫与滞胀阴霾
从经贸视角看,在国际协议层面,IPEF与台湾无缘,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连开始都谈不上,CPTPP依旧无进展,没有任何成果。由于美国采取损人利己的保护主义姿态,其主导的国际经贸协议究其实是在遏制成员的正常发展,所以于此“没有成果”恐怕才是利多,只是完全不利于台执政党的政治文宣而已。
在经济层面,11月出口负成长,年减13.1%,预估12月会更糟,第四季衰退已成定局,重创台湾前三个季度的乐观情绪,并将全年经济成长预估下调至2.94%,明年则更悲观,预估为2.41%。一方面,台湾出口高度依赖大陆,对岸不好,台湾就不好,另一方面,美国与欧洲经济也滑入滞胀风险,台出口商面临庞大的去库存压力,严重影响投资面,整体形势严峻。
展望2023年,欧美是否正式陷入滞胀,对全球而言都是一个未爆弹,以致中国大陆是否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备受瞩目,而抗疫政策的转向,则让市场大松一口气。对台湾而言,大陆内需消费或将出现报复性增长,本是一利多,但农渔产品遭禁,电子零组件供应链也有变形的可能,为利好前景蒙上阴影。
在中美科技战层面,台湾半导体业遭美国掏空,台积电落地亚利桑那并被迫扩大投资,供应链被调整至对台不利的结构,虽短期内还不至于显现具体负面效应,但也是一个恐怖的未爆弹。展望2023年,先进制程芯片价格上升,几成定局,待现有库存消化完毕,扭曲的供应链很有可能将会缩减相关产品消费。若趋势不变,被迫只能做“半球生意”的台湾半导体将会进入长空格局。
结语
台湾政局在本年猪羊变色,但对台海问题的影响是深是浅,端视岛内对美国的态度是否随之而调整。若岛内政治仍不惜抛弃自主性地亲美,即便政治变天也对台海局势没有影响,因为炮灰谈不上影响力。反之,台若与美拉开距离,则台海局面可能出现较大变化,虽然出现这种情况机率偏低,但并非全无可能。
关心时事的台湾人,无论立场为何,心知肚明自己的屁股被美国塞了未爆弹,就像那位法国老翁,十分不舒服。一个愈来愈突出的论点是:时间不站在美国那一边,与中国摊牌晚不如早,因此美方或加速诱逼中国大陆对台湾出手,望提早引爆这颗未爆弹。
只是,我个人还没看到华盛顿对此已经下定决心,从美方至今舍不得平息俄乌冲突就可以得知,至少在2024总统大选前,拜登不会希望在台海出现重大变化,欧亚两头烧对选举祸福难料。不过,摊牌的准备工作,看来中美双方都已在加速布局中。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选举给了答案,致使美国难以无视台湾民心的反转迹象,AIT在台湾不得不主张避战,但方法却是强化自我武装,白话说就是“将未爆弹塞深一点就不痛了呦”,而不是动手术将未爆弹取出。
癖好终于带来了痛感,这就是2022年的台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国资委:推进双碳,要坚持先立后破
2022-12-31 07:37 能源战略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5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2022-12-31 07:1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3年1月7日
2022-12-30 22:57 抗疫进行时 -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
2022-12-30 22:51 -
新任外交部部长秦刚致辞
2022-12-30 21:40 中国外交 -
上海警方成立工作专班,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活动
2022-12-30 21:34 -
李家超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的解释发表声明
2022-12-30 21:08 香港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闭幕
2022-12-30 20:17 -
-
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
2022-12-30 19:24 -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2-12-30 18:39 -
上门照顾“小阳人”,每小时50元,你接受吗?
2022-12-30 17:45 -
海南:三亚、海口整体已过感染高峰,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2022-12-30 17:02 抗疫进行时 -
安徽:新冠感染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70%
2022-12-30 16:39 -
深圳原市长陈如桂被“双开”
2022-12-30 16:24 廉政风暴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张务锋被“双开”
2022-12-30 16:17 廉政风暴 -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药物莫诺拉韦胶囊进口注册
2022-12-30 15:53 抗疫进行时 -
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复感染后会更严重么?
2022-12-30 15:21 抗疫进行时 -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2022-12-30 15:20 -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
2022-12-30 15:0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