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文言文是死文字?用“中指点菜”很开心吗?
关键字: 文言文古文台湾课纲微调民进党语文教材语文课本【学校开学在即,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
对于文言文等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例问题,坊间有不少议论,看上去正反两方都有些道理,不妨看看台湾某些人的言行,或许能有新的思考。】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近期,台湾这边的“课审会”正在古诗文上动脑筋。课纲课纲,台独掌权,不玩课纲是不行的,要不然“人工独”会出现断层。这一次聚焦文言文,也是意料中事,毕竟台湾的“国文”,就是政治不正确,什么莫须有的罪名都可以给你按上去,台独分子担任课纲审议委员,在他们眼里,唐宋八大家也是“造神”。
7月有则趣闻,自助餐店在点餐区贴上公告“勿用‘中指’点菜”,恳请客人在选择菜色时,不要用中指比给老板娘看。“课审会”对通识教育课程,指指点点,凡有中国味者,一律批斗剔除删修,台式日式内容一律扩增高举吹捧,可不是堂而皇之地用中指点菜吗?至于品味,那是什么?历史也好语文也罢,草根味儿才是香的。
图片来源:作者收集,下同
另外,新闻媒体时而出现“被挨打”“被获释”这类“动词盲肠”的低级错误,读者傻眼老师摇头,报纸翻个面却又有“惊见文化悬崖”这类警示台湾人语文程度下降的社论,也十足黑色幽默了。
学文言文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死文字?其在通识教育内容中多少占比才适当?这不是现在才有的争议,而是从20多年前开始,岛内就在吵了。
以意识形态主张文言文应淘汰的绿媒举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而“句法完全洗去文言文的影子”,“长大后才自修文言文”,我噗哧笑出来,莫言既然不用文言文就能成为文学巨擘,又为何要“自修文言文”?纯粹吃饱撑着吗?台独分子常有自相矛盾的言论,于此可见一端。
其实主张应废文言文教学者,不是只有独派,还有许多白话文学作家,大陆的情况也与之类似,所以暂抛台独分子的极端言行,来看看真正严肃的问题:文言文是死文字吗?
文言文有用无用?
主张废除、削减“文言文教育”者认为,现代人都用白话文,文言文无用,作为大学专业教育可,通识教育则不如全力提升年轻人的白话文能力。再者,喝过洋墨水,对英文娴熟的知识分子认为,完全不懂文言文,语文能力一样可以很好,用英文语法操作白话中文,也可斐然成章。
力挺“文言文教育”者认为,文言文乃中文之精萃,可提升白话文的质地,建立文化涵养,这才是“国文”教育的本质。所以目前通识教育中约一半的文言文教材是适当的,甚至比例拉高也不为过。
我自己是文言文捍卫者,但总认为两种对立的主张是鸡同鸭讲,始终没抓到沟通的重点。
其实,文言文不是“一种”语文。在三千多年来的中文演进过程里,文言文可有好多种,各个时代使用中文的方式都有变化,时尚简约,时尚繁华,此乃语言发展之常理,所以若当文言文只是一种语文,就忽略了语文的传承性质,并与白话文做了不必要的切割。
事实上,白话文也不是“一种”语文。
若从胡适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算起,于今正好百年。看胡适或鲁迅的白话文学,与今日文学作品做一对比,也会发现时代在文字组织上留下了变化的痕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13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