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民族主义”在西方卷土重来,还有回头路吗
关键字: 民族主义欧洲民族主义欧盟分离主义民粹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由此可见,随着民族主义的回潮和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国际主义”为传统理念的左翼阵营已经很难对民众中的“思乡”情结熟视无睹了。鉴于极右政党“德国选项党”(AfD)在大选中异军突起,社民党籍的德国总统施坦因迈尔(Frank-Walter-Steinmeier)在今年德国统一日(10月3日)致词时强调指出:“思乡者并非只是那些活在过去的人”。担心失去家园的那种感觉,容易使人陷入民族主义者和排外势力设下的宣传陷阱。这种现象不仅在德国存在,在其他西方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AfD的崛起,图片来源:见水印
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们以及事业有成和行遍世界的人来说,全球化和欧洲化或许是一条通达世界、实现自我、充满机遇和不可逆转的发展之路。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是充满危机的。他们会担心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前景,担心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就业机会,担心自己的家庭和安全。一句话:他们担心的就是自己赖以生存的“乡土”(heimatliche Scholle)是否还安然无恙。
在这个背景下,大量难民和移民的涌入,自然会增加他们的担忧和恐惧。“难民潮”等于把全球化的负面结果赤裸裸地带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原先只是有些国内企业把生产外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本地人对失业的担心似乎还比较抽象;如今,那些与他们抢饭碗的人就站在他们家门口或身边。
不错,西方产品是敲开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门,但全球化却把那些向往富裕的人带入了西方社会。西方国家那些难民营里,蛰伏着一支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随时都可以充斥当地的厂矿企业和服务行业。本地百姓的担忧应该说非常现实。
有这些担忧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所谓的“欢迎文化”,更何况,难民营一般都不会被安排在高档区,而是穷人区。穷人对穷人,竞争何惨烈。这也就是难民潮给西方社会带来的切身问题。而且,这种对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不仅弥漫在工人、失业者这些下层民众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岌岌可危。因此,许多选民开始背离传统主流政党,转向民粹主义势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难民问题若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不仅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力量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连人道主义恐怕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大选九周后,四党联合执政的试探性会谈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无可否认,无论是民族主义的回潮,还是分离主义的抬头,它们的背后似乎都与“全球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似乎是当下许多问题的土壤和根源,可同时又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变化。
殖民时期,全球化的参与者被分为两种:宗主国和殖民地;冷战时期,全球化参与国之间的关系大致也被分为两种:朋友或者敌人。如今的全球化,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竞争者。
全球化有不同的形式,但不管是当年的殖民主义,还是当下的自由贸易大势,其驱动力无一例外都是资本,而资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西方的专利和强项。
西方国家之所以充满信心推动全球化,那是因为世界现行的主要体系都源自于它们。只不过,这次的全球化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中国的迅速崛起。
中国自近代以来,有过两次打开国门的经历:鸦片战争时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结果是沦为半殖民地;冷战时期,在内外交困中主动打开,并走上一条励精图治、改革复兴的道路。这条变革之路的根本就在于:“深入虎穴”,“以夷制夷”。中国通过加入世贸组织(WTO),进入西方建立的体系,学会他们的运作方式,用其人之道站稳脚跟,最后成功地“反客为主”,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意识到旧有的地缘政治已经过时,在吸取了国际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互惠理念,用“双赢”来取代“零和”。可是,西方主流显然还无法摆脱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阴影:一方面把所谓的人权、自由、民主等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另一方面坚持“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的单边利益论,忽略了各国发展的不同轨迹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取自中国的人文智慧,也符合西方古典思想中的哲学精髓(对立统一)。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家尼古拉斯·冯·库思(Nikolaus von Kues)就曾提出用高层次的理性去解决低层次的矛盾,用中文来表达,即以“高屋建瓴”来应对“盘根错节”。
面对全球化,为什么有些人看到的是希望和机遇?而有些人经历的却是失落和危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西方人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的名言。其实,任何世界大潮中,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就看人们如何去把握。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将如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20“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4“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57“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20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9最新闻 Hot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